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降水量的测量_教科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687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降水量的测量_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降水量的测量_教科版,共2页。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降水量的测量教科版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到降雨量是通过雨量器来没量的,并让学生利用自制的雨量器、小喷壶等进行降水量的测量,从中培养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并要求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依据这一目标,我设置了情境导入,动手制作,活动猜测,实验验证,明确活动的教学活动,意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一次制作、测量的过程,运过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在践习中加深对雨量器的了解及对降水量测量的感悟。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安排了四次活动让他们多次感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按着理解什么是降水,认识雨量器、读懂制作方法,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和判断降水量等级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知道雨量器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了制作雨量器和测量降水量的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社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对部分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应该提醒制作雨量器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选择的器材必须是上下口径一样大的,必须是透明的等。再讲到测量降水量,降水量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降水范围。1、学生会把降水和降雨混淆,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需强调。制作雨量器时,器材的选择,学生一般没有上下口径一样的玻璃杯,那么可以用“酷儿”等近似圆柱的饮料瓶代替(或用一次性纸杯代替),降低难度。而且,雨量器的底部需要平整的,如果不平整可以在底部放些许水。刻度必须是从平整的地方开始量。杯子的口径对降水量的测量有没有影响,这点学生较难理解,还是自己讲解的不够清楚。2、降雨量的6个等级的划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记住,需要多次反复记忆。学生容易将降水量的单位毫米与毫升混淆。雨量器的制作不算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动手制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这节课收获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加以改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说课降水量的测量教科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 1.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云的观测教科版,共2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云的观测_教科版,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