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语 文
(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6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杜撰 原形毕露 水泻不通 要言不烦
B. 惫懒 相形见拙 明辨是非 破斧沉舟
C. 懵懂 徇私舞弊 儒子可教 价廉物美
D. 榫头 融会贯通 革故鼎新 阴谋诡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水泻不通”的“泻”应为“泄”;
B.“相形见拙”的“拙”应为“绌”;“破斧沉舟”的“斧”应为“釜”;
C.“儒子可教”的“儒”应为“孺”。
故选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深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用它来优化社会的治理、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服务水平。
B. 通过家训、家谱等载体,使传统伦理道德在家庭落地生根,内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
C.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D. 《国家宝藏》创新节目形式,形象展示文物瑰宝,更多年轻人传承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搭配不当,“改善”“水平”不搭配;
B项,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D项,语序不当,“了解”与“传承”位置对换。
故选C。
3.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鲁迅说过,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小说《孔乙己》《故乡》和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让我们领略了对比艺术的高妙。
D.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这一形象,集干练、智慧、仁爱于一身;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奇遇,描述了英国统治阶层的斑斑劣迹;契诃夫的《变色龙》以辛辣的笔调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奴才嘴脸。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B项,“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错,杜甫的《春望》侧重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故选B。
4. 下列各句中诗句引用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顺利推进,“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美好生活为时不远了。
B. 乘江轮游于长江之上,皓月当空,江水悠悠,自然会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
C. 离家远赴外地求学,看着伫立在村口的父母身影越来越小,“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看这草长莺飞、垂柳拂面、湖水潺潺,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陶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A.“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意思是: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与蓝天、碧水、净土的美好生活相契合。引用得体。
B.“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意思是: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表达了对永恒生命的崇拜,对光明美好的追求。月亮,圆缺不定而又生息不已,触动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无限的人生感喟。与“乘江轮游于长江之上,皓月当空”的心境契合。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意思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契合离家远赴外地求学看着父母的身影消逝于视线的依依不舍之情。引用得体。
D.“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韵从柳絮的“遗踪”荡然无存生发,以简洁洗练的句子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虽然花落无情,好景不长,然而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与后文“草长莺飞、垂柳拂面、湖水潺潺”的美好画面不吻合。故而此处的诗句引用不得体。
故选D。
5. 下面四种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 [搬家后答谢] 明日搬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
B. [学校介绍信] 兹介绍我校李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 [邀请函回复] 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 [给晚辈写信] 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学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详解】A项,“拜访”不当,“拜访”,敬辞,适用于访问对方,用于自己不正确。
C项,“拨冗”不当,“拨冗”,敬辞,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用于自己不正确。
D项,“钧裁”不当,“钧裁”,敬辞,是对上级裁决的敬称,这里是对“侄儿”说的,使用对象不当。
故选B。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本题考查敬谦词的正确使用,针对敬谦词的使用,要注意其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命题者往往在使用对象这个点来设误来迷惑考生。针对此题,考生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多加积累敬谦词。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摘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A. 使我们自己与大自然和泥土发生了基本的联系
B. 它使泥土和大自然与我们自己发生基本的联系
C. 使大自然和泥土与我们自己发生了基本的联系
D. 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
前句是“劳动是上帝的教育”,故主语是“劳动”,用“它”指代更为明确连贯,排除AC;
“劳动”是“我们自己”主动“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联系”,所以,“使”的兼语用“我们自己”为好,这里说的“劳动”是先与“泥土”发生联系,进而通过泥土和“大自然”联系,排除B。
故选D。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7. ①不解之缘 ②密不透风 ③司空见惯
8. 整个团队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规划,先在陆地上的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发射的环境,最后一步进行潜艇发射。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不解之缘”的意思是不能分开的缘分,形容难以解除的密切关系。前文提到科学家栾恩杰因为服从国家的安排,学习了自动控制。也正是因为改学了自动控制,他与国防和航天事业产生了联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故填“不解之缘”。
第二空,“密不透风”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前文提到,潜地导弹是欧美国家的秘密武器,那自然是需要严密防卫的,再由后文“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可以看出,潜地导弹的资料极少流出,保密性做得非常好。故填“密不透风”。
第三空,“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前文提到,在“巨浪一号”研制攻关期间,“台、筒、艇”的每一步都失败过,这说明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讨程中是非常常见的。故填“司空见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主干,即提取主语、谓语、宾语等中心词作为主干句,然后把余下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单独拿出来作为句子存在即可。
从“整个团队按照……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部分可以提取出句子的主干:整个团队开始“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剩下的句子由“先……再……最后”三个连词引导。第一个分句中,“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已经是极为简洁的表述,可以保留;第二个分句由“以”字组合成了一个复合句式,可将其拆分为两个单句:“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发射的环境”,最后一个分句也已经较为简洁,可全部摘录。
