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子集、全集、补集-新高一数学暑假精品课(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第03讲 子集、全集、补集
1.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了解全集的概念,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理解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体会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知识点一 子集、真子集
子集
真子集
概念
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若a∈A,则a∈B),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读作“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如果A⊆B,并且A≠B,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真子集,记为AB 或B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续表
子集
真子集
图示
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2)对于集合A,B,C,如果A⊆B,且B⊆C,那么A⊆C;
(3)规定∅⊆A,即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1)若A B且B C,则A C;
(2)若A⊆B且A≠B,则A B;
(3)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知识点二 全集、补集
1.全集
(1)概念: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2)记法:通常记作.
2.补集
文字语言
设A⊆S,由S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SA(读作“A在S中的补集”)
符号语言
∁SA={x|x∈S,且x∉A}
图形语言
3.补集的性质
(1)若A⊆S,则①∁SA⊆S;②∁S(∁SA)=A;
③(∁SS)=∅;④∁S∅=S.
(2)已知A⊆S,B⊆S,相关结论如下:
①若A⊆B,则∁SA⊇∁SB;②若∁SA⊇∁SB,则A⊆B.
特别地,若A=B,则∁SA=∁SB;反之,若∁SA=∁SB,则A=B.
考点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
例1 指出下列各对集合之间的关系.
(1)A={-1,1},B={(-1,-1),(-1,1),(1,-1),(1,1)};
(2)A={x|-1
(4)M={x|x=2n-1,n∈N*},N={x|x=2n+1,n∈N*};
(5)A={x|x=2a+3b,a∈Z,b∈Z},B={x|x=4m-3n,m∈Z,n∈Z}.
【总结】
判断集合间关系的常用方法
(1)列举观察法:当集合中元素较少时,可列举出集合中的全部元素,通过定义得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2)集合元素特征法:先确定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得出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设A={x|p(x)},B={x|q(x)},①若由p(x)可推出q(x),则A⊆B;②若由q(x)可推出p(x),则B⊆A;③若p(x),q(x)可互相推出,则A=B;④若由p(x)推不出q(x),由q(x)也推不出p(x),则集合A,B无包含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可清晰、明了地判断集合间的关系,其中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数轴法.
变式 已知集合A={x|x2-3x+2=0},B={1,2},C={x|x<8,x∈N},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________B;(2)A________C;
(3){2}________C;(4)2________C.
考点二:确定有限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及其个数
例2 (1)集合M={1,2,3}的真子集个数是( )
A.6 B.7
C.8 D.9
(2)满足{1,2}M⊆{1,2,3,4,5}的集合M有________个.
【总结】
1.求集合子集、真子集个数的3个步骤
2.若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有:(1)A的子集的个数有2n个;(2)A的非空子集的个数有2n-1个;(3)A的真子集的个数有2n-1个;(4)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有2n-2个.
变式 已知集合A={(x,y)|x+y=2,x,y∈N},试写出A的所有子集及真子集.
考点三: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值
例3 已知集合A={x|-3≤x≤4},B={x|1
【总结】
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1)当集合为不连续数集时,常根据集合包含关系的意义,建立方程求解,此时应注意分类讨论;
(2)当集合为连续数集时,常借助数轴来建立不等关系求解,应注意端点处是实点还是虚点.
[注意] (1)不能忽视集合为∅的情形;
(2)当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一般要分类讨论.
变式 (1)已知集合A={x|-3≤x≤4},B={x|1
(2)已知集合A={x|-3≤x≤4},B={x|2m-1
(3)已知集合A={-1,3,2m-1},B={3,m2},且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四:全集与补集
例4 (1)设全集U={1,2,3,4,5,6},M={1,2,4},则∁UM=( )
A.U B.{1,3,5}
C.{3,5,6} D.{2,4,6}
(2)已知全集U=R,集合A={x|x<-2,或x>2},则∁UA=________.
【总结】
求集合补集的2种方法
(1)当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直接用定义或借助Venn图求解;
(2)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连续数集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求解.
