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01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02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 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网上阅卷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23.05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2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3)题,第3题,第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7分)

    学校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青春芳华”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岁月如歌,什么样的青春芳华最美丽(甲)□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一群热情洋溢的少年,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共同奔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低头是一路定坚实的脚步,稳步前行(乙)□抬头是满天美丽璀璨的星光,闲庭信步。我们在张驰有度中彰显青春的力量。

    (2)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少年的我们曾有过“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黯然伤神;长大的我们意气风发,已怀抱“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3)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我们彼此道出“但愿人长久,          ”美好祝愿;同时我们也坚信“海内存知己,          ”的友谊长存。

    (4)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有“三军可夺帅也,          ”的坚韧不拔之志;我们坚信只要拥有“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的豁达情怀,努力进取,未来必然是“                    ”(陆游《游山西村》)的光明前程。

    (5)

    1. 根据第(1)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题。

    (1)给加点字注音:      

    (2)画橫线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3)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 根据语境,在第(2)—(4)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3. 最适合填入第(5)段画横线处作为结句的一项是(  

    A. 青春的我们应该努力进取!

    B. 我们的青春值得我们回味与奋进!

    C. 岁月如歌,回眸过去,我们感到欣慰!

    D. 岁月如歌,勇往前行!归来,我们仍是那初心不变的少年!

    4. 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因杰出而灿烂。阅读他们,能感受到他们非凡气质,唤起人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下列关于这类形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节选)》中的屈原:他通过对风、雷、电、土偶木梗的歌颂,表达内心的愤恨,对光明的渴求,对黑暗的控诉。他身上的坚贞不屈和浩然正气一直熠熠生辉。

    B. 《说和做》中的闻一多:作为革命家,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学者,他“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一直激励我们。

    C. 《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周亚夫:他驻军细柳营时,面对皇帝,不卑不亢,毫无阿谀之态。他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具有“真将军”风范。

    D. 《美丽的颜色》中的居里夫人:她在恶劣的环境中,经过几十年痛苦煎熬的工作,最终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她是一位热爱科学、顽强研究、鲜为人知的伟大人物。

    综合实践活动。(8分)

    5. 我们身边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校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老师为此次活动拟写了一副对联,潇潇同学不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请你帮她分清,并说明理由。

    ①传承中华文明      ②保护文化遗产

    2活动二:潇潇同学准备参加保护“高邮民歌”志愿活动,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保护高邮民歌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

    潇潇争辩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完潇潇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3活动三:高邮文游台原为东岳行宫,苏轼过高邮,与王巩、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班级拟撰写《高邮文游台文化遗产申请报告》,你认为此报告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整本书阅读(12分)

    学校开展“活化经典·诗意人生”名著阅读推进会,请你参加。

    6. [诗意经典]名著阅读推进会上,潇潇同学紧扣“诗意”写了一段文字,激励大家阅读名著,请任选以下一部名著,结合有关内容,帮她补充完整。

    经典作品给人以诗意的滋养。读《唐诗三百首)》,我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宁静悠远;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诗意地阅读名著吧!

    备选名著:《艾青诗选》      《红星照耀中国》      《白洋淀纪事》

    7. [演绎经典]学校话剧社从名著中取材进行排演,请帮潇潇同学完成话剧脚本

    场景

    台词设计

    舞台说明

    人物性格

    孙悟空与唐僧重逢

    孙悟空:①___________

    悟空深情愧疚自责,跟在观音身后,眼神坚定,不时地看望唐僧三人。

    悟空

    沉着稳重

    意志坚定

    简·爱与罗切斯特重逢

    简·爱:只要活着,即使大火烧毁了你的一切,我都不在乎。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生活!

    简·爱屏住呼吸,细细地看着他,紧握他的双手,语气非常坚定。

    简·爱

    ___________

    祥子与刘四爷重逢

     

    刘四爷:我的女儿呢?

    祥子:死了。……你下来,下来,你老了,禁不住我揍!

    祥子③_____________

    祥子

    爱憎分明

    “重逢”是许多名著中设置的情节,请选择孙悟空与唐僧重逢的场景,从情节设计或人物塑造角度,说说设置该“重逢”的作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探究经典]“在人精神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主人,一个是天使,另一个是魔鬼,这使得他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你认为下列作品中哪个人物最符合这句话所说,请结合作品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备选人物:A.严监生(《儒林外史》)      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C.方鸿渐(《围城》)

    (二)诗歌阅读(6分)

    古诗文阅读

    渔家傲·寄仲高

    〔南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此词作于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之前,当时诗人在蜀地。②山阴:作者故乡绍兴。

    9. 有人评价“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空”“满”两个词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

    10.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将军白发征夫泪”,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鬓丝几缕茶烟里”,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宋绶,字公垂。幼聪警,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徽之无子,家藏书悉与绶。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博通经史百家,文章为一时所尚。时太后犹称制,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初,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术,违近诏,即论奏之。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帝春秋,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事至而应,不亦殆欤?臣愿饬励群司,不以承平自怠。”绶既得疾,不视事,犹起居自力,区处后事。寻卒,谥宣献。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减)

    []①奁(lián)中物:私有财产。②春秋:年龄。③富:正值盛年。④饬励群司:告诫群臣。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约先天制度                (2)出应天府      

    (3)见兴土木                   (4)或陛下有大      

    1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

    13. 翻译句子。

    (1)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

    (2)事至而应,不亦殆欤?

