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东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考试题
高三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文物主要是由硅酸盐类材料构成的是
文物
河北省博物馆中的长信宫灯
西周玉鹿
明代象牙雕寿星
战国青瓷罐
选项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河北省博物馆中的长信宫灯为金属材料,A错误;
B.玉不属于硅酸盐材料,B错误;
C.象牙属于蛋白质,C错误;
D.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D正确;
故选D。
2.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
B. 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 液氧煤油发动机应用于我国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中,煤油由煤干馏得到
D. 核酸检测用于确定人体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木瓜可以释放出乙烯气体,将红柿催熟,乙烯分子式为,故A正确;
B.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故B错误;
C.煤油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煤干馏得到焦炭、苯等原料,故C错误;
D.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核酸检测可用于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故D正确;
故选:AD。
3. 黄芩素(M)能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木黄酮(N)可用作染料,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 M和N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化合物N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D. 化合物M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M、N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所以M、N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
B.M和N的分子式均为C15H10O5,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化合物N分子中含有羟基、醚键、碳碳双键和酮羰基四种官能团,故C错误;
D.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和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没有醇羟基和碳卤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 的名称是甲基苯酚 B. HClO的结构式:
C. 的结构示意图: D. 苯的空间填充模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A.的名称为邻甲基苯酚,A错误;
B.HClO的结构式:,B正确;
C.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
D.苯的空间填充模型:,D正确;
故选A。
5.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饱和
④盐卤(含)
⑤
⑥
A. ②③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偏铝酸盐在适当酸性环境可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故①正确;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②错误;
③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大量二氧化碳从而形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③正确;
④对氯化镁溶解进行蒸发结晶过程中,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同时生成易挥发氯化氢,最终氢氧化镁分解成氧化镁,无法得到无水氯化镁,故④错误;
⑤氨气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接触,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⑤正确;
⑥碳单质可将二氧化硅中的硅置换,得到粗硅,粗硅经过提纯最终得到高纯硅,故⑥正确;
综上,A、B、C三个选项错误,故答案选D。
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71 gCl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2、HClO和ClO-三种微粒总数为NA
B. 12 g金刚石(C)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C. 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 mol·L-1NH4Cl溶液含NH均为0.5NA
D.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时,溶液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4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71 g Cl2物质的量为1 mol,溶于足量水,Cl2+H2OHCl+HClO,反应的氯气和未反应的氯气共1 mol,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HClO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守恒,则生成的HClO与未反应的氯气微粒总数为NA,又因HClOH++ClO-,根据物料守恒,电离生成的ClO-、未电离的HClO和未反应的氯气微粒总数等于NA,故A正确;
B.在金刚石中,1 mol C形成4 mol C-C键,而1个C-C键有2个C原子,可知C原子和C-C键的比例为1∶2,则12 g金刚石中含有2 mol C-C键,其数目为2NA,故B错误;
C.一定温度下,1 L 0.5 mol·L-1 NH4Cl溶液,n(NH4Cl)=0.5 mol·L-1×1 L=0.5 mol,2 L 0.25 mol·L-1 NH4Cl溶液,n(NH4Cl)=0.25 mol·L-1×2 L=0.5 mol,两溶液中铵根水解程度不同,因此两溶液中含NH均不为0.5NA,故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故当正极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即0.1 mol氧气时,转移0.4NA电子,电子不能在溶液中转移,电子在电路中转移,故D错误。
故选:A。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D. 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碳酸酸性比苯酚强,所以苯酚钠中通入少量可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故B正确;
C.偏铝酸根可结合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的氢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
D.草酸不是强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D错误;
答案选B。
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实践活动:豆浆加石膏“点卤”制豆腐
石膏豆浆所含蛋白质沉淀
B
实验活动:用硝酸清洗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
农业活动: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a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D
社区服务:回收铝制易拉罐
再利用废旧金属,节约资源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膏中硫酸钙是电解质,利用胶体聚沉的性质,使豆浆中所含蛋白质沉淀,故A正确;
B.硝酸有强氧化性,能与银反应生成可溶性硝酸银,所以可以用硝酸清洗银镜,故B正确;
C.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是Ca(OH)2,而不是CaO,故C错误;
D.易拉罐为可回收垃圾,回收铝制易拉罐再利用废旧金属资源,故D正确;
