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练习含答案,共9页。
第2讲 群落及其演替
(本栏目对应课后提能演练P420~422)
A组 基础巩固练
1.(2022年广东广州二模)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某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受到了某种地质灾害的破坏。经过若干年的自然恢复,科研人员拟对该保护区中受破坏区域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区域的原始群落进行生物量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在茂密的区域采集生物并分类测量生物量
B.恢复群落的生物量一定比原始群落的生物量低
C.生物量的高低可以反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D.判断恢复过程发生的演替类型需了解受破坏程度
【答案】D
【解析】生物学中对于生物量等的测定应注意随机取样,A错误;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恢复群落的生物量可能比原始群落的生物量要高,B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生物量高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一定高,C错误;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判断恢复过程发生的演替类型需了解受破坏程度,以便有更为科学的判断依据,D正确。
2.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减少。充分利用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保持足够的绿化面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垂直绿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垂直绿化”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垂直绿化”的牵牛花晨开暮合的特点说明光信息在牵牛花的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
D.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根深、节水性好等特点
【答案】D
【解析】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节水性好等特点,但根不宜太深,D错误。
3.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
B.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
C.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肉食性动物
D.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答案】B
【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有关,A错误;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直接相关,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食草动物,C错误;群落演替一般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如沙尘暴引起的土地荒漠化会使群落结构越来越简单,D错误。
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中不同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描述的食物链中淤泥中的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
【答案】A
【解析】“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螳螂、蝉和黄雀三者之间的捕食关系,C正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中虾米是初级消费者,它捕食淤泥中的藻类,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D正确。
5.(2022年广东模拟)如图表示某森林经火烧后植物群落在恢复过程中,各种不同植物类型生物量的变化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
B.不同植物类型交织在一起,可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C.当群落的有机物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时,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改变
D.图中草本的生物量随着群落的恢复逐渐下降,说明其逐渐被完全取代
【答案】B
【解析】火灾后该植物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恢复到一定阶段时,图示的不同植物类型同时交织在一起,能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当群落的有机物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等,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总生物量将保持相对稳定,但并不是物种不发生改变,C错误;图中草本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是一种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D错误。
6.(2022年广东模拟)以蚊为媒介会传播多种疾病,某地区早期采用喷洒灭蚊剂M来控蚊,后又采用细菌控蚊,取得了理想效果。如图是该蚊成虫数量在控蚊期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B变化表明,灭蚊剂M控蚊取得了短期防治效果
B.与A点相比,C点时对灭蚊剂M有抗性的成虫明显增多
C.曲线CD期间,细菌的捕食作用导致该蚊成虫数量下降
D.曲线CE变化表明,细菌与该种蚊之间出现了协同进化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在使用灭蚊剂M之后,该蚊成虫数量大幅减少,说明灭蚊剂M控蚊取得了短期防治效果,A正确;曲线A到C过程,使用灭蚊剂M后,在灭蚊剂M选择作用下,该蚊的成虫中对灭蚊剂无抗性或抗性弱的个体就被淘汰,B点时的个体均具有较高抗性,BC段增加的均是抗性高的成虫,与A点相比,C点时对灭蚊剂M有抗性的成虫明显增多,B正确;曲线CD期间,该蚊成虫数量逐渐下降,这是细菌控蚊的作用结果,细菌与该蚊之间没有捕食关系,而是寄生关系,C错误;曲线CE变化表明,从该蚊成虫数量从较多水平逐渐下降到较低水平,并在该水平上维持动态平衡,说明细菌与该种蚊之间相互发展和进化,出现了协同进化,D正确。
7.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做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B.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C.密林熊蜂不会为角蒿传粉,因此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D.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可以通过调查花筒上的盗洞的数量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因此可以用样方法,A正确;盗蜜行为影响结实率,影响角蒿子代数量,可能会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 所以会影响进化, C错误;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
B组 能力提升练
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B.甲、乙、丙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B
【解析】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应该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A错误;图中第3阶段为森林阶段,甲、乙、丙三个物种并存,各自在垂直方向上占有一个层次,此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C错误;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错误。