最后,把以上句子组织在一起,便可得出答案。也可以表述为:“‘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规划是这样的:整个团队先在陆地上的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模拟水下发射的环境,最后一步进行潜艇发射。”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上,关注儿童教育和描写儿童生活的,莫过于宋代文人。他们写了大量的儿童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当时的儿童观、教育观。其中不少观念还具有先进性,值得我们研究与汲取。宋代文人推崇理学礼教,注重家风家教。王安石每次吃完饭,剩菜都不会浪费;朱熹眼前的一方池塘也能引出读书的观感。更多的宋代文人对于儿童却是养其天性、放飞童心。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写道:“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是一个家庭游戏,是一次音乐创作尝试。儿童在这种生活场景里的愉悦跃然纸上,由此获得的满足也溢于言表。
家庭是孩子游戏的舞台,田野是一个乐园,也是儿童学习的现场。孩子们在田野里学着劳作,但这更像是大人们给孩子的一种“特权”。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不是在不懂装懂、碍手碍脚,而是天性使然、童趣使然。大人们也不需要手把手地教导,更不需要刻意示范。生活的常识,人生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浸润。
宋代文人在放飞童心的同时,也进行家庭教育。他们有自己的儿童教育观,也注重儿童成长学。渴望建功立业的苏东坡,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客观求实。他的《洗儿戏作》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确实是天赋奇才,他在教育子女上,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他对孩子的人生定位,先着眼于“无灾无难”。诗人张耒在《诚儿诗》里,要求儿子,只要品行好,即使像邻居一样卖大饼,当爹的也满足。而后来的人,面对牙牙学语的孩子,就开始写一堆家书家训家诫,没有诗意,甚至没有情意,关键是还没有太多的教育价值。还不如一个劳作场景,不如一个生活画面,不如一两句生活俗语。欧阳修家贫,母亲用荻草写字,就是后世传诵的“画荻教子”。岳飞的母亲更是言简意赅,“精忠报国”四个字,遂使其成万世楷模。
宋代文人能够充分解放儿童,有着优秀的儿童教育观和家庭教育理念。仅仅从诗词角度,也许看不到当时教育的整体状况及其影响。但宋代,特别是南宋,虽偏安江南,却是人才辈出,岀了一批铁汉。辛弃疾“可怜白发生”时仍要准备报效国家;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更是字字铁血;陆游即使行将衰去,依然心存浩气;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那么心胸开阔,视死如归。宋代一批仁人志士可以被贬,可以身死,可以家破,可以国亡,但有泪不轻弹,有志要承担。这是宋代的气象,也是宋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其形成跟宋代文人的儿童教育观密不可分。
宋代诗词一方面写出了家庭温馨,另一方面表达了家国情怀。由此看出,诗词呈现岀的宋代文人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和英雄主义道德观,为儿童成长发展作了铺垫。
(摘编自陆早才赵宪宇《宋代诗词中的儿童观》)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展示当时儿童观、教育观的诗词,他们对儿童的关注、描写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
B. 宋代文人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他们会特别要求孩子做一些农活,让孩子在田野中获得劳动知识和人生道理。
C. 宋代文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对孩子的人生定位着眼于“无灾无难”,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要求也比较低。
D. 宋代因为偏安江南的社会现实,所以造就了一批如岳飞、陆游、文天祥等心胸开阔、浩气凛然、敢于担当的爱国文人。
10.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不少”“仅仅”“也许”等词语,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 文章引用大量诗词,论述了宋代文人一些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值得我们汲取。
C. 文章用苏轼、张耒、欧阳修和岳飞的例子,论证了宋代文人客观求实的育儿观。
D. 文章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从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万里让孩子在家庭游戏中获得满足,这种教育方式比王安石直接教育孩子要节俭更能收到成效。
B. 范成大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体现宋代文人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生活常识的教育观。
C. 家书家训家诫如果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而且写得充满诗意和情意,也能在教育儿童方面发挥作用。
D. 儿童健康成长发展需要一定的铺垫,宋代诗词中呈现出来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答案】9. A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他们会特别要求孩子做一些农活”说法不当,曲解文意,结合原文“大人们也不需要手把手地教导,更不需要刻意示范。生活的常识,人生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浸润”,宋代人不会刻意教孩子们劳作技巧,而是重视在生活和劳动中孩子自然的成长,没有信息体现他们特别要求孩子做农活,因为一切是孩子天性使然。
C.“宋代文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对孩子的人生定位着眼于‘无灾无难'”以偏概全,结合原文“苏东坡……他对孩子的人生定位,先着眼于‘无灾无难’”,可见只是苏轼的育儿方式,并不是宋代文人共同的观念。
D.强加因果,结合原文“这是宋代的气象,也是宋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其形成跟宋代文人的儿童教育观密不可分”可知,造就爱国文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宋代的地理位置,而是与宋代文人的儿童教育观念不可分的。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用苏轼、张耒、欧阳修和岳飞的例子,论证了宋代文人客观求实的育儿观”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渴望建功立业的苏东坡,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客观求实”可知,客观求实的育儿观是苏东坡的育儿观念,而张耒、欧阳修和岳飞的例子,主要从育儿品行和家贫学知识的角度展现的不同育儿观念。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种教育方式比王安石直接教育孩子要节俭更能收到成效”无中生有。文中例举的王安石吃完饭剩菜都不会浪费是对儿童家风教育;杨万里的家庭游戏,是让儿童在这种生活场景里的愉悦,是养其天性、放飞童心。二者角度不同, 不能比较优劣。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爱昼夜无眠
尤天成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
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
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⑪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
1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
B.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
C. 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
D. 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13. 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
14. 赏析文章中面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
15. 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
【答案】12. B 13. (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4. 通过比喻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没料到儿子会情绪激动地指责自己时的惊讶、委屈,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15. 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
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错误。应为表达了“我”对父亲打鼾的不满和抱怨。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可以得出:孝顺(爱自己的父亲);
