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0——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试卷
展开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通常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2.不同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由跨过定滑轮的绳相连的两个物体,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也可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求解.
1.(2019·海南卷·5)如图所示,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2m,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
A.F-2μmg B.F+μmg
C.F-μmg D.F
答案 D
解析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F-μ·3mg=3ma,对P进行受力分析有FT-μmg=ma,联立解得轻绳的张力大小为FT=,故A、B、C错误,D正确.
2.如图所示,滑轮A可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光滑轨道下滑,滑轮下用轻绳挂着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B,下滑时,物体B相对于A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滑过程中( )
A.B的加速度为gsin θ
B.绳的拉力为
C.绳的方向保持竖直
D.绳的拉力为G
答案 A
解析 A、B相对静止,即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系统的加速度为gsin θ,故A正确;再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绳子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拉力大小等于Gcos θ,故B、C、D错误.
3.如图所示,两块长方体滑块A和B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C上.已知A、B质量分别为m1和m2,A与C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两滑块A、B在斜面体上以相同加速度自由下滑,斜面体C在水平地面上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C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滑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tan θ
C.滑块A受到斜面对其摩擦力的大小为μ1(m1+m2)gcos θ
D.滑块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2gcos θ
答案 C
解析 把A、B看成一个整体,A、B对C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Nx=(m1+m2)gcos θ·sin θ,方向水平向右,A、B对C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fx=Ffcos θ,方向水平向左.因为AB一起加速下滑,所以(m1+m2)gsin θ>Ff,则FNx>Ffx,所以斜面C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则斜面C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A错误;因为AB一起加速下滑,所以μ1(m1+m2)gcos θ<(m1+m2)gsin θ,则μ1
A.A落地前轻绳的拉力大小为2 N
B.B运动的最大速度为4 m/s
C.A落地后,B向右运动的路程为1.2 m
D.B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答案 D
解析 设A落地前轻绳的拉力大小为FT,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则对A、B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T=ma1,FT-μmg=ma1
联立解得a1=2.5 m/s2,FT=1.5 N,故A错误;A落地时B达到最大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最大速度为v==2 m/s,故B错误;A落地后,B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μg=5 m/s2,B向右运动的路程为s==0.4 m,故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B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 m/s,所以整个过程中B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故D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杆,质量也为m的物块用轻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小球连接,小球位于O点时连接小球的轻绳水平,现把小球拉至A点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速度为零,在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O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运动到O点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C.小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D.小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BC
解析 小球运动到O点时,小球受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在O点时小球有与速度方向同向的加速度,故要接着加速,所以小球运动到O点时速度并没达到最大,A错误;物块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相同,在O点时绳子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因此此时沿绳子方向上没有小球的分速度,故绳子的速度为0,物块的速度也为0,B正确;小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力向下,小球加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正确;小球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物块的速度从0到0,则物块会经历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物块先失重后超重,D错误.
6.如图所示,A、B两滑块质量分别为2 kg和3 kg,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两等高的粗糙水平面上,两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用手按着两滑块不动,第一次是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然后将一质量为4 kg的物块C挂于动滑轮上,只释放 A而按着B不动;第二次是将物块C取走,换作竖直向下的40 N的恒力作用于动滑轮上,只释放B而按着A不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两次操作中滑块A和B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2 B.5∶6
C.5∶3 D.2∶1
答案 D
解析 第一次只释放A而按着B不动,设轻绳中拉力为F1,滑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A,物块C的加速度大小为aC,对滑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mAg=mAaA,对物块C,mCg-2F1=mCaC,根据动滑轮知识可得,aA=2aC,联立解得aA= m/s2;第二次是将物块C取走,换作竖直向下的40 N的恒力作用于动滑轮上,只释放B而按着A不动,轻绳中拉力为F2=20 N,设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B,对滑块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μmBg=mBaB,解得aB= m/s2.则两次操作中滑块A和B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aB=2∶1,选项D正确.
7.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A、B由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固定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则( )
A.轻绳拉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
B.轻绳拉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
C.轻绳拉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
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不变
答案 C
解析 以物体A、B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1+m2)gsin θ-μ(m1+m2)gcos θ=(m1+m2)a,
解得a=-gsin θ-μgcos θ.再隔离B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T-m2gsin θ-μm2gcos θ=m2a,解得FT=.故绳子的拉力与斜面倾角θ无关,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选项C正确,A、B错误;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以物体A、B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1+m2)gsin θ-μ(m1+m2)gcos θ=(m1+m2)a′,
解得a′=+gsin θ-μgcos θ
再隔离A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T′+m1gsin θ-μm1gcos θ=m1a′,
解得FT′=,
可知轻绳拉力的大小改变,选项D错误.
8.如图所示,水平平台的右端安装有滑轮,质量为M=2.0 kg的物块放在与滑轮相距L=2.5 m的平台上,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有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左端与物块连接,右端挂有质量为m的小球,绳拉直时用手托住小球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求:
(1)取m=1.0 kg,放开小球,系统运动,求小球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以及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FT;
(2)取m=1.0 kg,放开小球,系统运动,要使物块M刚好能运动到右端滑轮处,则小球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h至少为多大?(设小球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
(3)取h=0.5 m,要使物块M能够向右运动且撞不到定滑轮,求小球质量m的取值范围.(设小球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
答案 (1)2 m/s2 8 N (2)1.25 m (3)0.4 kg
对物块有FT-μMg=Ma
解得a== m/s2=2 m/s2
绳子拉力大小FT=mg-ma=1×(10-2) N=8 N
(2)设小球着地时物块的速度为v,小球着地后物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小球着地后,对物块M有-μMg=-Ma′
得a′=μg=2.0 m/s2
对M由运动学公式得v2=2ah=2a′(L-h)
解得h==1.25 m
(3)设小球着地后,物块滑行距离为x,对物块M有0-v2=-2a′x
且x≤L-h
又v2=2ah
解得a≤=8 m/s2
又由a=
解得m≤10 kg
要能够拉动物块必须有mg>μMg
即m>0.4 kg
小球质量的范围是0.4 kg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3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3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一方向的连接体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2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2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类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1——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复习 物理第三章微专题21——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