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物理三轮复习课件:物理考试技巧及解题策略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三轮复习课件:物理考试技巧及解题策略,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思路,b能量守恒法,c图解法,综合运用,常见的问题,计算题答题技巧,解题规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应试时把握四个原则
1.克服胆怯心理,坚定必胜的信念,以一颗平常心态对待考试,千万不要期望“超常发挥”,也不要担心“发挥失常”,高考除了独具选拔的作用外,考试本身和平常训练没有多大区别2.考试中遇“熟”不喜,字斟句酌,认真细致地进行受力分析,情景分析,准确地领会题意 。3.考试中遇“生”不怵,剥去“陌生”外衣,还题目本来面目,抽象出物理情景,重现相关知识及对应模块,联想类似题型,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准确地把握解题时间,易题向“细,准”要成绩,难题向“突破”要成绩,哪怕是其中一步,要知道大家面对的试题难度是一样的。
1.审题必须过关,切忌定势思维。
审题是以阅读题目为基础,不能就字读字,应边读边想,对一些关键性词、句特别引起注意。
(2) 注意审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任何物理问题,都是特定物理条件和范围内根据物理现象的变化具体拟定的,一部分题目条件可直接给出,也有一部分条件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明显条件的背后,如果不找出和利用这些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错误甚至无法求解。
(1)注意审明题目中关键性字句,并认真思考、斟酌。
二、解题方法、技巧、策略
挖掘隐含条件是指将解题条件隐含一定的物理情境中,通常隐含条件的方式有:① 物理概念中隐含.如交流电的有效值,意味着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电阻上与直流电产生相同热量.② 物理模型中隐含.如质点、点电荷(对象模型)意味着不计形状和大小;通讯卫星(对象模型)意味着卫星的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同步;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模型)意味着不计空气阻力等等.③ 物理现象、状态中隐含.如受力平衡状态意味着合力为零;“缓慢移动”意味着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轨运行的宇航员意味着完全失重状态等等.
④ 关键词语中隐含.如表现极值条件的用语“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⑤ 图形、图象中隐含.实物图、示意图中的几何关系可以作为量化信息利用;物理图像中隐含的条件一般与数学知识有关,如v-t图象隐含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面积”表示位移;U-I图象隐含导体的电阻、电动势和内电阻等.⑥ 物理常识中隐含.在一些近似估算中,考生需根据常识自己给出条件,如成年人的质量为60-100 kg,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 m/s,月球的自转周期为27天等.
(3)注意审清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
有很多物理问题都涉及临界状态,由于临界状态是“问题”引发和突变的关键所在,在物理问题中又带有隐蔽性,稍不留心就导致错解。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特别要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点。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这会迎刃而解了。
(4) 审题时注意画好示意图(情景图、受力图),形成正确情景,是审题的关键。 任何一个题目它都是反映和描述几个物理状态或几个物理过程,每个状态,每个过程总都能用草图的形式画出整体或部分物理过程,找出每个物理过程的特征,与我们常见的特征过程相对应从而运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在画出草图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过程与过程间联系的转换量,任何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都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当然构想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要靠平时进行一定的训练)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物理头脑,少数人就是很难在头脑中想象出复杂的物理情景,另外少数人就是在分析问题时,总是漏掉某个过程,或某个隐含情景(状态)未分析出,这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
(1) 选取研究对象 不论是力学问题、热学问题、电学问题或其它问题,都有一个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问题,研究对象或是某一个物体,或是某一个物体系。有的问题始终都是同一研究对象,而有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应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2)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为了解决它,常常需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例如质点、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光滑平面、不可伸长的细绳、不计质量的轻弹簧等等都是理想模型,对一个具体物理问题,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首先考虑就是建立怎样的物理模型。
(3)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分析 状态是某个时刻相对应的,过程则是与某一时段相对应的,任何一个物理过程,都有始末两个状态,分析物理问题,很重要的就是分析相应的物理过程及其中的某几个状态,并用状态参量来描述。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简单的可能只讨论某一确定状态下的各参量间关系,例如讨论稳恒电流电路中某一特定状态下的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关系等。复杂些的问题则要发生某些物理变化,分析这个变化过程始终遵守某个物理规律的简单过程还是分为若干阶段,不同阶段遵守不同物理规律的复杂过程。对每个具体过程,都至少要分析始、末状态,还要注意相邻物理过程等等,如果,这些都分析清楚,一般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4)解题规律的选择 在对物理状态、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再选择适用的物理规律。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它可能遵守几个不同的物理规律,例如一个关于运动和力的问题,可以通过受力分析,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公式去求解,也可以从功与能量的关系去讨论,还可以从动量和动量变化的观点去解决。因此,同一个问题就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解决问题,但难易程度却不尽相同,从中选择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常用的几种思维方法
