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阿尔山市,在新生代时期该地区出现过强烈的火山活 动。在阿尔山熔岩台地1000平方公里的火山喷发区域内,凝固的黑褐色的火山石形成了一 望无际、满眼翻花、壮似波涛汹涌的“石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是(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地幔 D. 地核
2. 新生代时期( )
A. 盘古大陆形成 B. 重要造煤时期 C. 两栖动物盛行 D. 人类的出现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海是由于火山喷发区域凝固的黑褐色火山石形成,火山喷发物资-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C正确,排除BD;岩石圈位于包括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排除A。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新生代时期人类开始出现,D正确;盘古大陆形成于古生代时期,排除A;古生代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排除B;两栖动物盛行在古生代时期,排除C。故选D。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岩石圈主要指的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东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进行气温观测实验,选择夏季晴朗天气,上午10 时将甲、乙、丙、丁四个透明玻璃箱装置(下图)放在校园空旷操场上,静置两小时后,观 察温度计数值(初始温度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四个装置中观察温度计数值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若使丙玻璃箱内气温上升更快,以下方法最有效的是( )
A. 在玻璃箱中加入更多的水 B. 将丙玻璃箱内的水抽干
C. 泡沫塑料包裹玻璃箱四壁 D. 将实验时间调整到16时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甲乙装置内为土壤,丙丁装置内为水,土壤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因此甲乙温度相较丙丁温度高,CD错误;甲较乙装置多了一个透明薄膜,太阳辐射容易穿透薄膜给土壤增温,而地面辐射无法穿透薄膜,因此热量可以更多保留在装置内,故甲装置内温度计数值最高,A正确,B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玻璃箱内为水体,水体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因此若想使丙玻璃箱气温上升更快,可将丙玻璃箱内的水抽干,B正确;在玻璃箱内加入更多的水,会减缓其升温速度,A错误;用泡沫塑料包裹玻璃箱四壁可以减缓热量流失,但并不是使温度上升更快的最佳方案,C错误;下午16时太阳高度降低,太阳辐射较弱,水体增温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B。
【点睛】常见物质比热容大小排序:水体>绿地>裸地。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引起热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积聚,导致市区温度显著高于郊区的现象。某市城区所在的平原与山地之间多山谷风,下图为该市城区与山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该市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风加强了山风 ②城市风削弱了山风
③城市风加强了谷风 ④城市风削弱了谷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缓解该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城市绿地 B. 规划通风廊道
C. 限制工业发展 D. 降低能源消耗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山谷风方面,夜间山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吹山风,由山区吹向城区,白天山地增温快,空气上升,吹谷风,由城区吹向山区;城市风方面,由于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空气上升,空气从四周流入城市,也由山区方向吹往城区,因此城市风与山风方向一致,两者相互叠加,使山风增强,①正确,②错误;城市风与谷风方向相反,两者相互抵消,使谷风削弱,③错误、④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热岛效应由两区之间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缓解的措施要降低两者的差异,如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提高城市比热容,减缓城市升温速度,降低城市温度,A正确;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有利于降低城市温度,B正确;限制工业发展,目前来说是不现实,C错误;人类活动方面如降低能源消费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城市与郊区的气温差,D正确。故选C。
【点睛】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白天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相反,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更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
2023年5月澳大利亚南极科学卓越中心发布公报,受全球变暖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 以来南极洲部分地区周围的深海洋流已减缓30%。南极底层深海洋流是南极海域水深3000 米之下低温高密度的底层流动水体,它是由南极冰架附近冷却下沉的海水向北输送至纬度较 低的其它洋盆底部的洋流。下图为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深海洋流是( )
A. 风海流 B. 密度流 C. 补偿流 D. 暖 流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 图中等温线变的稀疏 B. 图中0℃等温线北移
C 图中大陆面积将扩大 D. 有利于南极生物生存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深海流位于水深3000米以下,受海平面的大气运动的影响较小,A错误。南极冰架附近冷却下沉,形成低温高密度海水,较低纬度海区水温较高,密度较小,海水由较高密度海区流向较低密度海区,形成密度流,B正确。补偿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附近海水补偿流入,根据材料可知,深海流发生在水深3000米以下,深海流形成之前未发生海水亏缺,C错误。深海流是来自较高纬度的低温海水的流动水体,是寒流,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随着全球变暖,南极地区的温差减小,等温线将变得稀疏,A正确。全球变暖,气温升高,0℃等温线将向高纬度方向(南)移动,B错误。南极大陆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全球变暖后,部分沿海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大陆面积将缩小,C错误。全球变暖,南极地区的栖息环境变化,不利于南极生物的生存,D错误,故选A。
