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宣城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蜂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品,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多种酶、维生素、矿物质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蜂蜜用斐林试剂检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B. 蜂蜜中多种酶功能的差异直接取决于氨基酸种类
C. 蜂蜜中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环境中找到
D. 冲泡蜂蜜不宜用开水,宜用温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详解】A、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
B、蜂蜜中多种酶功能的差异直接取决于其空间结构,B错误;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蜂蜜中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环境中找到,C正确;
D、冲泡蜂蜜用开水会导致酶失活,D正确。
故选B。
2. 在临床上和生理实验中把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溶液称为等渗溶液。1.9%的尿素溶液为等渗溶液。现发现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悬浮于1.9%的尿素溶液,红细胞会肿胀破裂。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红细胞失去活性,溶液的水分进入红细胞
B. 红细胞的细胞呼吸为细胞吸水提供动力
C. 尿素分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从而吸水
D. 红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水,使细胞中水分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时,细胞会失水;在外界溶液浓度较小时,细胞会吸水。
【详解】A、细胞失去活性时,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不会发生肿胀破裂,A错误;
B、水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尿素分子属于小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1.9%的尿素溶液为等渗溶液。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悬浮于1.9%的尿素溶液,由于尿素分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从而吸水,导致红细胞会肿胀破裂,C正确;
D、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会通过细胞呼吸产生水,D错误。
故选C。
3. 线粒体呈线状或粒状,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我国学者发现,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膨胀和环状两种状态,膨胀线粒体通过自噬体—溶酶体途径被选择性降解;环状线粒体能抵抗自噬体—溶酶体途径,化学药物处理后,虽然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转至适宜条件下能恢复常态。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图示自噬体包含4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溶酶体
B. 饥饿条件下,线粒体自噬可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C. 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反映了线粒体的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环状线粒体可在适宜条件下恢复常态,且化学药物不影响其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机能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多。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其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
【详解】A、B、图示自噬体包含2层内质网膜及线粒体,共4层生物膜,饥饿条件下,图示自噬体将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体—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能提供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A、B正确;
C、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膨胀和环状两种状态,膨胀状态的线粒体失去功能被降解,而环状线粒体不被降解,转至适宜条件下能恢复常态,由此推测,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反映了线粒体的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环状线粒体经化学药物处理后,不能供能,说明化学药物会影响其功能,D错误。
故选D。
4.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可以为荧光素提供活化能,使其活化与氧发生化学反应
B. 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时,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细胞中储存大量ATP为生命活动供能
D. 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详解】A、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不能为荧光素提供活化能,A错误;
B、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时,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从而达到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B正确;
C、ATP在细胞中的含量较少,C错误;
D、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错误。
故选B。
5.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①取自动物睾丸
B. 细胞②④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上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②⑤
D. 细胞④经分裂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都为ab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①细胞为精原细胞;②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图;③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在细胞中央,为有丝分裂中期图;⑥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A、②细胞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且表现为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因此,细胞①为精原细胞,取自动物的睾丸,A正确;
B、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⑤⑥,C错误;
D、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细胞④中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为a和b,因此该细胞经分裂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都为ab,D正确。
故选C。
6. 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假说
B. 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C.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D. 孟德尔预测测交实验结果属于“演绎”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所作的假设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没有提出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
B、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实验现象,属于观察现象阶段,B正确;
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是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正确;
D、预测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的结果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
故选A。
7. 甲图表示基因型为BbRr的水稻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乙图表示该水稻DNA中的一个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位基因B、b可分别存在于乙图DNA的两条链中
B. 因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该水稻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C. 乙图中A-T碱基对的缺失,不一定会产生基因突变
D. 若甲图中右侧的染色体部分断裂并连接到左侧的染色体上,该变异称为易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换而发生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基因是双链结构,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一个DNA分子上不存在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A错误;
B、若该水稻染色体互换使上述非等位基因重组,就能产生两种(Rb、rB)重组型配子,B错误;
C、乙图中A-T碱基对的缺失若发生在非基因片段,则不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