变式 设全集U={2,3,a2+2a-3},A={|2a-1|,2},∁UA={5},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1.已知集合A={x|x=3k,k∈Z},B={x|x=6k,k∈Z},则A与B之间的最适合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2.若x∈A,则∈A,就称A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
A.15 B.16
C.256 D.32
3.(多选)已知集合A={x|x2+2x=0},则有( )
A.∅⊆A B.2∈A
C.{0,2}⊆A D.A⊆{y|y<3}
4.设集合A={1,3,a},B={1,1-2a},且B⊆A,则a的值为________.
5.设全集U={0,1,2,3},A={x∈U|x2+mx=0},若∁UA={1,2},则实数m=________.
6.设集合M={1,2,3},N={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N∈M B.NM
C.N⊇M D.N⊆M
7.集合A={x|x(x-2)=0},则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8.(多选题)设集合S={x|x>-2},集合A⊆∁RS,则集合A中的元素可能是( )
A.-2 B.2 C.-3 D.3
9.已知全集S={(x,y)|x∈R,y∈R},A={(x,y)|x2+y2≠0}.用列举法表示集合∁SA=________.
10.已知U={1,2,3,4,5},A={2,m},且∁UA={1,3,5},则m=________.
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1⊆{1} B.{1}∈{1,2}
C.{1}⊆{1,2} D.1∉{1}
2.若集合A={x|x≥0},且B⊆A,则集合B可能是( )
A.{1,2} B.{x|x≤1}
C.{-1,0,1} D.R
3.满足{1}⊆A{1,2,3}的集合A的个数为( )
A.2 B.3
C.4 D.7
4.已知集合A={x|x2<2,x∈Z},则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3 B.4
C.7 D.8
5.集合A={(x,y)|y=|x|},集合B={(x,y)|y>0,x∈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B.B⊆A
C.A=B
D.集合A,B间没有包含关系
6.(多选)设集合A={-1,1},集合B={x|x2-2ax+b=0},若 B≠∅,B⊆A,则(a,b)可能是( )
A.(-1,1) B.(-1,0)
C.(0,-1) D.(1,1)
7.(多选)已知全集U=R,A={x|x<2或x>4},B={x|x≥a},且∁U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
A.a<2 B.a>2
C.a≤2 D.a≥2
8.下图是反映的“文学作品”“散文”“小说”“叙事散文”这四个文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请在下面的空格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9.设x,y∈R,A={(x,y)|y=x},B=,则A,B准确的关系是________.
10.已知集合A={a,a-1},B={2,y},C={x|1<x-1<4}.
(1)若A=B,则y的值为________;
(2)若A⊆C,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1.判断下列集合间的关系.
(1)A={-1,1},B={x|x2=1,x∈N};
(2)P={x|x=2n,n∈Z},Q={x|x=2(n-1),n∈Z};
(3)A={x|x-3>2},B={x|2x-5≥0};
(4)A={x|x=a2+1,a∈R},B={x|x=a2-4a+5,a∈R}.
12.若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鲸吞”;若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且互不为对方的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蚕食”,对于集合A={-1,2},B={x|ax2=2,a≥0},若这两个集合构成“鲸吞”或“蚕食”,则a的取值集合为( )
A. B.
C.{0,2} D.
13.(多选)已知集合{x|mx2-2x+1=0}={n},则m+n的值可能为( )
A.0 B.
C.1 D.2
14.已知集合A={2,3,5,6,8},B={1,3,5,7,10},集合C满足:(1)若将C中的元素均减2,则新集合C1就变成A的一个子集;(2)若将C中的各元素均加3,则新集合C2就变成集合B的一个子集;(3)C中的元素可以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数根,集合C的真子集个数为________.
15.已知A={x|-1
16.已知a∈R,x∈R,A={2,4,x2-5x+9},B={3,x2+ax+a},C={x2+(a+1)x-3,1},求:
(1)当A={2,3,4}时,x的值;
(2)当2∈B,BA时,a,x的值;
(3)当B=C时,a,x的值.
17.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
(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8.已知三个集合A={x|x2-3x+2=0},B={x|x2-ax+a-1=0},C={x|x2-bx+2=0},同时满足BA,C⊆A的实数a,b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a,b的所有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第1章 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1章 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第02讲子集全集补集原卷版docx、第02讲子集全集补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第1章 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第1章 集合1.2 子集、全集、补集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子集、全集、补集,下列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 子集、全集、补集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 子集、全集、补集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