【点睛】密度流:由于相邻两个海域的海水密度(因为盐度)存在差异,导致海洋水在相邻两个海域之间产生流动而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是由于风力或者密度差异使一处海水流失,另处的海水补偿过来而形成的洋流。
风海流是由于盛行风的吹拂形成的洋流。
我国西南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在温暖、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很容易在雨水作用下,发生溶解,经过迁移,在洞穴中因水动力条件的改变,过饱和的碳酸盐发生沉淀,形成石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甲、乙景观分别表示( )
A. 石帘、石柱 B. 石笋、石钟乳 C. 石柱、石帘 D. 石钟乳、石笋
10. 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溶洞中石笋沉淀量最大的时节是( )
A. 春夏 B. 夏秋 C. 秋冬 D. 冬春
11. 西南地区也是我国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地区,其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自然环境复杂 ②交通不便,环境较封闭
③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 ④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9. D 10. A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石钟乳,乙是石笋,石钟乳是自上而下的生长,石笋是自下而上的生长,石钟乳生长在洞顶,而石笋生长在洞底,D正确,B错误。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A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秋冬、冬春温度偏低,降水偏少,碳酸盐溶解量较少,CD错误。夏秋季节当地降水偏多,碳酸盐多溶解,难以沉淀,B错误。而春夏时节,当地出现降水,但水量相对不是很多,水中过饱和的碳酸盐发生沉淀,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与地域文化多样关系不大;地形崎岖加之交通不便,导致聚落互相之间自古以来交流不频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淋溶层位于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通常来说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土壤淋溶作用会更强,但是地势低洼处的湿地环境下土壤淋溶作用比较微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影响湿地环境下土壤淋溶作用比较微弱的因素是( )
A. 土壤的质地 B. 土壤的温度 C. 土壤的肥力 D. 土壤的酸碱性
13. 淋溶作用会使得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被淋移、淋失,土壤肥力降低。下列改良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 对土壤进行夯实,减少淋溶作用
B. 加入大量沙土,改善土壤的结构
C. 增施化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D. 上下翻耕,混合淋溶层和淀积层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湿生环境下的土壤,质地比较黏重,孔隙小,适水性较差,导致水分不易下渗,自然淋溶作用比较微弱,A正确;湿地环境下土壤质地黏重,不易进行淋溶作用,土壤的温度、肥力、酸碱性是促进土壤中有机质腐化的因素,排除BCD;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淋溶作用是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淋溶作用会使得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被淋移、淋失,土壤肥力降低,通过上下翻耕,混合淋溶层和淀积层,将迁移的物质重新翻耕到地表,有效改良淋溶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D正确;对土壤进行夯实,土壤孔隙减少,储存水、空气的能力减弱,不利于作物生长,A错误;加入大量沙土,耗费巨大且沙土空隙较多,淋溶作用依然存在,B错误;随意增施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不是有效针对淋溶作用的改良,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貌、 时间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
据国际移民组织最新报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约有804万人从乌克兰难民进入欧洲国家避难,其中俄罗斯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约285万人。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地区人口可达1.3亿,而东部地区只有约600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自然环境因素
15. 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适宜( )
A.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B. 把接收的难民迁往东部
C. 转变人民生育观念 D. 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合作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社会文化、生活习惯各方面较为相似且距离较近,C正确;经济因素也是促进战争时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政治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小,排除BD。故选C。
【15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地区人口较多,东部地区人口较少,因此,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适宜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合作,优化人口分布,D正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转变人们生育观念对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影响较小,排除AC;将接收的难民迁往东部地区,不符合现实状况,排除B。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发生居住地的改变,根据其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资源、经济收入、政策、战争、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方面。如今,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经济收入。人口迁移会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文化交流。
2023年6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名 单,10个试点县(市)按照大城市周边、产品功能、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流失等不同类型县城,重点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探索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成为试点县(市)的主要因素有( )
