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①转移规律: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次转移。
②目的地: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兴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入地):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
(1)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出地):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主要从事产业活动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入地):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主要从事产业活动的加工环节。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出地):污染产业转出,环境质量改善。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入地):区域地理景观改变,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出地):随着产业转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迁入地):大量产业迁入,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
微点1 产业转移方向的一般规律
(1)资源密集型工业布局由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例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到原料再到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2)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微点2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优惠政策的支持,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等。
微点3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影响的表现
(1)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2)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质量,但常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质量变差。
(3)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转移会使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使转入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
微点4 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多为生产中的加工环节,附加值很低;为改变在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将附加值高的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高考全国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B 2.A 3.D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如下图: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下图:
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出区和产业转入区在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2020·黄冈模拟)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该公司收购了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据此回答1~3题。
1.促使该公司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劳动力丰富 B.中西部产业基础好
C.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提供了就业机会 B.向西迁移研发中心
C.制约当地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
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产品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
解析:第1题,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东部小,劳动力资源并不比东部丰富,A错;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差,B错;促使该公司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及土地价格等较低),C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较低,D错。第2题,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该企业并没有将研发中心向西部迁移;会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故选A。第3题,由材料“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可知,本部的发展战略为加强研发,强化竞争优势。故选D。
答案:1.C 2.A 3.D
(2020·秦皇岛调研)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示意云南省部分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近年来云南省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吻合。据此回答4~6题。
产业
烟草
业
有色
金属
冶炼业
有色
金属
矿业
非金属
产业
印刷
业
黑色
金属
冶炼业
化工业
产业
梯度
系数
117.9
24
6.2
3.1
2.5
1.4
1.2
4.云南省承接烟草业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烟草市场广阔
C.国家政策支持 D.科技水平高
5.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结构优化
6.有利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大烟草业比重
B.积极发展冶金工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解析:第4题,产业梯度系数越高,产业优势越明显;云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地,原料丰富,烟草产业优势明显,利于承接烟草产业,故A正确。第5题,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主要是烟草产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城市化水平提高,故B正确。第6题,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云南省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如烟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都是污染重的产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B、D错误。
答案:4.A 5.B 6.C
“一带一路”和区域协调发展
(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1)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
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和唐山港)。
(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
(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
1.“一带一路”
(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合作方向
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一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中国经中亚、西亚至地中海。
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3)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①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②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4)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①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②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③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④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⑤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2.京津冀协同发展
(1)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2)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①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②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③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3)空间布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①“一核”即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对象重点是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四类非首都功能。
