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71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71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5710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5月联考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文明载体与硅酸盐材料有关的是
A.带牙座的水晶球
B.御窑盘碟
C.滁州剪纸
D.朱雀青铜顶饰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A不符合题意;
B.御窑盘碟为陶瓷制品,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符合题意;
C.剪纸纸张,一般为植物纤维制品,C不符合题意;
D.青铜为金属制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烧石成灰”一致的是
A. 乙醇燃烧 B. 酸碱中和
C. 铝热反应 D. 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燃烧为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为放热的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铝热反应为铝单质和氧化铁的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反应吸收热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在做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
A. 热烫 B. 护目镜
C. 洗手 D. 排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需要防止热烫、防止溅出伤眼,实验后需要洗手,不需排风,故选D。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活动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生产活动
解释
A
化学电池用作电源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工厂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很难电离出,与铁不反应
C
果农在来成熟水果的包装袋中充入乙烯
乙烯可用于催熟果实
D
玻璃厂工人用氢氟酸溶蚀玻璃生产磨砂玻璃
氢氟酸具有弱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电池用作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常温下浓硫酸使得铁发生钝化,阻碍了反应的进行,故B错误;
C.乙烯可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用于催熟果实,故C正确;
D.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从而可以腐蚀玻璃,利用了HF的这个特性而不是起弱酸性,故D错误;
故选C。
5. 一定条件下甲烷可转化为甲醇:。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的球棍模型: B. 的结构式:
C. 的电子式: D. 甲醇的某一种同系物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即甲烷的球棍模型为 ,故A正确;
B.甲醇属于醇,官能团为羟基,其结构式为 ,故B正确;
C.H2O的结构式为H-O-H,其电子式为 ,故C正确;
D.甲醇中不存在碳氧双键,故D错误;
故选D。
6. 下列选项中,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应的是
选项
甲
乙
A
丙烯在空气中燃烧
乙酸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B
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C
淀粉→麦芽糖
蛋白质→氨基酸
D
油脂的皂化反应
石油裂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丙烯和氧气的氧化反应;乙酸和钠反应生成氢气和乙酸钠,为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卤代烃,取代反应;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为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
C.淀粉→麦芽糖、蛋白质→氨基酸均为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油脂的皂化反应为酯的碱性水解生成羧酸盐和水;石油裂化得到不饱和烃类不是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mol单质S在足量中充分反应,失去个电子
B. 工业上,28g和4mol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分子数为
C. 1L的的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 1mol蔗糖完全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分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硫,则2mol单质S在足量中充分反应,失去个电子,故A正确;
B.工业上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进行不完全,故28g和4mol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分子数小于,故B错误;
C.1L的的水溶液中含有0.5mol乙醇,乙醇中含氢原子数目为,水中也含有氢原子,故总的原子数大于,故C错误;
D.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1mol蔗糖完全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分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离子(或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达相应反应变化的是
选项
反应变化
离子(或化学)方程式
A
用食醋除水垢()
B
将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有白色沉淀生成
D
用稀硝酸鉴别铜合金制的假金币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为弱酸不能拆,反应为,故A错误;
B.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B错误;
C.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沉淀,,故C错误;
D.金和稀硝酸不反应,铜和稀硝酸生成硝酸铜和NO,,故D正确;
故选D。
9.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主要用于树脂及涂料的改性,其合成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B. CH2OHCH2OH与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可使溴水褪色
D. 合成方法中涉及的3种有机物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方法涉 及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A项正确;
B.CH2OHCH2OH与水的混合物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
C.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含碳碳双键,C项正确;
D.3种有机物均存在同分异构现象,D项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收集气体
比较金属X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检验
制备乙酸乙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法,图中是向下排空气法,A错误;
B.金属性比锌强的,锌电极附近会产生气泡,金属性比锌弱的,X电极附近会产生气泡,所以可以根据该原电池比较出X与锌的金属活泼性,B正确;
C.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
D.导管不能伸到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下面,D错误;
故选B。
11. 2022年我国的火力发电量占比降至69.77%,但发电燃料“接近90%使用的是煤炭”。如图是燃煤电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向煤中加入CaO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 可用生锈铁屑处理烟囱排放废气中的CO