①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 ②县城的规模 ③交通通达度 ④人口的数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7. 试点县(市)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 零售等生活型试点县--旅游城市
B 物流等生产型试点县——政治文化城市
C. 金融等现代型试点县——传统工业城市
D. 高新技术创新型试点县——都市圈核心城市
18. 试点县(市)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
A. 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B. 缓解城镇化问题
C. 推动逆城镇化进程 D. 阻碍城镇化进程
【答案】16. C 17. D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10个试点县(市)按照大城市周边、产品功能、生态环境以及人口流失等不同类型县城”,因此成为试点县需要在大城市周边,因此距离城市中心远近成为其主要因素,其次需要与中心地区相联系故交通通达度较高,故①③正确;县城的规模与人口的数量不是影响其主要因素,故②④排除;因此选择C。
【17题详解】
零售等生活型试点县,旅游资源相对较匮乏,故无法依托旅游城市,故A排除;物流等生产型试点县,需要在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故B排除;金融等试点城市需要服务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传统工业城市服务业相对较落后,故C排除;高新技术创新型试点县需要科技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此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可以借助其优势,故D正确;选择D。
【18题详解】
试点县主要是为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故主要建设意义为缓解城市化中的发展不均衡的主要问题,发展县城。故B正确;没有改进城市空间结构故A排除;没有阻碍城市化进程,故D排除;主要为了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没有推动逆城市化的进程,故C排除;选择B。
【点睛】城市化发展阶段: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产生意义编辑
陶罐酿酒是格鲁吉亚一种古老的葡萄酒酿造方式。酿制葡萄酒时,将陶罐埋入土中,只 将罐口露出地面,葡萄置于陶罐里,埋入土中的陶罐可使葡萄在14-15℃恒温下发酵,并且 用土封存陶罐可储存葡萄酒50年。当地葡萄酒酿酒厂一直坚持传统的、自然的酿造方式, 生产的有机葡萄酒获得国际认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格鲁吉亚地下陶罐酿酒方式的主要优点有( )
①恒温发酵 ②历史悠久 ③可长期保存 ④成本低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 格鲁吉亚一直坚持采用传统酿造方式生产葡萄酒的主要原因是( )
A. 提高生产效率 B. 保证葡萄酒品质
C. 增加就业机会 D. 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埋入土中的陶罐可使葡萄在14-15C恒温下发酵”,优点是恒温发酵;“用土封存陶罐可储存葡萄酒50年”,可长期保存;陶罐成本低廉,工艺成本不高,①③④正确,虽然陶罐酿酒是格鲁吉亚一种古老的葡萄酒酿造方式,历史悠久,但这本身并不是格鲁吉亚地下陶罐酿酒方式的主要优点,②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传统酿造方式生产葡萄酒采用的是传统的、自然的酿造方式,与现代现代化的酿酒方式相比,其酿造工艺复杂,产量低,生产效率并不高,A错误;这种深埋在地下、用于发酵和贮存葡萄酒的大陶罐,用土封存的陶罐可储存葡萄酒50年之久而不变质,因此可以保证葡萄酒品质,B正确;无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C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科技条件:技术设备、生产技术、信息化;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
近年来,中国充分利用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帮助非洲加强能源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迄今,双方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助力非洲加快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非洲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的原因是( )
A. 建设难度更小 B. 掌握先进技术 C. 发电量更稳定 D. 清洁没有污染
22. 中非合作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节约型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于太阳能与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并且是清洁能源,所以没有污染,因此非洲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的原因是清洁没有污染,D正确。太阳能与风能的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发电量不稳定,AC错误。非洲经济水平较差,技术水平较低,非洲大力发展太阳能与风能是建立在中国的帮助基础上,B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型原则以及共同性原则,节约型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④错误。中非合作共同进行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项目的开发体现了共同性原则,②正确。由于进行清洁能源和绿色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体现了持续性原则,③正确。公平性原则强调代际公平和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中非合作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①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持续性原则包括自然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2)公平性原则。代际平等:社会的发展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代内平等: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目前,极端气温事件作为极端气候事件的一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1961~2015年132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发现,近55年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呈增加的趋势。下图为1961~2015年西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强度及各气象站海拔高度的空间分布,图(a)等值线为极端高温强度,单位为℃,图(b)等值线为海拔高度,单位为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西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呈增加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影响