    14. 简要概括宋绶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思辨类文本阅读(14分)

    学校举行“世界读书日,师生同读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

    ②读书人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之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④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向往于崇高之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2年19期,有删改)

    材料三

    ①飞速变革的时代,鸿儒与白丁都在谈论格局。何谓格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格局或许就是一种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种胸怀,“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种从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读过多少书,格局就有多大。

    ②一个人读书的格局,决定了他看世界的角度和宽度。阅读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趣。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让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世界是平的”。然而,这种以快捷、简短为特征的浅阅读的过度泛滥,让世界越来越平的同时,也让阅读的精神享受越来越贫瘠。浅阅读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深阅读让你“知其所以然”,熟读而精思,书中的哲理与观点才能被我们理解,我们才能拆掉思维的藩篱,收获读书的乐趣。阅读的深与浅,就是格局的大与小,影响着你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生活。

    ③同一本书,可以浏览,也可以精读;可以读一遍,也可以“旧书不厌百回读”。阅读的层次不同,自然也就感受到不同的意境,领悟到不同的人生智慧,这就是读书的格局。读某一专题或某位名人大师的作品,若只读一本,那是在战术层面;而读丛书与全集,则是在战略层面。阅读的策略不同,就决定了是为工作生活需要而读书,还是为自身修养素质而读书,这就是读书的格局。只看某种类型的书,就看不到世界的精彩与复杂;博览群书,才可兼通古今,站在别人的肩上看世界,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阅读的视野不同,品味到的可能是“单锅小炒”,也可能是“满汉全席”,这就是读书的格局。

    ④一路旅行,我们面对名胜古迹、山川大河、文博字画时,如果不通过书籍了解其中的地理、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看到的就仅仅是一个表面,不能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哲人曾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可能有人会对这种说法有抵触情绪,不过,细细思量,如果把读的书与万里路相结合,我们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走过的路变成了阅历,读过的书变成了格局。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6期,有删改)

    15. 说说材料一漫画的含义。

    16. 写出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7. 说说材料三画线句加点词“单锅小炒”“满汉全席”的表达效果。

    18. 潇潇阅读上述材料后,与明明开展了讨论。

    潇潇:材料二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在材料三中找到佐证。

    明明:你说的很对。材料三中“读书决定格局”“①__________”“博览群书可以领悟智慧、兼通古今”“读的书与万里路相结合,我们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说的就是读书给人的幸福感。

    潇潇:读书确实可以让我们领悟智慧、兼通古今,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相关情节,谈谈你的感悟。

    明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木镇的屋檐

    耿立

    ①我居住的木镇,所有房子的烟囱都朝上,所有的屋檐都向下,屋檐下鸟巢里的鸟雀头都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去世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

    ②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的局促与狭小,连挂在白杨树梢的月亮也只有一半,瘦瘦的,好像另一半被城里夺去了。我真的觉得木镇很小,如废弃的卷角起毛的邮票,有时又真的觉得它是那样的敏感,如一个刺猬在平原的深处,一有响动,就胆怯地蜷缩起来。

    ③人对故土时时反顾。有时又觉得,无论你离开土地多久,从乡间走出多远,总能感到隐隐有一根脐带连着你和乡村,这脐带如输液管一样,给你带来营养。

    ④在外地,我常会无端想到——夜里,窗外有风,父亲常在风里早起。那时,风吹动窗棂上的纸,噗噗响,父亲拿着扫帚走出篱笆门,把落叶和枯枝弄到一起,然后背到灶下。到了晚间,灶头的火照红了母亲,而墙上筷笼里的筷子,也成了红的,一根根如铅笔。在灶下,母亲在柴火的灰烬里埋下一块红薯,到了夜半,在睡梦里,你接到烤得焦焦的红薯,觉得乡村的柴草和炭火烤出的红薯,那才叫烤红薯——这不是手艺,是乡下母亲们天生的独门绝技。这里面有母亲的体温,有父亲收拢的枯枝落叶,更有大风把漫天的星星吹落后,父亲走在风里的踉跄。

    ⑤确实是狭小局促的木镇,每当夜里风起之时,我总有一种担心,无尽的落叶,会把那像草绳、羊肠一样的小路淹没吗?或者路也会被风吹断,一截被风吹到另一个村子吗?