答案选C。
9.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在同一主族,Z+与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 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答案】B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X、W在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X核外电子排布是2、4,所以X是C元素,W是Si元素。Z+与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为第三周期的Na元素,Y为第二周期的F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C,Y是F,Z是Na,W是Si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Si,所以X(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Si)的强,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F>Si,所以稳定性:HF>SiH4,B正确;
C.W是Si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4,则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关系可知S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IVA族,C错误;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Z)>r(W)>r(X)>r(Y),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0. 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象。如图为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备
B. 可将溶液加入浓碱液中制得胶体
C. 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D.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答案】A
【解析】
【详解】A.、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备,A正确;
B.可将溶液加入浓碱液中制得沉淀,B错误;
C.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
D.不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高锰酸钾可以氧化氯离子,D错误;
故选A。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所选试剂(或操作)和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或操作)
实验装置
A
验证Fe2+和Br-的还原性强弱
取适量FeBr2溶液,通入少量Cl2(不能与任何微粒完全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溶液放入CCl4中摇匀、静置
甲
B
制备氢氧化亚铁
取新制Fe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
乙
C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H2O(g)
试剂a饱和碳酸钠溶液
丙
D
制备AlCl3固体
蒸发AlCl3饱和溶液
丁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少量Cl2与FeBr2充分反应,将混合液滴入CCl4中,溶液分层,上层黄色,下层无色,说明Cl2优先将Fe2+氧化为Fe3+,证明Fe2+的还原性比Br-强,A选项正确;
B.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此方法无法实现Fe(OH)2的制备,B选项错误;
C.CO2也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HCO3,C选项错误;
D.由于铝离子的水解,氯化铝溶液蒸干通常获得Al(OH)3而非氯化铝,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12. 水煤气变换反应为:,我国学者结合实独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B.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 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键形成
D.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逆)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象可知,水煤气的生成过程经过了过渡态1和过渡态2,最后生成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故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根据水煤气变换反应并结合反应历程相对能量可知,CO(g)+H2O(g)的能量高于CO2(g)+H2(g)的能量,反应的焓变ΔH小于0,A项错误;
B.结合此图分析判断,③是发生的过渡反应:CO+OH+H2O(g)=COOH+H2O,B项正确;
C.由图可知步骤⑤中H-O键,在原反应物中已经存在,则步骤⑤形成的化学键包括极性键C=O,非极性键H-H键形成,C项错误;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eV-(-0.16eV)=2.02eV,D项错误;
答案选B。
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压下该反应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B. 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的值增大
C. 铜碳合金的铜像在酸雨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KCl、HCl、KOH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的判断依据△G=△H-T△S<0,反应的熵变△S>0,则△H>0,故A错误;
B. 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H+H2O NH3 H2O+H+,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H3 H2O浓度减小,溶液中= 的值增大,故B正确;
C. 铜碳合金的铜像在酸雨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极反应为:,故C错误;
D. KCl、KOH的水溶液都能导电,KCl、KOH通过钾离子分别与氯离子、氢氧根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但HCl的水溶液能导电,HCl分子中氢与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4. 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a作电池的负极
B. 放电时,a极区溶液中每增加,b电极将减少
C. 充电时,a电极反应为
D. 充电时,b电极接外电源正极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装置图分析,a极中的I2Br-得到电子生成Br-和I-,电极反应为:I2Br-+2e-=Br-+2I-,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b极中的Zn失电子生成Zn2+,电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充电时,则a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b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
【详解】A. 放电时为原电池,a极中的I2Br-得到电子生成I-,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B. 放电时,b电极反应为:Zn-2e-=Zn2+,减少6.5g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0.2mol,而a电极反应为:I2Br-+2e-=Br-+2I-,则生成0.2mol I-,放电时,a极区溶液中每增加0.2mol I-,b电极将减少,故B错误;
C. 充电时,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电极反应为,故C正确;
D. 充电时,a接电源的正极为阳极,b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故D错误;
故选C。