②“双城”是指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
③“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
④“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⑤“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4)重点领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型。
(2020·湖南三湘名校联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三省市发展应各有侧重,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图1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图。
材料二 3年后,在北京工作、天津出差、河北生活的“三栖时光”不再浪费在路上。京津冀地区正在积极构建京津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地区相邻城市“1.5小时轨道交通圈”。图2为京津冀“1小时轨道交通圈”。
(1)简述北京、天津将河北作为其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原因。
(2)许多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了北京,试分析原因。
(3)分析“1小时轨道交通圈”的形成对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意义。
解析:(1)注意河北相比北京、天津,优势体现在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方面。(2)注意材料中关于北京的定位,能体现其优势。(3)可围绕缩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来分析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案:(1)紧邻京津,距离近;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较低;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好。
(2)地处中心地带、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3)经济意义: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增加区域内短途旅游业的收入;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联系,增加商贸往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疏散大城市的人口,缓解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促进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形成城市群;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选择题
(2020·晋中调研)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国转移。下表示意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回答1~3题。
中国
印度
第一产业GDP比重(%)
7.90
15.70
第二产业GDP比重(%)
40.50
17.20
第三产业GDP比重(%)
51.60
67.10
人口(亿人)
13.9
13.3
城镇化率(%)
57.52
32.80
发电量(万亿瓦时)
6 275
1 497
外商投资(亿美元)
1 310
399
1.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是( )
A.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
B.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C.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
D.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2.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出现“产业空洞”
B.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C.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D.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3.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
A.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
B.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高的产业
C.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
D.扩大对外投资
解析:第1题,读人口金字塔图可知,印度人口快速增长,未来劳动力数量呈增长趋势,具有显著的人口红利,故C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印度第二产业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不如中国的合理,A错;印度基础设施没有中国完善,劳动力素质没有中国高,B、D错。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次产业转移中国属于产业转出区,原有低端产业迁出,高端制造业创造力又不足,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故A正确;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多国合作生产的结果,会加剧中国的对外依赖,B错;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先后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装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C错;中国经济增速因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可能会放缓,D错。第3题,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国应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加强高端制造业发展,吸引附加值高的产业,B正确;应出台人才、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并承接更多处于价值链顶端的产业,而不是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吸引低端产业转入,A错;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人才、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应以政策为主导建立工业园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C错;应该加大企业科技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扩大对外投资,D错。
答案:1.C 2.A 3.B
(2020·长春质检)改革开放以后,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上海。1990年以前,进入上海的外资机构以生产性机构为主,1992-2001年跨国公司总部随着生产机构和销售机构进入上海,到2007年入驻的跨国公司总部有200多家;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1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2008年以后,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进一步向内环以内的核心区集聚,城市的外资制造业等逐渐向郊区疏解。结合材料回答4~6题。
4.上海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捷 B.实施国际化战略
C.科技发达 D.劳动力素质高
5.2008年以后,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进一步向内环以内核心区集聚的目的是( )
A.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B.消费者密集,便于销售产品
C.收集信息,开拓市场
D.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6.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数量不断增加对上海的影响是( )
A.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
B.拓展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
C.促使上海高端产业大量向郊区疏解
D.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
解析:第4题,上海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主要原因;上海的交通、科技、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与跨国公司总部原在国没有太大的对比优势,故不是上海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主要原因。第5题,2008年以后,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向内环以内核心区集聚对提升品牌形象作用不大,A项错误;跨国公司总部不直接销售产品,故B项错误;跨国公司总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规划、研发产品、收集市场信息等,C项正确;跨国公司总部是企业,它入驻上海主要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为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D项错误。第6题,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会提升上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会加剧与我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从而缩小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上海高端产业实力雄厚,一般不会向郊区迁移;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不是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而是提升其经济地位。