C. 太阳活动加剧 D. 冰川消融变快
24. 近55年西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地区空问分布特征是( )
A. 东南强度高 B. 西北强度高 C. 东部变化小 D. 南部变化大
25. 根据图所示信息,以下结论推断正确的是( )
A. 低海拔高度气象站点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低
B. 高海拔高度气象站点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高
C. 沙漠下垫面气象站点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低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明显降低
【答案】23. A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由于近55年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近年来整体气温变高,因此西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呈增加趋势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人类活动对于极端天气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太阳活动加剧与极端高温事件出现关系较小,C错误。冰川融化变快是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呈增加趋势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近55年西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西北强度高,B正确。东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强度较小,A错误。在图中无法判断出近55年西北地区极端最高气温地区空问分布的变化情况,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低海拔高度气象站点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高,高海拔高度气象站点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低,说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明显降低,AB错误,D正确。从图中无法判断出沙漠下垫面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强度,C错误。故选D。
【点睛】极端天气事件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和时间(一年内)的罕见事件。“罕见”的定义有多种,但极端天气事件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测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第10个或第90个百分位点。按照定义,在绝对意义上,极端天气特征因地区不同而异。单一的极端事件不能简单地直接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因为总是有一个有限的几率:极端事件可能会自然发生。当一种型态的极端天气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某个季节,它可归类于一个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如果该事件产生一个平均极值或总极值(如:某个季节的干旱或暴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是嫩江的支流,下游排水受阻后变成内流河,并形成尾闾湖(河流尾部所形成的湖泊),后来此尾闾湖逐步萎缩,最终演化成面积广大、积水较浅的扎龙湿地(下图)。
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有“天然牧场”之意,2022年6月被授予“国际烤肉美食之都”的称号。该市正充分发挥烤肉产业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打造烤肉产业供应链、消费链,全面推动其振兴发展。烤肉属于生鲜产品,对快递配送环节要求相对较高。许多店家表示,当地的烤肉能通过快递准时送达各大城市,买家打开包装时冰袋还没融化。
(1)利用水循环原理绘制扎龙湿地水量收支示意图。
(2)从产业链的角度,为该市建设“国际烤肉美食之都”提出可行性措施。
(3)说出实现烤肉高质量配送至各大城市的具体做法。
【答案】(1)
绘图(收入:地表径流、大气降水;支出: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2)供应链:发展优质的肉牛、肉羊养殖业;发展肉类加工工业;发展烤具制造、烤 肉配料生产和加工等配套产业。消费链:建设现代物流产业,打造烤肉文化。
(3)包装时,真空保鲜,加入冰袋 ;运输时,使用冷链运输,尽量选择快速运输方式;送达时,及时通知买家收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齐齐哈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生产协作和商业贸易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乌裕尔河下游受阻,河水无法外泄,地表径流的不断汇入扎龙湿地,大气降水也给扎龙湿地提供了水量的收入,扎龙湿地的水量通过蒸发进入大气,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如图: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该市正充分发挥烤肉产业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打造烤肉产业供应链、消费链,全面推动其振兴发展"可以看出,齐齐哈尔在供应链和消费链两方面有力的支持建设国际烤肉美食之都,具体来看,在供应链方面,发展优质的肉牛、肉羊养殖业,提高肉的质量,发展肉类加工工业,提升烤肉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发展烤具制造、烤肉配料生产和加工等配套产业,促进相关配套设施的供给和发展;在消费链方面,建设现代物流产业,打造烤肉文化产业,发展商业,扩大烤肉产品的销售,提高当地烤肉行业的知名度,促进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体验。
【小问3详解】
实现烤肉高质量配送至大城市的具体做法可以从产品包装以及运输方式进行分析。产品包装上,加袋保鲜,同时放置充足的冰块等低温保鲜物体;运输方式上,使用冷链运输,尽量选择快速运输方式,如空运和铁路运输;送达时,及时通知买家收货,促使买家尽快保存于合适的温度下。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位于首都安卡拉东南约280千米处,由当地几座主要火山先后喷发形成。第一批火山喷发遗留下一层名为“石灰华”的软岩(凝灰岩),随后的喷发则留下更为坚硬的玄武岩层。据记载,2000多年前,土耳其先民就曾在此凿洞而居。这些古城从地面往下层层叠叠、深达数十米,纵横交错。这个地下城无所不包,居室、礼拜堂、牲富圈、仓库等设施可谓应有尽有。城市边缘还有一些隧道,通向别的地下城。
北京时间2023年02月06日0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有33座大中城市,此次地震对土耳其本国造成严重损失。
(1)推测土耳其先民在此凿洞而居的可能原因。
(2)分析土耳其此次地震损失严重的原因。