根据“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可以得出: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根据“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可以得出:不虚荣(很实在、阳光);
根据“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可以得出: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和情感意蕴的能力。
本句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运用比喻,把父亲的脸比作了“遭了寒霜的柿子”,写出了父亲听完“我”指责他打鼾影响“我”睡眠后脸憋得通红的样子,可以体会父亲当时的惊讶和委屈;再根据“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可以体会父亲想说出委屈但顾及儿子的心情而把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
理解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考虑。“父爱昼夜无眠”,表层含义,从小说情节内容方面来考虑,本文中父亲为了帮“我”还房债,也为了“我”能好好休息,晚上给别人搓澡,白天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体现了父爱的“昼夜无眠”。
深层含义,从主旨上去思考。本文通过讲述父亲昼夜无眠为儿子付出的故事,赞美了时刻为儿女着想、永不停止的深沉质朴的父爱。
三、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 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 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君主。
C. 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指封建时代的臣子向皇上言事,如文中“自表”之“表”。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刘备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
B. 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 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 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2)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答案】16. D 17. B 18. A
19. (1)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
(2)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宣王一一巡视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失。
“阙”是名词,意思是“过失”,做“有”的宾语,且“咎”是做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在“阙”和“咎”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B两项;
“知”的宾语是“人”,“臣明不知人”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后面可以断开,且“多暗”说的是“恤事”,所以“多暗”和“恤事”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旄钺指君主”错误,“旄钺”指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不指君主。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刘备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错误,文中说的是“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由此可知,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的是刘禅,不是刘备。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病笃”,病重,病势沉重;“属以后事”,状语后置,省略句,应为“以后事属之”,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属”,通“嘱”,嘱托,托付。
(2)题得分点有:“及”,等到;“案行”,指官员巡视;“天下奇才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
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斜谷道去攻打眉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亭大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将西县百姓一千多户迁回汉中,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面临大事几乎无措,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失。”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魏将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供应不上,让自己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分派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余。臣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其他产业,来增加家财。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20.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
B.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C.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21.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案】20. D 21. (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
(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
(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
(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
(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清淡。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错误,词中是“殷勤昨夜三更雨”,雨是昨天晚上下的,非游赏所遇。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白”和“红”是颜色,这是视觉角度;“香”是鼻子闻到的,是嗅觉角度。视觉和嗅觉结合,全方位写出景色的美好。
(2)“翻空白鸟”是天空中翻飞的鸟,鸟距离诗人比较远,是远景;“照水红蕖”是水里的红莲,诗人可以闻到红莲上细细的香味,可见距离诗人比较近,是近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感。
(3)“翻空”是在空中翻飞的意思,充满动感;“照水”是映照绿水,写出莲花静立水面的姿态,安宁宜人。动静结合,活泼自然。
(4)从观察的视角分析,白鸟在天上飞,是仰视的角度;红莲在水中盛开,是俯视的角度。俯仰结合,观察角度多样,景物描写灵动。
(5)“白”和“红”色彩鲜明,红白相间、色彩映衬,使诗歌极具画面感。
(6)“时时”即不时,写出了翻飞的白鸟很多;“细细”修饰荷香,用视觉形象写嗅觉,运用通感,写出了莲花香气若有如无、时有时无的清淡之美。叠词的使用,描写细腻传神。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2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北朝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4)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泰伯》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人生如梦 ②. 一尊还酹江月 ③. 封狼居胥 ④. 赢得仓皇北顾 ⑤. 明明如月 ⑥. 何时可掇 ⑦. 千呼万唤始出来 ⑧.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⑨.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⑩. 任重而道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尊、酹、胥、赢、皇、掇、始、弘。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说和听,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你可真会说!”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可能是真心的褒奖,也可能是善意的提醒,还有可能是不留情面的责备。有的人自己说得多,却不愿听人说,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人说得少,却善于倾听,会意处的一个微笑,让说话人满心欢喜……说也好,听也罢,背后总有一个故事,或令人感动,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思……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你可真会说!