15. 在一定条件下,取相同初始量的A和B,分别在2L、6L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bB(s)=mM(g)+nN(g) △H=QkJ•mol-1达到平衡时,M的浓度与温度、容器的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在E点增大压强,Q
C.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能使状态F转变到E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体积越大时M浓度越小,但浓度减小的倍数小于体积增大的倍数,说明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为固体,则a<m+n,故在E点增大压强,平衡会逆向移动,Q>K,A错误;
B.达到平衡后,由于B为固体,增大B的量,B的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的转化率不变,B错误;
C.由图可知,升高温度,M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平衡常数增大,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不能使状态F转变到E,应该转化为与F点同温度的上面的某点上,D错误;
故答案为:C。
16. 室温下,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溶液滴定二元酸溶液。溶液pH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的电离过程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下,溶液
B. 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增大
C. 时,溶液中
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室温下,溶液,A错误;
B.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C.时,溶液中,C正确;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 亚氯酸钠()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制取晶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已知: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高于38℃时析出,高于60℃时分解成和NaCl。
(1)装置B内生成的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2)装置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外还肯定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____;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请补充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__________;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
(5)测定样品中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
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待测溶液。
取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已知:)。
①用标准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_(填“甲”或“乙”)中。
②观察标准溶液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待测溶液浓度測定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所称取的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2) ①. ②.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
(3)趁热过滤 (4)和NaCl
(5) ①. 乙 ②. 偏小 ③.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④.
【解析】
【分析】B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和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氯和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溶液反应制取亚氯酸钠,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小问1详解】
气体与装置D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硫被双氧水氧化成;检验的方法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
【小问3详解】
结晶之后趁热过滤,防止形成水合物,故答案为:趁热过滤。
【小问4详解】
杂质是二氧化氯与氢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和NaCl。
【小问5详解】
①强碱弱酸盐,显碱性,选乙;
②读数的差值偏小,浓度偏小;
③确认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④设所称取的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4n
由和的对应关系可知
18. 我国科学家合成高选择性光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合成:
反应1:
反应2: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发生反应1。
①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②达到平衡之后,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浓度 B.充入惰性气体 C.降低温度 D.加入高效催化剂
(3)已知:反应生成的净反应速率为(、分别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的负对数用pk表示,与温度(T)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代表与T关系的直线是__________(填标号)。
(4)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仅发生反应1,测得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与x关系如图2所示。在e、f、g、h4点中,产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f点对应体系中H、O原子个数比接近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1和2,达到平衡时测得为,的平衡转化率为45%,总压强为。反应1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带单位)。[用组分的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
【答案】(1)
(2) ①. D ②. C
(3) ①. ②. c
(4) ①. h ②. 5:2
(5)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1-2×反应2,ΔH=-170kJ•mol-1-(-178×2)kJ•mol-1=+186kJ•mol-1。
【小问2详解】
①A.刚性容器为恒容,气体总体积不变,组分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即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错误;
B.消耗CO2、生成H2O,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CO2消耗速率和H2O蒸气生成速率之比为2: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错误;
C.CH3CHO、H2O都是生成物,生成CH3CHO、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始终是1:3,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错误;
D.组分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相等,该反应为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根据平均摩尔质量的定义,因此当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故答案选D。