D、甲图中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若其右侧的染色体部分断裂并连接到左侧的染色体上,该变异称为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8. 夹竹桃植物体内分泌一种生物碱,该生物碱不是夹竹桃生长所必需的初级代谢物,大多数昆虫食用该生物碱会被毒杀,某些灯蛾幼虫体内产生分解该生物碱的酶使灯蛾具有抗毒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从夹竹桃分泌有毒生物碱的影响结果看,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
B. 若夹竹桃的毒性越来越强,会使灯蛾的抗毒性越来越弱
C. 由于存在该种灯蛾对夹竹桃的捕食,客观上促进了夹竹桃种群的发展
D. 夹竹桃与灯蛾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或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实现的。
【详解】A、夹竹桃的生物碱可以杀死大多数昆虫,但对某些灯蛾幼虫不能发挥作用,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A正确;
B、夹竹桃的毒性越来越强,将会淘汰没有抗性或抗性较低的灯蛾,会使灯蛾的抗毒性越来越强,B错误;
C、由于存在该种灯蛾对夹竹桃的捕食,淘汰了对灯蛾抵抗力弱的个体,客观上促进了夹竹桃种群的发展,C正确;
D、夹竹桃与灯蛾经历了漫长的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正确。
故选B。
9.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血浆蛋白微量进入组织液就会引起组织水肿
C. 抗体与HIV病毒的结合主要在血浆中进行
D.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都是负反馈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血浆蛋白微量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变化较小,组织液渗透压大小几乎与血浆相近,故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抗体与HIV病毒的结合主要在血浆中进行,C正确;
D、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存在正反馈调节,如排尿等,D错误。
故选C。
10.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病菌侵入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和监视功能
B. 该病菌二次侵入时人体内不会发生图示过程
C. 物质I提供的信号导致细胞C不断增殖分化
D. 病毒侵入体内也会发生图示过程的免疫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细胞D为浆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
【详解】A、图示过程是清除外来病菌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A错误;
B、图示为病菌侵入人体内的初次免疫过程,该病菌二次侵入时人体内仍会发生图示过程,同时病菌还会直接刺激记忆细胞,B错误;
C、物质I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会促进细胞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但细胞C不会不断增殖分化,且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两个信号分别为: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C错误;
D、病毒通过体液运输进入靶细胞内,图示细胞D为浆细胞,分泌的物质为抗体,因此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病毒侵入体内也会发生图示过程的免疫作用,D正确。
故选D。
1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使用浸泡法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杨树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在进行了预实验后又进行了正式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萘乙酸(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效果要比IAA稳定
B. 一年生杨树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其生根效果要好于两年生枝条
C. 需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浸泡在药液中来观察其生根状况
D. 预实验需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正式实验则不需要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实验的基本操作,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萘乙酸(MAA)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其效果要比IAA稳定,A正确;一年生枝条分化程度更低,作为扦插材料,其生根效果要好于两年生枝条,B正确;浸泡法是将枝条放在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至一天后移出,然后将枝条置于清水中扦插生根,C错误;预实验需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以确定某一浓度是促进还是抑制生根,正式实验是在已经初步确定较为适宜的浓度后进一步探究其最适浓度,因而不需要再设置对照组,D正确。
【点睛】准确解答此类教材基础实验题目,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不仅要注意对教材所涉及实验技术的掌握,还要注意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
12.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其物种组成、性别比例等
B.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共同点是都趋向于形成新群落
C. 裸岩上发生的初生演替实质就是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
D. 用来调查种群密度的样方法也可以用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群落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错误;
B、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B错误;
C、裸岩上发生的初生演替是自然演替,而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样方法可用来调查种群密度,也可以用来调查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从生态学角度看,发展生态旅游是热带雨林直接价值的体现
C.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会下降
D. 易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
B、发展生态旅游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旅游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C正确;
D、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关于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实现良种牛快速繁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 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需要在体外进行
C. 若需雌牛,可以从囊胚分离细胞鉴定性别
D. 代孕牛应注射免疫抑制剂,避免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详解】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所用激素相同,但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要用促性腺激素,受体母牛则不需要,A错误;
B、胚胎移植的胚胎可以是在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因此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不一定需要在体外进行,B错误;
C、进行性别鉴定时选取的细胞是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C正确;
D、受体子宫一般不会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因此不需要给代孕牛注射免疫抑制剂,D错误。
故选C。
15. 三叶青为蔓生的藤本植物,以毛状根入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过度的采挖,目前我国野生三叶青已十分珍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下图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叶片、花瓣及花粉粒作为外植体都能得到A、B、C三种结果
B. 培养基、外植体和所有器械都要灭菌,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
C. 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的用量不同造成的
D. 外植体需要培养至C阶段获得大量毛状根,用于提取药用成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详解】A、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用叶片、花瓣及花粉粒作为外植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都能得到A、B、C三种结果,A正确;
B、对外植体进行的是消毒,而不是灭菌,B错误;
C、图中A、B、C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培养基中不同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用量不同造成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高,有利于生芽;比值低,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适当,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C正确;
D、三叶青为蔓生的藤本植物,以毛状根入药,因此外植体需要培养至C阶段获得大量毛状根,用于提取药用成分,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6.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纱布,是为了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B.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因大量积累酒精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C. 储藏水果和蔬菜要降低温度和氧气含量,是为了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