(2)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要求:(1)可以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文体不限,但必须明确;(2)围绕材料提示立意选材,可以发挥想象,但情感要真切,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地名等信息;(4)不少于800字;(5)认真书写。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命题作文题。
(1)“你可真会说”这个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结合导语“这可能是真心的褒奖,也可能是善意的提醒,还有可能是不留情面的责备”可知,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真心的褒奖,因为“你”说的好,说的对,说的巧妙,所以赞扬,主题可以是表现人的说话技巧,或者是表现人的某种情感;第二种情况是善意的提醒,提醒对方,说的太多了或者说错了,主题可以是批评某种行为;第三种情况是责备,可能是反讽语气,指责对方胡编乱造、篡改事实、矫饰掩饰某种错误等等,主题可以是讽刺某种行为。题目中的“你”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人,因为“说”是人的一种行为,这个“你”可以是作者自己,那么“你可真会说”这句话就是别人评价自己的;这个“你”可以是其他人,那么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对某人说的,也可能是作者看到、听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的。不管选择哪一种情况来写,都要表现某个主题,这个主题与题目要有关。
本文更适合写成记叙文。围绕“你可真会说”这句话写一件或几件事。例如,自己通过赞扬、鼓励、幽默等方式让一个好朋友、同学重新燃起奋斗的勇气或者重新感受到父母的爱等等,对方因此对自己说“你可真会说”,表现同学之间的情谊。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在朋友、师生、父母孩子、陌生人之间。或者是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却想方设法的用语言来掩饰、狡辩,对方说了“你可真会说”这句话,由此自己感到羞愧,醒悟过来,表现知错能改等主题。文章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通过几件关于说话的事情来表现语言的魅力和作用。
(2)“倾听”指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的意思是倾听最基本的内涵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有别的内涵。结合导语“有的人自己说得多,却不愿听人说,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可知,倾听表明了一种尊重的态度;结合导语“有的人说得少,却善于倾听,会意处的一个微笑,让说话人满心欢喜”可知,倾听能够为别人带来快乐、欢喜,能够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除此以外,倾听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倾听能够让人进一步了解朋友、父母、周围的人与事,能够让自己增长见识、丰富内涵,能够缓解他人的痛苦,能够增加他人的喜悦等等。倾听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和效果,要写出这些效果的内容。文章主题是告诉人们要去倾听,要学会倾听。倾听的可以是人的语言,也可以是大自然的语言,鸟语花香,风雨雷电,都各有语言,倾听的对象还可以是历史、是桌子、是椅子等等,表达对自然、对历史、对各种工具的尊重和爱护等。
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就是要写人记事,在具体的事件中写出倾听的好处,例如,我去倾听朋友的心声,一方面,我让朋友能尽力倾吐,获得了倾诉的安慰,另一方面,我通过倾听朋友的心声,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也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议论文则要表明观点,论证观点。“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是一句未说完的话,在表达观点时,要把其补充完整,可以确立观点,例如,倾听,是尊重和爱;我们要学会倾听等等。从倾听的好处角度,确立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比如可以写唐太宗善于倾听,从而开创大唐盛世;项羽不听取范增的意见,从而坐失良机,导致失败等。
立意:
1.妈妈你可真会说,总能鼓励我前行。
2.善于倾听,完善自我。
3.倾听是尊重,沟通你我他。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单元,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语言表达题,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