    ⑥我在城市无端地失眠,被那些夜里肆无忌惮的光弄得心惊肉跳。失眠久了,时不时想起乡村,总有一个词突显——屋檐。是啊,有屋檐,你就感到温暖,在那乡村无边的黑夜里,新棉花被子下的脚趾头如一头头小猪在安恬地趴着睡。

    ⑦平原深处,黄壤深处的乡村的屋顶如缓坡一样,仿佛三十度的夹角。那上面是水、泥土和柴草烧制的灰色的瓦。在陕西的阿房宫旧址,我曾看到秦代的瓦,与现在的瓦简直是“兄弟”,模样接近,有着相似的基因。灰色的瓦排列起来,一片压着一片,如鸟羽,下面是草、房梁和檩条,就这么简单支撑起一片温暖。夜里,曾有几次惊叫把家人吓醒,被问是否有梦魇,我说看到乡村的瓦片如鸟的翅膀在夜空里翻飞。那些瓦片也如钢琴的琴键,在奏着谁也不懂的曲子。

    ⑧该如何形容乡村的那一排排瓦呢?正如钢琴或者手风琴的琴键呀。在还有生产队的时候,城里来的马老师,为大家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挎在胸前的手风琴。那黑键和白键在老师的手下,如风触到瓦片,触到树的枝柯,触到水面,各种声音都一起汇聚到乡村牛屋旁边的学校。

    ⑨第一次看到黑键和白键,我就想到乡村屋顶的瓦,那是雪后的瓦,微微露出黑黑一角的瓦,凹的地方白,凸的地方黑。在霜降的夜晚,睡不着的人看到有一只黑猫,在屋顶十分诧异地看着霜,它不明白,就用爪子一下一下地划那霜。猫的爪子如印戳,盖出老猫到此的阴文和阳文。

    ⑩是啊,那时的我觉得老师演奏起手风琴来,就像把手伸到河里、溪里,在那些荷叶底下的淤泥中摸鱼——孩子在木镇后的河里,用肚皮紧贴浅浅的河床,张开手摸鱼,不经意间就摸出欢乐,如老师在手风琴里摸出的音符。

    ⑪我回家,有一次远远地看到村口的父亲,戴着一顶老式的芦苇编的草帽,草帽那尖尖的模样,就如乡村的屋顶。父亲说,刚割了麦子,有用石磨磨开的麦仁,那是幼年时我十分盼望而不易得的熬麦仁啊,到了嘴边是植物的清香。还有母亲在草垛里用豆秸捂到长白毛的酱豆,乡村的酱豆是故意发酵到长白毛的,到时再配上辣萝卜。在麦天,我的儿子戴着他爷爷的草帽,喝了一碗麦仁,接着又喝下一碗。乡下的饭食养人,我那时知道自己的根系在这片土地上,连儿子也莫能除外。

    ⑫父亲老了,他走过多少乡村,真的不好说,但他触摸过木镇的每个角落,他的脚也踏过这里的每一寸泥土。泥土有记忆,哪片地方父亲踏了一遍,踏了两遍,泥土都保存着。在城里的夜里,在父亲仅有的几次住到城里我的楼房的夜里,我听到父亲的梦话,虽然不清晰,但我知道,那是他与一辈子厮守的泥土的对话。木镇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间房子,有几口井,这些父亲都知道。

    ⑬乡村虽远离了我住的城市,但故乡潜伏在我血液的深处、骨髓的深处。有一天,一位诗人朋友说:“你头上隐隐的有东西。”我说:“那是故乡的屋顶。”朋友说:“你眼里的东西呢?你还没到得白内障的年龄啊。”我说:“那是木镇的屋檐。”

    ⑭那夜,朋友醉了,为自己的眼里没有一处屋檐——故乡的屋檐!

    (选自《读者》2023年1月刊,有删改)

    19. 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我”的人生经历

    故乡往事

    异地听风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城市失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看到手风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家见父母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21. 文章以“木镇的屋檐”为题有何作用?

    22. 潇潇准备将本文及下列作品编入校刊,出一期专辑下列哪个作品不能编入?哪些作品能编入?结合作品主题说说理由。

    A.鲁迅《故乡》   B.余光中《乡愁》   C.杜甫《月夜忆舍弟》   D.刘绍棠《蒲柳人家》

    三、写作(60+3分)

    23. “变”是一个神奇的词,有些变化,让人无奈,时隔二十年,“少年英雄”闰土变得“辛苦麻木”;有些变化让人感动,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坚强;而有些变化,让人憧憬……点点变化积攒起来,才有了现在的不同!

    请围绕“变”,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任务一]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常用来比喻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章贴近生活,情感真切,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相关试卷

    29,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城北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9,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城北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根据语境,在第,综合实践活动,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阅读, 解释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