答案:4.B 5.C 6.A
(2020·武汉调研)奔驰在新丝绸之路上的中欧班列从温州出发,历时约21天到达Z公司所在国家西班牙。Z公司为世界知名品牌服装生产和销售公司,被誉为快时尚的代表。快时尚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吸收和模仿当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努力创造更多款式、更低库存,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下图示意Z公司经营模式。据此回答7~9题。
7.对快时尚公司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原料与动力 B.劳动力数量
C.信息和物流 D.人才和技术
8.除更新换代速度快之外,快时尚产品还具有的特点是( )
A.用料上乘质量好 B.价格亲民市场广
C.立足原创求新异 D.批量生产数量多
9.推测Z公司将其产品运送到我国的最佳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解析:第7题,快时尚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其关键是要快速推出产品,快速送往市场,即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信息和物流。第8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要求产品价格要低,能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则B正确。由题干中“创造更多款式”和图中“每年推出12 000多种新款”,说明不是强调批量生产,必然是每个款式量都较小。第9题,该公司位于西班牙,要快速运到我国市场,需要采用运速快的航空运输。
答案:7.C 8.B 9.A
(2020·江西五校协作体模拟)下图是中国某著名企业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东莞是该企业总部所在地。据图回答 10~11 题。
10.该企业很可能是( )
A.制鞋厂 B.食品厂
C.炼铜厂 D.汽车厂
11.影响该企业在①②③阶段进行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 )
A.政策、科技、劳动力
B.原料、市场、科技
C.政策、劳动力、劳动力
D.原料、市场、劳动力
解析:第10题,按照时间顺序,该企业20世纪80年代从南昌转移到东莞,20世纪90年代后又从东莞转移到赣州,之后又转向了埃塞俄比亚,说明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制鞋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故A选项正确。第11题,该企业在①阶段从南昌向东莞转移,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作为沿海开放地区之一,获得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这里转移;②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莞经济的发展,该地劳动力价格、地价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优势下降,该企业向劳动力价格和地价较低的赣州转移;③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普遍上升,所以该企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埃塞俄比亚转移。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10.A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 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封装、制造等业务。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4)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解析:(1)产业转移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利润。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升高,因此将一些技术含量和利润低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2)美国主动将生产线外搬,结合示意图综合判断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在不断发展、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美国掌握利润高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将利润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3)我国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兴旺,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等产业市场广阔,给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需求;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科技也迅速发展,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条件;另外,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资金充裕。(4)承接半导体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比重,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答案:(1)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
(2)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3)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金充裕。(任答3点即可)
(4)有利于提升我国半导体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分量和占比;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等。(任答4点即可)
13.(2020·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建材产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工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许多工业部门转出。石嘴山市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宁夏最早的工业城市。进入21世纪,该市发展陷入生存危机,一直寻求产业转型之路。2010年“石嘴山淄博工业园”(即“淄山工业园”)落户石嘴山市,开创了“飞地工业园区”的产业转移模式。
(1)分析石嘴山市能够形成“淄山飞地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
(2)分析“飞地工业园区”产业转移模式的优势。
(3)说明“淄山工业园”的建立对石嘴山市发展的影响。
解析:(1)淄博市“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建材产区”,则此类工业具有优势,此类工业一般规模大(用地面积大),属于传统工业;图示石嘴山市位于西部内陆,虽然经济较落后但是具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同时“石嘴山市是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具有煤炭资源优势;“也是宁夏最早的工业城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图示还具有较发达的交通条件。(2)飞地工业园对于产业转出地,可获得更多的土地,使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又有利于管理;对于工业布局所在地,可引进资金、技术,开发资源并提升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与就业;同时利于两地交流与协作。(3)可从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1)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廉价;附近有多条铁路、公路,交通条件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原料、动力充足;工业基础好,产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好;市场潜力大。
(2)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交流和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等。
(3)利:利用东部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工业调整和产业优化;增加就业机会,满足社会需求。
弊: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可能会造成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
章末综合检测(十六)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中俄石油管道全长4 770千米,中国境内支线全长965千米。如图示意中俄石油管道中国境内漠河至大庆段沿线地形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中俄石油管道漠河至大庆段南部与北部相比,南部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气温低,年温差大
B.地表崎岖,起伏大
C.冻土广布,技术要求高
D.沼泽广布,建设困难
2.中俄石油管道在中国境内选择漠河至大庆段,而非漠河至哈尔滨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庆石油资源丰富
B.大庆劳动力价格更低
C.大庆石油运输条件更便利
D.大庆石油产业基础好
3.中俄石油管道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 )
A.优化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促进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C.加快我国能源资源开发
