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7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74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74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化学试题
(满分60分,考试时间48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四、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 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C. 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 D.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属于天文学研究范畴,故选项符合题意;
C、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 B. 冶炼生铁 C. 粮食酿酒 D. 伐木造船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纸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冶炼生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伐木造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实验室以Zn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H2并获得ZnSO4固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H2 B. 收集H2
C. 滤去剩余的Zn D. 制得Zn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常温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择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图中装置收集时要从短管进气,从长管进气不能收集到氢气,符合题意;
C、锌不溶于水,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得到剩余的锌,不符合题意;
D、通过蒸发方法可以得到硫酸锌溶液中的硫酸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电光源
C. Ca(OH)2能与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CO具有还原性,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选项正确;
B、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选项错误;
C、Ca(OH)2能与酸反应,但具有腐蚀性,不能可治疗胃酸过多症,选项错误;
D、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用作补钙剂,选项错误;
故选A。
5. 火箭发动机中使用钛合金,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TI B.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26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信息图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由图可知,钛的元素符号为Ti,选项错误;
B、元素信息图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由图可知,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选项错误;
C、钛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
D、元素信息图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选项错误;
故选C。
6. 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作为燃料。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无机物 B. 含有1个N2分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由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偏二甲肼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每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C、偏二甲肼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14×2)=6:2:7,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5个镁离子:5Mg+2 B.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
C. NaHCO3的俗名:苏打 D.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5个镁离子的符号为5Mg2+,该选项不正确;
B、KCl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3=0,解得x=+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该选项不正确;
C、苏打为碳酸钠的俗称,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
D、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则氯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7,则核外电子排布为2、8、7,该选项正确。
故选D。
8. 反应可用于钢铁除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FeCl2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使用NaOH溶液亦可去除铁锈
D. 去除铁锈后所得废液可以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2Fe、6H、6Cl、3O,等号右边除2X外,有6H和3O,则2X中含有2Fe和6Cl,则X的化学式为FeCl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铁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中的废液不能直接排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 “平衡膳食要会看标签。”某品牌巧克力标签如下,“营养素参考值”是指每100g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占该营养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g 营养素参考值/%
能量 2300kJ 27
蛋白质 6.7g 11
脂肪 34.7g 58
碳水化合物 55.7g 19
A. 食用该巧克力可有效补充能量
B. 食用10g该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质0.67g
C. 食用50g该巧克力已超过脂肪日推荐摄入量
D. 仅食用该巧克力无法满足均衡营养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该巧克力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素为人体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B、根据题意,营养成分质量是每100g所含营养素的质量,故食用10g该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质质量是,选项正确;
C、根据题意,“营养素参考值”是指每100g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占该营养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率,故100g巧克力所含脂肪占脂肪摄入量的,则50g该巧克力所含脂肪占脂肪摄入量的,故不超标准,选项错误;
D、人体所需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水、维生素和无机盐,故仅食用该巧克力无法满足均衡营养的需要,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
B
配制6%硝酸钾溶液
取6g硝酸钾于烧杯中,加入100g水,搅拌
C
检验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固体溶解情况
D
验证Ag、Cu的金属活动性
向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银丝、铜丝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能除去其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6g硝酸钾于烧杯中,加入100g水,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即使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也会溶解,则无法检验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该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由于银、铜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无法比较银、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1.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 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可通过升高温度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指明溶液的温度,无法比较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于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通过升高温度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 CuO是一种无机胶黏剂组分之一,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热解时发生的反应为
B. “过滤”时需使用蒸发皿、玻璃棒和陶土网
C. “洗涤”时可用稀盐酸溶液冲洗滤渣
D. 向“滤液X”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流程图可知,混合热解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受热又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CuO+H2O,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过滤”时需使用烧杯、漏斗、玻璃棒和铁架台,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洗涤”时不可用稀盐酸溶液冲洗滤渣,原因是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造成氧化铜损失,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A分析可知,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钠,滴加BaCl2溶液,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五、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 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在连云港开园,化学为其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场馆建造。主展馆“云栖馆”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钢铁制品。
①钢铁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为了防止钢铁生锈,常在钢铁表面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