D. 农作物栽培时及时松土透气,有利于农作物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答案】CD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纱布,是为了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A错误;
B、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因大量积累乳酸而使肌肉酸胀乏力,B错误;
C、 储藏水果和蔬菜要降低温度和氧气含量,可以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损耗,C正确;
D、农作物栽培时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大量能量,有利于农作物根对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CD。
17. 科学家们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在进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由实验现象推测: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为研究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某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组实验除选用的酶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B. 甲组实验最终检测到S型细菌和R型细菌
C. 本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D. 甲组实验最终检测到的S型细菌与最初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差异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因变量为细菌的类型,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其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等量且适宜。
【详解】A、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因变量为培养基中菌落的类型,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A正确;
BD、甲组实验加入的蛋白酶不会破坏S型菌的DNA,可以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最终可检测到S型细菌和R型细菌,但最终检测到的S型细菌与最初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差异,BD正确;
C、本实验过程中加入相关酶特异性除去了一种物质,采用了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C正确。
故选ABD。
18. 图1为用电流表测量突触两侧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变化示意图,图2、图3是同学们画出的测量中可能出现的电位变化曲线。实验中的刺激均为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c点刺激神经纤维,测得电位变化如图2
B. 若在d点刺激神经纤维,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
C. 曲线电位峰值可表示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大小
D.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指针表示静息电位的大小
【答案】ABC
【解析】
【分析】①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②神经细胞内的K+ 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造成K+ 外流,使得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导致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A、若在c点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先传到电流表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处膜外为正电位,左右电极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会向左偏转;当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处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左右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向右偏转;当兴奋离开右电极时,右电极处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此时左右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不会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恢复原状。综上分析可知:若在c点刺激神经纤维,测得电位变化如图2,A正确;
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若在d点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能传到电流表的右电极,但不能传到电流表的左电极,因此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B正确;
C、该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曲线电位峰值可表示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大小,C正确;
D、电流表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外,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均为正电位,电流表的左右两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不能表示静息电位的大小,D错误。
故选ABC。
19.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有内含子的基因A可以在肝脏中表达出特定蛋白A。现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蛋白A,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可以从肝脏中提取人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A
B. 也可以从人类基因组文库中获得基因A,再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
C. 若要以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可以用噬菌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D. 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以用蛋白A的抗体作为检测物质
【答案】AD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蛋白A,蛋白A只在肝脏中表达,所以可以从肝脏中提取人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A,A正确;
B、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内含子和外显子都会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但内含子转录来的RNA被切除,之后以切除后的RNA为模板,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不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直接转录产生相应的RNA,之后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B错误;
C、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噬菌体的宿主是大肠杆菌,而不是家蚕,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家蚕是动物,因此选用昆虫病毒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不选用噬菌体作为载体,C错误;
D、抗原抗体可以特异性的结合,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以用蛋白A的抗体作为检测物质 ,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
20. 盐胁迫是指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盐胁迫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某科研小组以大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由图3可知,在盐胁迫第3~9天,耐盐型大豆的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将减弱,该过程产生场所是________,该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提供。
(3)综合图1和图3分析,在盐胁迫的第3~9天,盐敏型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在盐胁迫的第15天,盐敏型大豆和耐盐型大豆的总光合速率是否相等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确定”)
【答案】(1)是否进行盐胁迫和大豆的品种
(2) ①. 暗反应 ②. 叶绿体基质 ③. ATP和NADPH
(3)暗反应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其固定CO2的能力减弱(或固定后不能有效还原即光反应速率减慢而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
(4)不确定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的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内部因素有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
【小问1详解】
由图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盐胁迫和大豆的品种,即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的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小问2详解】
由图3可知,在盐胁迫第3~9天,耐盐型大豆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因而可推测其暗反应将减弱,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所需的能量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提供。