D.增加我国能源供应通道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漠河至大庆段南部与北部相比,南部有大片沼泽,会加大工程难度,而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选D。第2题,本工程为输油管道,大庆是石油基地,拥有大量的输油管线,石油运输条件远远优于哈尔滨,故输油管线选择漠河至大庆段而非漠河至哈尔滨段。选C。第3题,该管线工程惠及全国而并不仅仅是东北地区,且东北地区本来就有石油,该管道对优化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意义不大;东北地区拥有一定的管线,同时管道运输在地下进行,故该管道工程对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不大,也不会加快我国能源资源开发;但管线将俄罗斯的石油运到我国,可增加我国能源供应通道,选D。
答案:1.D 2.C 3.D
(2020·运城质检)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出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4题,西南油气进口通道经过地形崎岖的云贵高原,施工难度大;西北油气进口通道沿线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②④叙述错误。第5题,原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不能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答案:4.B 5.A
(2020·武汉高考模拟)德国库卡是为自动化生产行业提供工业机器人及备件的世界知名供应商。2017年1月,美的集团正式完成了对库卡机器人股份的收购。目前库卡在中国有上海松江一期(2013年投建)、二期(2018年1月投建)厂房以及广东顺德机器人产业基地(2018年3月投建)三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工厂。据此回答6~8题。
6.工业机器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
①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
②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③可以降低工厂设备投入成本
④可以降低工人工作环境标准
⑤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工艺要求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7.库卡中国工厂首先选址上海的原因不包括( )
A.市场广阔 B.基础设施完备
C.高等院校众多 D.劳动力丰富
8.美的集团没有将机器人产业完全集中在上海,而是将库卡机器人产业基地选址顺德,主要是基于以下哪种因素( )
A.科技水平和内部交易成本
B.内部交易成本和用地成本
C.科技水平和环境质量
D.环境质量和用地成本
解析:第6题,工业机器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①对。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成本不断上升,②对。购买机器人,工厂设备投入成本增加,③错。机器人对环境适应力强,不需要降低工人工作环境标准,④错。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工艺要求上升,机器人操作失误更少,⑤对。C对。第7题,库卡中国工厂首先选址上海的原因是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备、高等院校众多,A、B、C包括。机器人生产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劳动力不是主导因素,D不包括。第8题,美的集团没有将机器人产业完全集中在上海,而是将库卡机器人产业基地选址顺德,主要是基于内部交易成本和用地成本较低,利于降低成本,B对。顺德的科技水平低于上海,A、C错。环境质量不是机器人制造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
答案:6.C 7.D 8.B
慈溪为浙江宁波北部的县级市,西至杭州138千米,与山东青岛、广东顺德并称国内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下表为三地的知名企业及代表性产品情况。慈溪的许多家电产品全国产销量最大,家电产品的创新多集中在结构、功能方面。2017年慈溪首个市外“飞地”产业园落户杭州,企业研发中心设在产业园。据此回答9~11题。
区域
知名企业及代表性产品
青岛
海尔(冰箱)、海信(彩电)、澳柯玛(制冷家电)
慈溪
公牛(插座)、卓力电器(电熨斗、吸尘器、电水杯)、宁波新海科技(打火机、点火枪)
顺德
美的(空调、冰箱)、科龙(空调等制冷家电)、格兰仕(微波炉、空调等)
9.与青岛、顺德相比,慈溪家电产业( )
A.企业规模大 B.以小家电为主
C.产业基础好 D.产业链长
10.慈溪家电产品的创新多集中在结构、功能方面,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市场需求 B.增加产品种类
C.减少劳动力投入 D.降低研发成本
11.慈溪家电产业研发中心设在杭州,主要的有利影响是( )
A.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慈溪
B.拓展杭州家电市场
C.优化慈溪产业结构
D.促进慈溪智能家电的发展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慈溪的家电产品多为小家电,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产业链也相对简单。慈溪为县级市,是后发展起来的以小家电、小企业为主的家电基地,产业基础并无优势。故选B。第10题,慈溪家电产品的创新多集中在结构、功能方面,缺少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成本低;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慈溪家电不断对产品结构、功能进行创新,市场适应能力强;创新仅集中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对增加产品种类和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不大。故选A。第11题,研发中心设在杭州,高端人才不用到慈溪落户,对慈溪产业结构的优化影响不大;研发中心设计的产品并不是仅仅针对杭州,对慈溪家电拓展杭州市场影响不大;杭州为省会城市,高端人才资源丰富,慈溪家电产业的研发中心设在杭州,可利用杭州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利于慈溪智能家电的发展。故选D。
答案:9.B 10.A 11.D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2020·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修封闭的“高架”水渠,即绕长湖北缘并与长湖所有支流全部立交修建总干渠。而部分水利专家则建议由长江通过入湖渠提水至长湖,再通过现有河道提水至兴隆水库上游。
材料二 汉江流域及“引江济汉”示意图。
(1)推测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自然条件。(8分)
(2)分析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3)对比专家建议方案,分析“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或缺点。(8分)
解析:(1)水源地的选址主要考虑水量、水质、蓄水区域及能否自流等方面。(2)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质、生物生存环境、湿地面积等方面分析。(3)“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的优点是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等;缺点是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绕湖修建会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答案:(1)水库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流域内降水多,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集水范围大,库容量大;水库地势较高,向华北输水可自流。
(2)水量减小,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鱼类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江滩湿地面积萎缩,大面积沙滩裸露。
(3)优点:避免泥沙淤积、水污染扩散和生物入侵(血吸虫侵入)对长湖生态环境的破坏。
或缺点: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破坏长湖及支流航运安全。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服装产业供应链,江苏某企业拟在M市建设服装生产基地,打造国际化供应链条。M市也积极吸引国外企业投资,目前M市附近已集聚了350家服装加工厂,其中大多数是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下图为M市位置示意图。
(1)说明M市吸引国外企业至此投资建厂的优势。(8分)
(2)简述江苏服装企业在M市建立生产基地的意义。(8分)
(3)评价国外企业投资建厂对M市的影响。(6分)
解析:(1)M市吸引国外企业到此投资建厂的优势,主要从当地的交通、劳动力数量、价格及政策条件等角度去分析。(2)M市附近集聚了350家服装加工厂,说明该地服装企业供应链体系完整,知名度高,竞争优势明显,江苏服装企业在该市建立生产基地,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3)国外企业在M市投资建厂对该市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评价时应立足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等方面,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质量变差和对本地原有产业的冲击等方面。
答案:(1)M市靠近海洋,海上交通便利;位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完善服装生产供应链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有利影响:促进M市工业化发展,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城市工业污染;使当地民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40讲 中国区域地理 (含解析),共29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 (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类型与特点,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世界气候,该区域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度,地图三要素,定最短航线和航向,定范围大小和比例尺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