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展开1.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减运算都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2.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探究知识的转化过程、渗透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进而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教 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试着做做
2012年1月22日,哈尔滨市的最低气温是-25℃,最高气温是-16℃,北京市的最低气温是-11℃,并且哈尔滨市的温差比北京市的温差大1℃.
提出问题:
①哈尔滨市的温差是多少?
②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③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多少?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北京市的最高气温可以用下面的方式直接求出:
(-16)-(-25)-(+1)+(-11)
=(-16)+(+25)+(-1)+(-11)
=-3 (℃)
教师点拨: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后,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及前面的运算符号“+”省略不写.
如(-16)+(+25)+(-1)+(-11)可改写成-16+25-1-11
让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1.怎样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2.将一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后,应该怎样读?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点拨: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常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师生共同完成此例,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过程和完整的思路分析.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与前边知识的结合,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还要考虑运算律的应用.
(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探讨,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例题解析
例1计算:
(1)3-4+9-2;(2)0.25---.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比较便捷?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解答.教师归纳总结.
解:(1)3-4+9-2
=(3+9)+(-4-2)
=12-6
=6.
(2)0.25---
=---
=(-)+(--)
=--1
=-1.
注意: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三、练习:
1.将下列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
(1)(+20)-(-3)+(+5)+(-7);
(2)(-5)-(+3)-(-7)+(-2).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交流,教师安排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课本32练习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认识.
(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懂得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
我学会了: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
我还知道: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五、作业布置
课本32-33页A组1、2、3题(必做)
B组1、2题(选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正确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的反馈情况,进行反思。
一、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在这节课之前,学习的是有理数加、减计算。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围绕如何能让学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来设计这节课的。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复习化简符号、同号数求和、异号数求和及三个负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和口算,把学生在本节课在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重点,转化成所学过的旧知识,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白的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记住即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缚,使学生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而要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必须改变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模式。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发现、认识、掌握和应用,主动构建新知识。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是对学困生所遇到的问题更予以关注,使他们有所收获。通过学生的反馈,我感到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我班学生不同程度都有读错数、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出现,严重的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只有正确率上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二、深钻教材,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运算上。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学生在解题之前先观察题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运算,如何能巧妙的运算,在下笔解答。运算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掌握较好,并应用到实际的运算当中。"法""理"沟通是教学的关键,只有"理"明确"法"才能通。虽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还不错,但我觉得我在教学中把握教材的能力还要再提高,因为本节课"理"的教学不够突出。只有揭示概念的实质才能掌握计算的表象,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构建出牢固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驾驭课堂方面还要多磨炼自己,认真总结每一节课的得与失,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到水到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构建出牢固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驾驭课堂方面还要多磨炼自己,认真总结每一节课的得与失,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得以发展。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优质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优质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及情境引入,讲解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 有理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