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749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749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749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测评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22年辽宁高考地理)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千米”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千米”问题是因为( )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延长柑橘生产的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2.产地仓建立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柑橘在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从产地到销售市场面临储藏和运输的困难。读图可知,产地仓可以快速对柑橘进行清洗、预冷、分级、包装等,满足柑橘的仓储保鲜需求,D项正确。第2题,建立产地仓可以快速对柑橘进行清洗、预冷、分级、包装等,促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但同时也会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B项正确。
(2022年陕西榆林模拟)舟山市是我国岛屿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海岸线长约2 444千米,其中深水岸线长达280千米。舟山港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36个城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舟山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具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2005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上海、广州等港口相比,舟山港能够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成本和开发程度低 B.经济腹地较大
C.远洋运输更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4.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 )
①有利于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②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技术型产业 ③有利于加强东西部地区沟通 ④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生态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舟山相对广州和上海地价较低,开发成本和程度较低,A项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使得舟山港的经济带动作用不仅仅存在于港口所在的城市附近,还可以拉动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所以海铁联运扩大了舟山港的经济腹地,①正确;海铁联运能够加强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③正确,故C项正确。
(2022年浙江1月选考)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Ⅰ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Ⅱ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
D.Ⅲ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6.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答案】5.D 6.D 解析:第5题,相对于Ⅰ、Ⅱ圈层,Ⅲ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Ⅰ、Ⅱ区域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其主要功能应为居住、文化、教育等,D项正确。第6题,高铁增强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的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项正确。
(2022年江苏无锡模拟)2018年3月,挪威、芬兰两国宣布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铁路(下图),连接挪威希尔克内斯港与芬兰罗瓦涅米市,进而打通芬兰现有铁路网至北冰洋的交通运输线,这被外界认为是欧洲“北极走廊”计划的一部分,也是通往中国的新走廊。据此完成第7~8题。
7.北极铁路建设计划主要得益于( )
A.冻土分布区筑路技术的提高
B.希尔克内斯优良的港口条件
C.北欧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D.北极航道的使用频率增多
8.“北极走廊”一旦打通,北欧的大宗商品可由此进入中国市场的是( )
A.大豆 B.纸浆 C.服装 D.建材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北极铁路是“北极走廊”的一部分,铁路建设计划主要受运输需求的影响,北极航道的使用频率增多,促进该铁路建设,D项正确。第8题,北欧地区气候湿润,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北极走廊”一旦修通,北欧的纸浆可以大批次进入我国市场,B项正确。
(2023年安徽芜湖开学考试)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完成第9~10题。
9.京杭运河德州段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交通地位下降 D.市场需求减少
10.推测目前德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是( )
A.沿京杭运河向南北扩展
B.向周围的郊区均衡扩展
C.沿漳卫新河向南北扩展
D.沿公路向京沪高铁扩展
【答案】9.C 10.D 解析:第9题,由于京杭运河的淤塞和水源枯竭,再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德州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第10题,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会带动聚落的布局,京沪高铁的修建,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因此德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可能会沿公路向京沪高铁扩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如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
12.(2022年江苏徐州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至此,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图甲为新疆铁路网分布图。
材料二 和若铁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全长825千米,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占线路长度65%,风沙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危害非常严重。
材料三 为降低沿线风沙对线路设备质量和行车运输安全的影响,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和若铁路采取“以桥代路”的工程防沙方案;铁路桥的桥墩采用工程预制拼装化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图乙为铁路拼装施工图。
甲
乙
(1)描述南疆铁路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分析和若铁路桥墩采用工程预制拼装化技术建设的好处。
(3)分析和若铁路贯通对南疆经济的促进作用。
【答案】(1)空间分布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周围)山麓地带,沙漠边缘(绿洲地带);呈环状。原因:①自然原因:山麓地区地势(地形)平坦,施工难度小;盆地边缘风沙侵蚀相对较弱,有利于延长铁路使用寿命。②人文原因:山麓绿洲地区人口密集,运输需求量大。
(2)该铁路工程量巨大,工程预制拼装技术可以缩短工期(或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安装时间、提高工程效率);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工程预制拼装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或方便现场施工、降低风沙等不利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当地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落后,工程预制拼装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保护环境、减少对当地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完善了南疆地区的铁路网,改善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了沿线城市与外界的信息、物质等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繁荣;改善了南疆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