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7437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Ek=________. 3.单位: ________,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 ______量. 5.瞬时性:v是瞬时速度.6.相对性:物体的动能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一般不同.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________. 2.表达式:W=Ek2-Ek1=_________________. 3.适用范围.(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_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2)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3)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2.[对动能定理的理解]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如图所示,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答案】C
【解析】运动员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速率不变,则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所受合外力指向圆心,A错误;如图所示,运动员受到的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合力为零,即Ff=mgsin α,下滑过程中α减小,sin α变小,故摩擦力Ff变小,B错误;由动能定理知,运动员匀速率下滑动能不变,合外力做功为零,C正确;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D错误.
(4)动能定理说明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外力做了多少功来度量.
2.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
例1 (2021年全国卷Ⅱ)一篮球质量为m=0.6 kg,一运动员使其从距地面高度为h1=1.8 m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反弹高度为h2=1.2 m.若使篮球从距地面h3=1.5 m的高度由静止下落,并在开始下落的同时向下拍球,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也为1.5 m.假设运动员拍球时对球的作用力为恒力,作用时间为t=0.2 s;该篮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能的比值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拍球过程中对篮球所做的功;(2)运动员拍球时对篮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2.(2022年莆田检测)图甲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雪如意”跳台滑雪场地,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助滑道AB的竖直高度h=55 m,B、C间的距离s=120 m,B、C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某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出发点A沿助滑道无初速度下滑,从起跳点B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着地点C处着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运动员在起跳点B处的速度v0;(2)运动员在助滑过程中阻力做的功Wf.
考点2 动能定理与图像综合 [能力考点]1.常与动能定理结合的四类图像
2.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2 (2021年湖北卷)如图甲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块动能Ek与运动路程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物块质量m和所受摩擦力f大小分别为( )A.m=0.7 kg,f=0.5 NB.m=0.7 kg,f=1.0 NC.m=0.8 kg,f=0.5 ND.m=0.8 kg,f=1.0 N【答案】A
【解析】对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mgsin 30°+f)s=Ek-40 J,结合物块动能Ek与运动路程s的关系图像,可知物块受到沿斜面的合力为4 N,即mgsin 30°+f=4 N,同理,对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mgsin 30°-f=3 N,联立解得m=0.7 kg,f=0.5 N, A正确.
1.(2022年广东模拟)(多选)滑雪是一项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雪上运动,如图的滑雪情景可抽象成如下物理过程:物体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假若物体与斜面间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选项图中v、a、Ek、s、t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动能、路程和时间,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2年山东模拟)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 NC.物体滑行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为100 JD.物体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答案】C
考点3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运动中的应用 [能力考点]多过程运动中运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1)运用动能定理时,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能使问题简化.当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时,可以选择一个、几个或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2)当选择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涉及重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运用它们的功能特点:①重力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②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1)若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l=0.7 m,求滑块到最低点C时轨道对其支持力FN的大小;(2)设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为lx,求滑块第一次经F点时的速度v与lx之间的关系式;(3)若滑块最终静止在轨道FG的中点,求释放点距B点长度lx的值.
2.(2022年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轨道AB的A点由静止滑下后,进入与斜面轨道在B点相切的、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且O为圆弧轨道的圆心,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8 N.已知OD与OC、OB与OC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滑块质量m=0.5 kg,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则轨道AB的长度为( ) m mC.6.5 mD.6.0 m【答案】A
往复运动不用愁,动能定理来解忧 在某些运动中,其运动过程具有重复性、往返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描述物体的物理量多数是变化的,而重复的次数又往往是无法确定的或者是无限的,求解这类问题时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将非常烦琐,甚至无法解出.由于动能定理只要求物体的初、末状态而不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所以用动能定理分析这类问题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例4 如图所示,ABCD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BC水平,A点比BC高出H=10 m,BC长为l=1 m,AB和CD轨道光滑.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从A点以v1=4 m/s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BC后滑到高出C点h=10.3 m的D点时速度为零.(g取10 m/s2)求:(1)物体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第6次经过C点时的速度;(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B点).
1.如图所示,在一个固定盒子里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它与盒子底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滑块在盒子中央以足够大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与盒子两壁碰撞若干次后速度减为零,若盒子长为L,滑块与盒壁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求整个过程中物体与两壁碰撞的次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热点强化7动能定理的应用课件,共13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单元机械能第2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含解析),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第2课时动能定理课件,共5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