【答案】(1)低层的凝灰岩岩性较软,易开挖,顶层玄武岩岩性坚硬,不易坍塌;当地气候 冬冷夏热,洞穴内冬暖夏凉,有利于居住;洞穴内便于隐居、躲藏,安全性好。
(2)此次地震震级高,震源较浅,引发次生灾害多,破坏性强;正值冬春交替季节,气温较低,现场救援困难;地震发生凌晨,居民正值休息期间;震区城市多、人口密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地貌和土耳其地震为材料,涉及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地质地貌、地震损失严重的原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解】
该地洞穴开凿于凝灰岩崖面上,岩层质地松软,有利于洞穴开凿,随后的喷发则留下更为坚硬的玄武岩层,不易坍塌;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洞穴冬暖夏凉,能躲避山岩上的严冬酷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洞穴内便于隐居、躲藏,城市边缘还有一些隧道,通向别的地下城,安全性好。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此次土耳其地震7.8级,震级较高,震源深度20千米,震源较浅,地震会引发一些暴雨、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破坏性强;发生的日期是北京时间2023年02月06日,正值冬春交替季节,气温较低,现场救援困难;北京时间(东八区)02月06日09时17分是土耳其(东三区)的04时17分,居民正值休息期间,对地震的反应较慢;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有33座大中城市,震区城市多、人口密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昌都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和横断山脉北部,古代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但也曾是悍匪猖獗之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假时间到昌都研学,到达国内第二高的高原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96米),同学们发现飞机晚到1小时,经调查发现该机场全年经常出现飞机误点的情况。下图为昌都地区的区域图。
(1)分析昌都地区古代悍匪猖獗的原因。
(2)推测导致邦达机场飞机经常误点的天气现象。
【答案】(1)当地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落后 ;位于川藏滇交界处的茶马古道上,商贸往来相对频繁 ; 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复杂,利于 盗匪隐藏 (不利于盗匪抓捕) 。
(2)机场附近山高谷深,夏季大气不稳定,常有强对流天气 ;冬季气温低,多暴雪天气;海拔高,常有大风天气,不利于飞机正常起落。
【解析】
【分析】本题以昌都地区的区域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古代悍匪猖獗的原因、天气对飞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西藏昌都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和横断山脉北部,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落后 ;位于川藏滇交界处的茶马古道上,古代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商贸往来相对频繁 ; 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复杂,利于 盗匪隐藏 (不利于盗匪抓捕) 。
【小问2详解】
航空气象条件主要包含对飞机起降影响较大的风向、风速、气压、能见度(云量、污染状况)、雨雪等。西藏昌都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和横断山脉北部,机场附近山高谷深,夏季山区大气不稳定,常有强对流天气 ,不利于飞机正常飞行;地势高,冬季气温低,多暴雪天气;海拔高,常有大风天气,风力、风向变化大,不利于飞机正常起落。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皇都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处“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寨中溪流纵横,伴有耕地,构成“山、河、林、田、寨”相呼应的独特景观格局。1995年后,政府着眼于发展旅游业,皇都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向多功能路径转变,并出现“旅居共存化”的复合功能空间。图为1995-2020年皇都村主要功能用地结构。
(1)描述1995-2020年间皇都村主要功能用地结构的变化。
(2)分析1995-2020年皇都村用地结构空间演变的原因。
(3)指出皇都村转型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答案】(1)生产保障用地减少,商业服务用地面积增加;商业服务用地主要由生 活居住用地、生产保障用地转化而来,部分生产保障用地转化为生活居住用地。
(2)皇都村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文化古迹众多;政策引导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转型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市场需求助推动皇都村产业结构的转型。
(3)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保护传统村落遗产,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大力发展文旅、农旅等相关产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1995和2020年皇都村主要功能用地结构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描述功能用地结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可持续发展举措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与1995年相比,2020年生产保障用地面积减少,商业服务用地面积增加 ;可推测出商业服务用地主要由生活居住用地、生产保障用地转化而来,部分生产保障用地转化为生活居住用地。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构成“山、河、林、田、寨”相呼应的独特景观格局,说明皇都村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文化古迹众多 ;由材料可知,1995年后,政府着眼于发展旅游业,可知有政策引导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转型发展 ;根据材料“出现“旅居共存化”的复合功能空间”可知,市场需求助推动皇都村产业结构的转型。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1995年后,政府着眼于发展旅游业,因此政府可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因此应加强对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 ; 通过旅游业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文旅、农旅等相关产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海岸地层的沉积序列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