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化学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自然沉降 B. 过滤 C. 活性炭吸附 D. 杀菌消毒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然沉降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不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是将色素和异味分子吸附起来,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杀菌消毒是将微生物灭活,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作保护气
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 D. 生石灰易与水反应,可用做干燥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而不是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来作保护气,故B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生石灰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做干燥剂,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操作 B. 加热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操作时需要玻璃棒引流,以免滤液洒落,造成损失,故A错误;
B、试管加热固体时,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固体药品均匀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利用酒精灯外焰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不可用手,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口放入烧杯内,双手握住试管,若试管口看到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D正确。故选D。
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产生大量白烟,故B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C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因此现象为形成蓝色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制造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时,需要用到下列气体中的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故选C。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
C.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
D.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 “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下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 B. 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C.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D. 伽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所以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故选项A说法正确;
B、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B说法正确;
C、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bCl,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所以铷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8.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空气、氢氧化钙、硫酸锌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碱、酸 B. 混合物、碱、盐
C. 氧化物、碱、纯净物 D. 单质、碱、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
硫酸锌由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选B。
9. 㵲水河是怀化的母亲河。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㵲水河的是
A. 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保护水生动物 D. 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水污染,有利于保护㵲水河,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有利于保护㵲水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保护水生动物,有利于保护㵲水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河流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㵲水河,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甲、乙两管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 乙管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D. 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甲管连接的是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乙管连接的是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详解】A、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B、甲、乙两管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体积比约为2∶1,正确;
C、乙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能燃烧,错误;
D、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水分子发生了变化,错误;
故选B
11. 唐宋时期人们已能从柿子中提取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其化学式为C6H14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甘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 甘露醇与碳酸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C. 甘露醇中C、O元素质量比为1:1
D. 甘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 、 ,所以氧元素质量分数是最高的,故答案错误;
B、碳酸只含C、H、O三种元素,甘露醇也只含C、H、O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C、甘露醇中C、O质量比为(12×6)∶(16×9)=1∶2,故选项错误;
D、甘露醇也只含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 制备硝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为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 NO2 B. N2O C. N2O5 D. N2O3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结合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含有1个氮原子,3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为NO2。故选:A。
13. 下列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B. 用铁回收含铜废液(主要为CuSO4溶液)中的铜: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为配平,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选项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选项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但不是金属,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燕不能吸附所有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金刚石、石墨是由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而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5.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甲>铜>乙 B. 乙>铜>甲 C. 铜>甲>乙 D. 甲>乙>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乙不能,则甲的活动性大于铜而乙的活动性小于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甲>铜>乙;
故选A.
16. 2022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着火
B. 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
C. 高楼起火,乘电梯逃生
D.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扑灭图书、档案着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扑灭森林火灾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利用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可以将森林火灾扑灭,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楼起火,火灾易造成停电,乘电梯逃生可能会被困于电梯中,故选项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利用的是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并灵活运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a(NO3)2溶液中混有少量CaCl2
除杂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烘干,蒸发结晶
C
检验CO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