【小问3详解】
综合图1和图3分析,在盐胁迫的第3~9天,图示结果说明盐敏型大豆气孔导度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而可推测盐敏型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使其固定CO2的能力减弱导致的。
【小问4详解】
在盐胁迫的第15天,盐敏型大豆和耐盐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不清楚二者呼吸速率的大小,因而不能判断二者的总光合速率是否相等。
21. 血糖的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相关问题:
(1)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此时胰高血糖素的浓度__________。
(2)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功能,科学家发现这是由于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为验证此现象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老师认为该方案在操作步骤上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写出你的完善措施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某人在体检时检测出尿糖超标,医生讲仅凭尿糖还不能确定其患糖尿病,因为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 ②低血糖患者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答案】(1) ①. 肝糖原的分解 ②. 升高
(2) ①. 等量生理盐水 ②. 加试剂前先测定血液中胰高血糖的浓度 ③. 稍低
(3)①④
【解析】
【分析】消化道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去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为非糖物质。
【小问1详解】
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此时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
【小问2详解】
验证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自变量是胰岛素的有无,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比较实验前后胰高血糖浓度的变化,加试剂前先测定血液中胰高血糖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稍低的水平,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较多,便于比较处理前后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
【小问3详解】
除糖尿病外,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尿糖超标。
22. 沙漠蝗的数量变化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工作站密切检测沙漠蝗虫情动态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控草原虫害发挥积极作用。下图为沙漠蝗在常态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研究某种草原植物的生态位,除了要研究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外,通常还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__、植株高度等特征。草原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2)草原、耕种区域经常爆发蝗虫害,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_________较弱。由图可知,沙漠蝗数量受____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担心沙漠蝗可能由北方进入我国南方,实际上可能性不大,请据图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1) ①. 出现频率 ②. 种群密度 ③. 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
(2) ①. 自我调节能力 ②. 气温和降水 ③. 沙漠蝗在高温、降水较少时数量较多,而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不利于沙漠蝗数量的增加
【解析】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1详解】
研究生态位,除了要研究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外,通常还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由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小问2详解】
草原、耕种区域物种单一,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经常爆发蝗灾;从图中可以 看出气温和降水影响蝗虫数量变化,沙漠蝗在高温、降水较少时数量较多,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不利于沙漠蝗数量的增加,故沙漠蝗进入我国南方的可能性不大。
23.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甲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乙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丙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丁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突变紫红眼基因属于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2)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___________的F2昆虫进行__________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分析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研究人员漏记了杂交组合丁的F2实验数据,请你计算F2中卷翅红眼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1)隐性 (2) ①. 乙 ②. 性别 ③. 直翅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2:1:1
(3) ①. 卷翅是显性性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 2/5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由杂交组合乙: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F1为直翅红眼,说明红眼对紫红眼为显性性状,故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隐性突变;由杂交组合丙: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F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可知,卷翅对直翅为显性性状,且显性纯合的卷翅个体具有致死效应。
【小问1详解】
杂交组合乙表现为: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F1为直翅红眼,说明红眼对紫红眼为显性,即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隐性突变。
【小问2详解】
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否与性别有关,因此,还需要对杂交组合乙的F2昆虫进行性别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直翅红眼雌∶直翅红眼雄∶直翅紫红眼雄=2∶1∶1,即紫红眼个体均表现为雄性,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
由杂交组合丙: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F1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可知,卷翅对直翅为显性性状,且显性纯合的卷翅个体具有致死效应。杂交组合丁中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若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aBB,二者杂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比例为1∶1,则该群体自由交配的情况下,该群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1∶3,由于AA纯合致死,因此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为AaBB(卷翅突变体)∶aaBB(野生型)=2∶3,即F2中卷翅红眼所占比例为2/5.。
24. 请回答微生物的培养、分离、计数和鉴定等方面的问题: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无菌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
(2)为筛选优良的纤维素分解菌,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梯度稀释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其好处是________。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纤维素分解菌_________个。
(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答案】(1) ①. 防止杂菌污染 ②. 消毒和灭菌
(2) ①. 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②. 4.6×105(或460000)
(3) ①. 量与活性 ②. ①
【解析】
【分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纤维素分解菌分泌的纤维素酶会使纤维素分解,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
【小问1详解】
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灭菌是比消毒更强烈的无菌手段,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小问2详解】
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可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遗漏菌落。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纤维素分解菌46÷0.1×103=4.6×105个。
【小问3详解】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