(2)健康生活。博览会的农场内种植了大量的羽衣甘蓝,它富含钙、铁、钾和维生素C。
①食用羽衣甘蓝能有效预防的疾病是______(填字母)。
a.龋齿 b.甲状腺肿大 c.缺铁性贫血
②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科学种植。
①茶树适宜生长在pH为4.5~6.5的土壤中、该土壤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合理施用复合肥可以促进羽衣甘蓝的生长。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NH4H2PO4 c.K2SO4
【答案】(1) ①. Fe ②. 隔绝氧气和水
(2) ①. c ②. 3:4
(3) ①. 酸性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钢铁是铁、碳合金,含量最高的元素是Fe;
②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为了防止钢铁生锈,常在钢铁表面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小问2详解】
①a、缺氟会导致龋齿,羽衣甘蓝中不含氟元素,不能预防龋齿,不符合题意;
b、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大,羽衣甘蓝中不含碘元素,不能预防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c、缺铁会导致贫血,羽衣甘蓝中含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符合题意。
故选c;
②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
【小问3详解】
①茶树适宜生长在pH为4.5~6.5的土壤中,pH<7,显酸性;
②a、碳酸氢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磷酸二氢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硫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化学在自然资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浸铜要略》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湿法冶铜的专著。此书专述胆水炼铜,即用单质铁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现用1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写出解题过程,否则不得分)。
(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催化下,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的制氢的原理如下图:
①氧气是在______(填“C3N4”或“CQDs”)表面生成的。
②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①. Fe+CuSO4=FeSO4+Cu ②. 56t
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x,
答: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56t;
(2) ①. CQDs ②. 2H2OH2O2+H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Fe+CuSO4=FeSO4+Cu;
②见答案;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反应Ⅱ为过氧化氢在CQDs作催化剂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因此氧气是在CQDs表面生成的,故填:CQDs;
②水在复合催化剂、太阳光的作用下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H2O2+H2↑,故填:2H2OH2O2+H2↑。
15. O2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兴趣小组以“氧气的制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O2的工业制备。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变为液态,然后升温,使N2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将余下的液态O2加压后贮存于钢瓶中。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空气属于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看,N2由液态变为气态时,______变大。
(2)O2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里现有KMnO4、MnO2、H2O2溶液以及下列仪器(a~h):
①利用上述仪器和KMnO4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O2,应选择的六种仪器分别是a、b、e、g、h、______(填字母)。
②若用仪器d、f制取O2,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证明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3)空间站内O2再生。基于下图所示原理研制的氧气循环再生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天宫空间站。
①通过呼吸作用摄入的O2可将体内的氨基酸氧化生成尿素[CO(NH2)2]、CO2和H2O等,据此可推断组成氨基酸的元素一定有C、H、______(填元素符号)等。
②反应Ⅰ需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需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从物质转化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混合物 ②. 分子间隔
(2) ①. c ②.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③. 2H2O22H2O+O2↑ ④.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3) ①. N ②. CO2+4H2CH4+2H2O ③. 循环再生过程中生成了CH4,而CH4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N2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故填:分子间隔;
【小问2详解】
①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选择排水法,因此应选用的仪器有a、b、c、e、g、h,故填:c;
②若用仪器d、f制取O2,由于f为双孔橡皮塞,因此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2H2O22H2O+O2↑;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小问3详解】
①氨基酸氧化生成尿素[CO(NH2)2]、CO2和H2O等,则生成物中一定含有C、H、N、O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氨基酸中一定含有C、H、N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填:N;
②反应Ⅰ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故填:CO2+4H2CH4+2H2O;
③氧气循环再生过程中,水电解生成H2和O2,再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CH4和H2O,由于循环再生过程中生成了CH4,而CH4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故填:循环再生过程中生成了CH4,而CH4不参与循环再生过程,消耗了氢元素。
16. 皮蛋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食。兴趣小组以“皮蛋的制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配制皮蛋液。将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固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皮蛋液。
①配制过程中发生了2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
②为了探究皮蛋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适量皮蛋液加入试管,然后滴
加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无明显现象
皮蛋液中不含Na2CO3
实验2
取适量皮蛋液加入试管,然后滴
加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皮蛋液中含有______
(填化学式)
(2)浸制皮蛋:将鸭蛋洗净后放入盛有皮蛋液(pH约为14)容器中,密封保存。鸭蛋内物质的pH、皮蛋液的pH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①浸制皮蛋时容器需“密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与皮蛋液中的溶质反应,影响浸制效果。
②浸制至17.5天时,皮蛋液的pH______(填“>”“=”或“<”)蛋内物质的pH。整个浸制过程中,蛋内物质的pH变化趋势是______。
(3)品尝皮蛋。除去浸制好的皮蛋蛋壳,发现皮蛋表面有“松花状”晶体出现,食用时口感发涩。
①经仪器检测知,皮蛋表面“松花状”晶体系浸制过程中形成的难溶物,构成该难溶物的金属离子及其含量见下表:
离子种类
Mg2+
Ca2+
Cu2+
Fe2+
Al3+
含量/%
40.3
0.15
0.08
0.04
0.12
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松花状”晶体中难溶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为了去除涩味,食用时可蘸取少量食醋。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理:______。
【答案】(1) ①.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 BaCl2(合理即可) ③. Ca(OH)2
(2) ①. CO2 ②. > ③. 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3) ①. Mg(OH)2 ②.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配制过程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实验1的实验结论是皮蛋液中不含Na2CO3,取适量皮蛋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观察到无明显现象,说明皮蛋液中不含Na2CO3;
实验2中取适量皮蛋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Na2CO3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皮蛋液中含Ca(OH)2;
故填:BaCl2(合理即可);Ca(OH)2;
【小问2详解】
①皮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浸制皮蛋时容器需“密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皮蛋液中的溶质反应,影响浸制效果,故填:CO2;
②由图可知,浸制至17.5天时,皮蛋液的pH约为13.9,蛋内物质的pH约为10.0,因此皮蛋液的pH大于蛋内物质的pH;整个浸制过程中,蛋内物质的pH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故填:>;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小问3详解】
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构成难溶物的金属离子中镁离子的含量最高,其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镁,所以“松花状”晶体中难溶物的主要成分是Mg(OH)2,故填:Mg(OH)2;
②皮蛋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是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