C. 将脱硫后的气体通入溶液,可粗略判断烟气脱硫效率的高低
D. 用石灰石浆液吸收64g理论上生成22g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煤中加入CaO,氧化钙能和硫的氧化物反应而固定硫,可减少酸雨的形,故A正确;
B.生锈铁屑中氧化铁能和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能处理烟囱排放废气中的CO,故B正确;
C.二氧化硫能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使得溶液褪色,故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可粗略判断烟气脱硫效率的高低,故C正确;
D.石灰石浆液和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则64g(1mol)理论上生成44g(1mol),故D错误;
故选D。
12. 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含非极性共价键
B. 该分解过程是
C. 过程②释放能量,过程③吸收能量
D. NO分解生成5.6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NO含氮氧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O分解生成N2和O2,化学方程式为2NON2+O2,故B正确;
C.过程②是断裂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过程③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释放能量,故C错误;
D.5.6L(标准状况)为0.25mol,依据方程式:2NON2+O2,生成1mol氮气转移4mol电子,则生成5.6LN2转移电子数为,故D错误;
故选B。
13. 紫外光照射时,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将和转化为和,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1,以为催化剂,可以将和直接转化成乙酸,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1知,在0~15h内,的产量从大到小的顺序:Ⅱ>Ⅲ>Ⅰ
B. 由图1知,在25~35h内,的平均生成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Ⅲ>Ⅱ>Ⅰ
C. 由图2知,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
D. 由图2知,乙酸的生成最佳温度范围:400℃以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1知,在0~15h内,Ⅱ中甲烷产量最大,则CH4的平均生成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Ⅱ>Ⅲ>Ⅰ,故A正确;
B.由图1知,在25~35h内,Ⅲ中甲烷产量最大,则CH4的平均生成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Ⅲ>Ⅱ>Ⅰ,故B正确;
C.由图2知,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之前和之后催化效率均降低,故C正确;
D.由图2知,乙酸的生成速率在300℃后逐渐增大,但是催化剂逐渐失去活性催化效率降低,故乙酸的生成最佳温度在250℃左右,此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乙酸的生成速率也较快,故D错误;
故选D。
14. 由制铝工业废渣(主要含Fe、Ca、Si、Al等的氧化物)制取聚合硫酸铁铝净水剂的流程如下:(硅的氧化物与硫酸不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控制适当反应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取率
B. 浸取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和
C. 滤渣的成分为和
D. 聚合硫酸铁铝溶于水产生胶体吸附杂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铝工业废渣中铁的氧化物可能是氧化亚铁、氧化铁、钙的氧化物氧化钙、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铝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铝,加入硫酸和双氧水后,二氧化硅不反应存在与滤渣,氧化亚铁反应生成二价铁又被双氧水氧化生成三价铁,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存在与滤渣里;
【详解】A.搅拌或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有利于提高铁、铝浸出率,故A正确;
B.浸取后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和还有H+,故B不正确;
C.滤渣中根据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故存在与滤渣,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故存在于滤渣,故C正确;
D.根据题目信息聚合硫酸铁铝溶于水产生胶体吸附杂质,可以达到净水目,故D正确;
故选答案B;
【点睛】此题考查简单物质的制备,根据不需要物质的特点进行除杂;注意除杂过程中所加试剂需过量已确保杂质除尽。
15. 新一代电池体系是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前沿。锂硒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极I为该电池负极,放电时被还原
B. 电极材料Se可由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反应制得,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锂硒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电极I经电解质溶液通过LAGP隔膜流向电极II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极I上Li失电子,为该电池的负极,被氧化,则电极Ⅱ为正极,以此解题。
【详解】A.电极I上Li失电子,为该电池的负极,被氧化,故A错误;
B.电极材料Se可由SO2通入亚硒酸(H2SeO3)溶液中反应制得,H2SeO3中Se得电子,作氧化剂,二氧化硫作还原剂,H2SeO3中Se为+4价,反应为:H2SeO3+2SO2+H2O=Se+2H2SO4,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
C.锂硒电池放电时Se失电子,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xSe+2e-=Li2Sex,故C正确;
D.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不能进入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菠菜是常见食品,可以补充入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菠菜中铁元素的价态和含量,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过程中必须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灼烧的灰烬中含有铁的氧化物,硫酸酸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_______;另取滤液检验,滤液能使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滤液中存在具有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粒子。
(4)为进一步探究和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该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记录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向溶液中添加新制氯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①______
向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
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②_______
具有氧化性
(5)分光光度法测量铁元素含量的流程示意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溶液颜色越深,光的透过能力越差,即透光率越小。若不加,测出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测得10mL滤液中,该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mg/100g。
【答案】(1)D (2)将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溶液
(3) ①. 铁离子 ②. 还原性
(4) ①.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②.
