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含解析)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有,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该场景所在区域,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黑土地 黄土地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完成1—2题。
1.(2022河北秦皇岛青龙期中)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
B.多位于中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区
C.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D.东北平原—黄土地,华北平原—黑土地
2.(2022河北秦皇岛青龙期中)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有( )
A.①地区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B.②地区河流结冰期长
C.③地区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
D.各地均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
知识点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1河北唐山丰南大新庄中学段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
A.吐鲁番葡萄园采摘葡萄 B.烟台收获苹果
C.牧民在剪羊毛 D.藏族人民为青稞脱粒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4—5题。
4.(2022安徽合肥庐江期中)我国北方地区各地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2022安徽合肥庐江期中)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能力提升全练
【新情境·生活情境】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饼子像锅盖”,是关中(陕西)人的传统美食。读图完成6—7题。
6.(2022安徽淮南东部期中,9,★☆☆)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7.(2022安徽淮南东部期中,10,★★☆)该场景所在区域( )
A.是我国著名的天然林区
B.特有畜种是牦牛
C.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耕地多为水田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图完成8—9题。
8.(2021山东济宁任城一模,12,★★☆)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9.(2021山东济宁任城一模,13,★★☆)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合下面两图,完成10—12题。
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10.(2021山东枣庄中考,1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B.东线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
C.中线调水基本可以实现自流
D.中线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
11.(2021山东枣庄中考,12,★★☆)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
A.含沙量大 B.是地上河
C.水污染严重 D.有凌汛
12.(2021山东枣庄中考,13,★★☆)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13.(2022四川遂宁中考,12,★★★)图1为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图2为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 图1中山脉A是 ,该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你列举两例。
(2) 结合图2,请你简要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3) 北方地区是我国苹果主产地,甲地所产苹果的口感比乙地的更甜,请你分析其原因。
(4) 结合图1,请你描述北方地区的大致区域范围。
素养探究全练
14.【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下图为北方地区示意图、西安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4)题。
(1)北方地区地处五带中的 带;位于 一线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北面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 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3) 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节选)。
(4)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是黑土地,华北平原是黄土地。
2.B 读图可知,①是黄土高原,②是东北平原,③是华北平原。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②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③是华北平原,水土流失带走大量表层土壤的是黄土高原。北方地区适合种植落叶阔叶林。
3.B A图所示的是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景观,B图所示的是北方地区的景观,C图所示的是西北地区牧区的景观,D图所示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
4.A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北方地区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
5.C 读图可知,①地为“中温带”,②地为“暖温带”;①地位于东北地区,种“春小麦”,②地位于华北地区,种“冬小麦”;①地位于东北地区,是“黑土地”,②地位于华北地区,是“黄土地”;①地位于东北地区,有湿润区,也有半湿润区,②地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能力提升全练
6.D 图中的场景反映的是烙大饼,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大饼主要原料是面粉。
7.C 图中的剪纸反映的是烙大饼,是北方人的传统美食。大饼主要原料是面粉,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东南林区和西南林区;牦牛分布在青藏地区;水田是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
8—9.B A 根据图中所示的地理信息可知,本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可以判断影响因素是纬度,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根据乙→丙,结合图中山脉的图例,乙为华北平原,丙为黄土高原,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10—12.D B C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都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西线是为了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东线调水过程中,因为黄河是地上河,所以需要开凿河底隧洞。兴修水库,在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13.(1)大兴安岭 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大致分界线;②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大致分界线;③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体一致;④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北部分界线;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分界线;⑥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⑦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⑧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大致分界线;⑨以种植业为主区域和以畜牧业为主区域的大致分界线。(任选两例即可)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3)甲地位于黄土高原,比乙地光照更充足,昼夜温差更大,更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4)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解析 (1)图1中山脉A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受流水侵蚀作用,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3)北方地区是我国苹果主产地,甲地黄土高原所产苹果的口感比乙地(山东半岛)的更甜,其原因是: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相比乙地距海较遥远,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4)北方地区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
素养探究全练
14.(1)北温 秦岭—淮河 黄
(2)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西部为黄土高原,东部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3)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便于耕作;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等。
(4)春 降水少,升温快(迅速)
解析 (1)读图可知,北方地区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北面大致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东临渤海和黄海。(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阔;西部为黄土高原,东部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3)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便于耕作;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种植业发展;有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等。(4)北方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时雨带尚未进入北方地区,降水少,此时升温快,蒸发量较大,故旱灾严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秀复习练习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乳都核心区”地处,甲区域存在的问题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