检检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试液是否变红
D
蚕丝、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则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能除去Ca(NO3)2溶液中混有少量CaCl2,故A符合题意;
B、溶解过程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通过溶解、过滤、烘干,蒸发结晶,无法分离Fe粉和CuSO4粉末,故B不符合题意;
C、CO2气体和HCl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都变红,不能检验CO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蚕丝、羊毛线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清呈弱碱性 B. 从左到右物质的酸性增强
C. 肥皂水比牙膏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喝苹果汁进行食疗
【答案】A
【解析】
【详解】A、鸡蛋清pH值在7~8之间,大于7呈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所以鸡蛋清呈弱碱性,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从左向右pH值依次增大,酸性依次减弱,碱性依次增强,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肥皂水的pH=10,牙膏的pH在8~9之间,肥皂水的pH值大于牙膏的pH值,pH值越大,碱性越强,肥皂水比牙膏的碱性强,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苹果汁的pH=3,小于7,呈酸性,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也呈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不可以喝苹果汁进行食疗,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油脂在人体内氧化时,释放出能量
B. 当人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补充葡萄糖
C.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
D. 人体内缺铁会引起贫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油脂在人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同时释放能量,故A正确;
B、当人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说明血糖较低,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以提升血糖浓度,故B正确;
C、钙元素参与人体骨骼的构建,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发佝偻病,影响生长发育。而人体缺碘元素会引发甲状腺肿大,故C错误;
D、铁元素参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形成,所以人体内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D正确;
故选C。
20. 向盛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其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中含有硫酸钠
B. b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7
C. 原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15.4g
D.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一共能产生两种沉淀,而硫酸钡难溶于酸,氢氧化铜能与酸反应
【详解】A、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沉淀的质量在增加,而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钡离子,说明钡离子剩余,故无硫酸根离子,A错,不符合题意;
B、加入硫酸,bc段沉淀的质量却不变,说明硫酸和其他物质反应但不产生沉淀,也不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说明是和氢氧化钠反应,b点溶液中氢氧化钠,pH值大于7,B错,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是不与稀硫酸反应的沉淀,故d点沉淀质量不变,说明是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可知钡元素的质量;而钡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氢氧化钡中钡元素的质量也为13.7g,故氢氧化钡的质量,C错,不符合题意;
D、cd段沉淀的质量在减少,题目中能与硫酸反应的沉淀是氢氧化铜,故方程式为
故选D。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32分)
21. 我国利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的大气和土壤进行科考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中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如氮气、金属氧化物和多种盐,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氮气分子______。
(2)火星土壤中含有氧化镁,其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火星土壤中含CaSiO3,其阴离子符号为______。
(4)火星土壤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3N2 (2)
(3)
(4)Al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气分子,可表示为:N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3N2,故填写:3N2。
【小问2详解】
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设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故填写:。
【小问3详解】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aSiO3中钙离子为阳离子化合价为+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硅酸根离子化合价为-2,为带两个负电荷的阴离子,符号表示为:,故填写:。
【小问4详解】
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①排序、②标价、③定数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填写:Al2O3。
2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答案】(1)丙 (2)60
(3) ①. 乙>甲>丙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故填:丙;
【小问2详解】
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填:60;
【小问3详解】
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在试管中能观察到有晶体析出,符合题意;故填:乙>甲>丙;B。
23. 2022年下半年怀化疫情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小明只能在家上网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为了每天测体温,准备了一把体温枪,体温枪需安装电池才能使用,使用过的废电池属于______(填“有害”或“无害”)的垃圾。
(2)中午,小明在学习了一个上午后,感觉肚子饿了,就点了外卖充饥,外卖有炸鸡翅、面包和牛奶,其中面包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上述食物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
(3)小明吃炸鸡翅时,不小心碰到衣服,导致衣服上有油污,小明用洗洁精把油污洗去,这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4)小明家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炒菜时,油锅着火了,小明立即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答案】(1)有害 (2) ①. 糖类 ②. 维生素
(3)乳化 (4)
(5)隔绝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故填:有害;
【小问2详解】
面包中富含大量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填:糖类;根据所吃的食物可得缺少水果蔬菜其中包含的营养素为维生素;
【小问3详解】
洗洁精等洗涤剂清洗油污主要是将油污乳化来达到清洗油污的目的,故填:乳化;
【小问4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小问5详解】
用锅盖灭火,主要是将可燃物和氧气隔离开,故填:隔绝氧气。
24.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图是某太阳能路灯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却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
(3)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写出一条______。
(4)当前人们使用最多的能源仍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______(“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③ (2)铝与 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硬度大
(4)不可再生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①②⑤属于金属材料,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③是有机合成材料。
【小问2详解】
铝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小问3详解】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硬度更大,熔点更低,抗腐蚀性更强。
【小问4详解】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5. 常温下,向含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M点溶液呈______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碱性会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P点的pH______7(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 科技改变生活,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