(5) ①. ②. 偏小 ③. 2.688
【解析】
【分析】菠菜洗净、烘干、灼烧的灰烬加入稀硫酸酸浸得到含有铁元素的滤液,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铁离子;
【小问1详解】
灼烧过程需要使用坩埚,故选D;
【小问2详解】
灼烧的灰烬中含有铁的氧化物,硫酸酸浸的目的是将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溶液;
【小问3详解】
铁离子和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为红色,故滴入几滴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滤液中含有铁离子;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另取滤液检验,滤液能使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滤液中存在具有还原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得溶液褪色;
【小问4详解】
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由反应可知,亚铁离子还原性大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铁离子和铁发生生成亚铁离子,反应为;
【小问5详解】
①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便于测量铁元素含量,反应为;
②溶液颜色越深,光的透过能力越差,即透光率越小。若不加,部分亚铁离子没有转化为铁离子,使得铁离子浓度减小,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较浅,导致测出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偏小。
③测得10mL滤液中,则该10g菠菜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含量为2.688mg/100g。
17. 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阻燃剂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弱碱性)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
已知:溴单质的沸点为58.5℃。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
(2)“吹出塔”中利用了溴的 _______性。
(3)“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4)“蒸馏塔”中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填序号)。
A.40~50℃
B.70~80℃
C.100℃以上
(5)物质A 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6)探究“氧化”的适宜条件,测得不同条件下溶液中Br2的含量如图。
注:表示加入氯元素与海水中溴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①“氧化”的适宜条件为 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说明pH=7.5时溶液中Br2的含量较低的原因:_______。
【答案】(1)第四周期ⅦA族
(2)挥发 (3)Br2+SO2+2H2O=4H++2Br-+
(4)B (5)HCl
(6) ①. pH=1、=1.1 ②. Br2+2OH-=Br-+BrO-+H2O
【解析】
【分析】浓缩海水通入氯气生成溴单质,空气吹入吹出塔将溴单质吹出,通入含有二氧化硫和水的吸收塔,生成溴化氢,通入蒸馏塔中,再次通入氯气,得到液溴和氯化氢,氯化氢可以在氧化过程中使用。
【小问1详解】
溴元素是3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A族;
【小问2详解】
可利用空气将溴单质吹出,是因为溴单质易挥发;
【小问3详解】
吸收塔中溴单质与二氧化硫、水发生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4H++2Br-+;
【小问4详解】
溴单质的沸点是58.8℃,水的沸点是100℃,故温度应高于溴单质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答案选B;
【小问5详解】
物质A是溴化氢和氯气反应的产物,化学方程式为2HBr+Cl2=2HCl+Br2,因而物质A是HCl;
【小问6详解】
①“氧化“条件应该选择溶液中溴单质的含量高,因而pH=1,=1.1时,溶液中的溴单质的含量最高,条件最适宜;
②pH=7.5时,溶液呈碱性,而溴单质的水溶液呈现酸性,单质溴会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r2+2OH-=Br-+BrO-+H2O。
18.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为,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为_______(“放热”或“吸热”)反应。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起始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和,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①下列能够说明总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C.的比值保持不变 D.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②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是_______,容器内起始压强与平衡压强之比是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将与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定甲醇时空收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甲醇时空收率表示在1mol催化剂表面,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
①使用1mol活性镓镍催化剂时,若反应温度由169℃升高到210℃,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之比_______。
②温度高于210℃时,甲醇时空收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极是电池的_______(“正极”或“负极”),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答案】(1)放热 (2) ①. ABD ②. 50% ③. 4:3
(3) ①. 9:4 ②. 温度高于210℃时,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4) ①. 负极 ②. O2+4e-+4H+=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小问2详解】
①A.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量减小,所以摩尔质量是变量,因此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正反应体积减小,当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甲醇和水均为生成物,的比值始终是1:1的,所以二者比值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ABD。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二氧化碳是0.5mol,所以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是×100%=50%,生成氢气也是0.5mol,剩余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别是0.5mol、1.5mol,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容器内起始压强与平衡压强之比是。
【小问3详解】
①使用1mol活性镓镍催化剂时,若反应温度由169℃升高到210℃,根据图象可知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之比。
②由于温度高于210℃时,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因此甲醇时空收率降低的。
【小问4详解】
a极通入的是甲醇,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是电池的负极,b极通入氧气,是正极,由于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所以是酸性燃料电池,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19. 有机化合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获得A主要通过石油___________(填“蒸馏”、“干馏”或“裂解”);X和A互为同系物且相差一个碳原子,X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依据⑤⑥的转化原理,参照传统方法用糯米酿制米酒,收集相关数据见下表。
则酿制米酒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米酒的pH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裂解 ②.
(2) ①. 羟基 ②. 2HC3CH2OH+O22CH3CHO+2H2O
(3) ①.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②. 催化剂和吸水剂
(4) ①. 逐渐减小 ②. 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的过程中,产生的CO2溶于水会形成碳酸,少量乙醇会被氧化成乙酸(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有机化合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CH2=CH2,A和水反应生成B为乙醇,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乙醛,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乙酸,淀粉水解得到E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小问1详解】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X和A互为同系物且相差一个碳原子,X为丙烯,其聚合物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2详解】
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反应②为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化学方式为2HC3CH2OH+O22CH3CHO+2H2O。
【小问3详解】
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故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滁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是因为,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过渡态理论认为, 已知25℃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氧和硫元素是同族的两种主族元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反应,是潜艇中氧气来源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