9.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兔子的K值
D.第3年狼的数量下降可能是因为缺乏食物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 甲、乙两个种群是非同步性的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其中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乙种群的数量后增加后减少,表示捕食者,由此可以判断图中甲代表兔子,乙代表狼,A正确;狼的K值不等于数量的最大值,B错误;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C正确;在不利的条件下,如缺乏食物、传染病等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D正确。
10.森林群落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农田群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布在湿润地区
B.以木本植物为主
C.土壤肥沃
D.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答案】D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以一年生的农作物为主,分层现象不明显。森林生态系统中以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复杂,对阳光的利用更合理有效。
11.在一个原始的森林中,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C段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B.AB段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物种2是捕食者
C.BC段两个种群为互利共生关系,物种1随物种2的变化而变化
D.BC段物种1的数量下降仅与喷洒的农药有关
【答案】B
【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量的多少,BC段2个物种都存在,看不出物种丰富度的变化,A错误;从AB段两个物种变化的曲线特征看,二者是捕食关系,在同升(同降)区段中,先变化的是被捕食者,后变化的是捕食者,B正确;喷洒农药不会改变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C错误;物种2以物种1为食,BC段物种1下降,既与喷洒农药有关,又与物种2数量变化有关,D错误。
12.开发矿产资源可能会引起矿震,导致山体滑坡。科研人员对某矿区山体滑坡若干年后恢复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并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进行了比较,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S1”或“S2”)。
(2)矿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随后若干年发生的群落演替速度比沙丘等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_____%,这是因为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上述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答案】(1)S2 (2)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3)20 群落利用阳光和环境资源的能力 土壤 土壤生物
【解析】(1)恢复群落生物量较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生物量要少,故S2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2)由于山体坡后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该处进行的是次生演替,演替的速度要比沙丘上进行的初生演替快得多。(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为109+65+16=190,原始林群落的总生物量为550+362+38=950,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190÷950×100%=20%,这是因为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和环境资源的能力。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土壤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土壤生物群落来加快土壤的形成和演化,以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C组 压轴培优练
13.(2022年广东佛山二模)我国天然草原面积达3.9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2%,为世界第一。放牧是对天然草地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放牧的轻重程度直接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新疆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5个大小都为650 m×120 m的不同放牧程度处理区。用马群放牧一段时间后,在每个处理区选取5个1 m×1 m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区
草群丰富
度/种
草群高度/
cm
草群密度/
株·m-2
不放牧区NG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LG
23
9.6
324.8
中度放牧MG
25
9.3
329.1
重度放牧
18
7.2
254.5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表中各项指标数据的比较才有意义。
(2)过度放牧,使以大针茅和多根葱等适口性好的牧草占优势的草地群落,退化为以冰草和冷蒿等适口性差的牧草占优势的草地群落。因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
(3)“中度干扰假说”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能使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实验结果是否支持这一假说?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密度呈先增后降趋势,请结合草群高度的变化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用的牧马要种类相同、体重相近(或随机选取样方;各处理组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2)优势种(或物种组成) 演替 (3)支持 草群丰富度在中度放牧时最高
(4)轻度和中度放牧适当降低草群高度,群落下层光照增强,有利于下层植被的生长繁殖;而重度放牧使下层植物也受损,个体数量减少
【解析】(1)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无关变量以及实验前的各个实验组和对照组条件均等,这样才能通过自变量的改变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因此,实验中应注意选用的牧马要种类相同、体重相近,随机选取样方;各处理组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等。(2)群落中的优势种(或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占有优势,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3)从图中来看,中度放牧的处理区中,草群丰富度最高,丰富度越高,说明生物多样性越高,因此实验结果支持这一假说。(4)轻度和中度放牧时,马群吃草适当降低了草群高度,群落下层光照增强,有利于下层植被的生长繁殖;而重度放牧,由于马群的践踏,使下层植物也受损,个体数量减少,所以草群密度呈先增后降趋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七生物与环境第12讲种群和群落考点二群落及其演替,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较群落两种结构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29讲 群落及其演替(含解析),共1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1 群落及其演替(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