a) 整体法与隔离法(对象、过程)
d) 假设法e) 极限法与极值法f ) 微过程分析法g) 慢镜头法h) 估算法I ) 情景转换法j ) 等效法k) 对称法
(4)碰撞问题(5)连接体问题(绳连接与弹簧连接)(6)皮带传动问题(7)追赶和相对运动问题(8)平衡问题(9)临界问题(10)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问题(11)实验(12)有关信息题(与生活实际,高科技相联系的问题)
(2)从动量的角度解题 FΔt=ΔP 动量守恒(3)从能量角度解题 FΔs=Δek 能量守恒
(1)从力的角度解题 F=ma →S、V、t
三、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14. 关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可知,当r趋近于零时,其电场强度趋近于无限大B.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场C. 由安培力公式F=BIL可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D. 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洛伦磁力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2013·高考安徽卷)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F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FT=m(gsin θ+acs θ) FN=m(gcs θ-asin θ)B.FT=m(gcs θ+asin θ) FN=m(gsin θ-acs θ)C.FT=m(acs θ-gsin θ) FN=m(gcs θ+asin θ)D.FT=m(asin θ-gcs θ) FN=m(gsin θ+acs θ)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16. 汽车以恒定功率P 、初速度 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的 图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15.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 v2= .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 B. C. D.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20. 如图所示,套在绳索上的小圆环 P 下面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 Q 并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现释放圆环P,让其沿与水平面成 θ 角的绳索无摩擦的下滑,在圆环 P 下滑过程中绳索处于绷紧状态(可认为是一直线),若圆环和物体下滑时不振动,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的加速度一定小于 gsinθ B. 悬线所受拉力为 Gsinθ C. 悬线所受拉力为Gcsθ D. 悬线一定与绳索垂直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6.如图所示,A、B、C为三个柱状物体,A的质量为4m,半径为2R,B、C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A表面光滑,B、C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B、C圆心之间的距离为3R,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2mg B.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 mg C.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2mg D.c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 mg
5.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相连接。滑块A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5m的滑块B相连接,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用手托着滑块B,使细线伸直但没有张力,弹簧的压缩量为l,然后释放滑块B,当弹簧伸长量为l时,滑块A、B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四、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物理问题就是考察你对概念掌握得是否很准确,对物理的过程分析得是否很清楚。即解题的思路是否很清晰。在实际中要求同学们按以下程序解题:
Ⅰ、在审题与分析物理过程时,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画出情景草图(画出始末状态,标已、未知量,找隐含、临界条件)
Ⅱ、认真进行受力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画受力图、电路图、光路图)
Ⅲ、解题要按以下程序:
★ 有时要多次选取过程列方程,都必须交代,注意一个过程对应一个方程。
★ 注意符号运用要规范,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解××方程,得××结果(检验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若是负号要加以说明)
对于××物体,在××过程(交代对象、交代研究过程)由××规律,列××方程(必须是原理方程)
Ⅳ、做到“四要四不要”:
⑴ 要列有效式而不是公式,﹙结合题意列有效式﹚⑵ 要原始式,而不是变形式⑶ 方程要完备,不要一开始就代数字运算⑷ 要原始方程联立求解,不要用联等式
按以上思路顺序和规范解题,能有效的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得分率
六、常见物理易错易混问题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在计算某星球上的平抛、落体等问题时,很容易出现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当做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处理情况;(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时合外力漏掉重力;(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l),求得物理量不带单位(对字母表示的结果做完后可用单位制检验其是否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解题技巧与增分策略 三、计算题解题规范 (含解析),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F=BIL,样题示例,规范体验,易知tAt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解题技巧与增分策略 二、图像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含解析),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的图像,图像的应用,答案见解析,数形结合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12气体实验定律的解题策略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三章,热学选修3-3,高考总复习·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