②A.增大CO2浓度,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A错误;
B.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B错误;
C.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右移,转化率增大,C正确;
D.催化剂无法改变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答案选C。
【小问3详解】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c2(CO2)•c5(H2)=k逆c(CH3CHO)•c3(H2O),可得,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减小,升高温度,k正、k逆均增大,但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pk正=-lgk正是减小的,且其减小程度比pk逆小,c符合。
【小问4详解】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随着氢气的量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O2转化率增大,即CO2的转化率最高的点为h;CH3CHO的体积分数最大,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系数之比投入时,即f点对应H2的物质的量为2.5mol,H与O原子个数比为(2.5×2):2=5:2。
【小问5详解】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45%,即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45%=0.9mol,平衡时,根据碳元素守恒n(CH3CHO)=0.4mol,结合方程式的系数关系,从而求出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n(CO2)=1.1mol,n(H2)=2.6mol,n(CH3CHO)=0.4mol,n(CH4)=0.1mol,n(H2O)=1.4mol,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6mol,Kp=。
19. 草酸钴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制取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的目的是将__________还原(填离子符号)。
(2)在浸出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不慎加入过量,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加能使浸出液中某些金属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沉淀除外,还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试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简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滤液II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用萃取剂适宜的__________(填序号)左右:
A.1.0 B.2.0 C.3.0 D.4.0
(5)滤液I“除钙、镁”是将溶液中与转化为、沉淀。已知、。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②.
(3) ①. ②. 溶液中存在,加入的碳酸钠(或)与反应,降低,从而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4) ①. 除去溶液中的 ②. C
(5)0.7
【解析】
【分析】水钴矿加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后可得CoCl2、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锰,加NaClO3后可得到氯化铁,调pH至5.2可得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后滤液主要成分为CoCl2、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锰,加入氟化钠可除去钙镁离子,萃取除去锰离子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小问1详解】
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将具有氧化性的、还原;
【小问2详解】
具有氧化性,能将浸出液中的氧化成自身被还原成氯离子,同时生成水,可得离子方程式:;过量的会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
【小问3详解】
,加入碳酸钠后碳酸根离子会与氢离子结合,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小问4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滤液II中含有Mn2+和Co2+,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为了除去Mn2+;结合图像可知调节pH在3.0左右可使Mn2+萃取较多,而Co2+萃取较少;
【小问5详解】
滤液I“除钙、镁”是将溶液中与转化为、沉淀,由溶度积常数可知;
20. 化合物F是合成喹啉类药物癸氧喹酯的中间体,合成化合物F的一种路线如下:
(1)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_______,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任写一个)。
(2)根据B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参考①的示例,完成下表(要求下表中分析的“结构特征”各不相同):
序号
结构特征
可反应的试剂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①
—O—
KOH
—OH
取代反应
②
____
新制银氨溶液
____
氧化反应
③
____
H2
_____
还原反应
(3)化合物D与卤代烃X转化为E是取代反应,则X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1:2: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设计以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写出其合成路线_______(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答案】(1) ①. C17H25NO5 ②. 醚键、羟基、硝基
(2) ①. -CHO ②. -COO- ③. -NO2(或) ④. -NH2(或)
(3)CH3CH2Br
(4) ①. 3 ②.
(5)
【解析】
【分析】A与C10H21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CF3CO)2O反应生成C,C发生水解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硝基被还原生成F。
【小问1详解】
根据C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17H25NO5,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有硝基、羟基和醚键。
【小问2详解】
B中含有醛基-CHO,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羧酸铵,新结构为-COO-。B中还含有硝基-NO2,可被氢气还原生成氨基-NH2。
【小问3详解】
结合化合物D和E的结构简式,以及X为卤代烃可知,X中的-C2H5取代了羟基上的氢原子,则X为CH3CH2Br。
【小问4详解】
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能在NaOH中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其中含有酯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该同分异构体为甲酸酯,一个取代基为,另一个取代基为-NO2,两者的位置关系有邻间对三种,因此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1:2:2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小问5详解】
苯甲醛发生题干中第二步的反应生成,水解生成苯酚,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合成路线为。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劳动开创未来, 铝热反应可冶炼金属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