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节国际合作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节国际合作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节国际合作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节国际合作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
    4  4新建文件夹/课后限时训练.TIF【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 总分:44分(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知识点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2](2021年广东广州期中)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约3 000千米,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2016年11月,由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据此完成第1~2题。1.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地区(  )A.地表起伏大 B.河流较多C.高温多雨 D.黑土地深厚2.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会(  )A.造成我国产业发展滞后B.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C.增加巴基斯坦就业压力D.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新疆喀什,途经山地、高原区,地表起伏较大,A项正确;途经地区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全年少雨,河流少且流量小,B、C项错误;土壤发育程度低,无黑土分布,D项错误。第2题,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贸易走廊,双方互利共赢,可以促进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动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B项正确,A、C项错误;巴基斯坦不出口能源,不会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来源,但可以使我国能源进口方式更加多样化,D项错误。[知识点1](2021年安徽六安联考)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原先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被打破,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正在形成。中国作为“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核心枢纽,连接着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下图为“单循环”和“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3.全球价值体系链从“单循环”向“双环流”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调整B.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C.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储量增加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4.在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面临的挑战是(  )A.劳动力资源匮乏 B.矿产资源日渐枯竭C.基础设施不完善 D.产业创新能力不足5.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实现双赢,中国应(  )A.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B.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扩大资源进口C.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D.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答案】3.B 4.D 5.D 【解析】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中,发达经济体掌握技术,处于价值链高端,发展中经济体处于价值链末端。近年来,中国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制造大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从发达经济体进口技术,制造中间产品,成为连接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核心枢纽,形成了“双环流”价值体系链,B项正确。第4题,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并没有出现劳动力资源匮乏现象,A项错误;中国向发达经济体进口技术、出口中间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矿产品,对矿产资源依赖性大,但是与该环流关系不大,B项错误;中国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C项错误;在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产业创新能力不足,D项正确。第5题,在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并向其出口技术,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D项正确;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A项错误;传统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不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趋势,B项错误;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对发展中经济体影响不大,C项错误。[知识点2]“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完成第6~8题。6.“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以及(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8.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答案】6.A 7.D 8.C 【解析】第6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需要为大量产品寻找市场,同时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外合作,而“一带一路”政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措施,①正确;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的资源而不是人才,②错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其他产业较为匮乏,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寻找消费市场,而中国正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正确;南亚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较多,农业产量不稳定,且该地人口数量庞大,粮食自给尚且困难,无法大量出口,错误。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为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西欧,其中中亚、西亚主要信奉伊斯兰教,D项正确。第8题,中亚和西亚地区分别由于深居内陆和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而导致极度缺乏水资源,同时又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知识点2]9.(2021年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 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距亚欧大陆仅11到15千米,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入驻,2019年6月28日,丹吉尔地中海港宣布将港口容量增加两倍,并进一步增加了港口工业区的面积。目前丹吉尔地中海港已成为非洲第一大港口,拥有6个工业区,并吸引了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约900多家公司入驻。下图为丹吉尔地中海港位置示意图。(1)阿特拉斯山是摩洛哥的重要分水岭,它导致境内东、西部河流流向明显不同。指出分水岭西侧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2)说明丹吉尔地中海港工业区吸引中国企业入驻的主要条件。(8分)(3)简述中国企业的入驻对当地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1)冬季。原因:西部临海,水汽充足;西风携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沛。(2)临近直布罗陀海峡,交通地理位置重要;非洲最大海港,海运便利;临近欧洲,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政府政策支持。(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B拓展提升练】时间:20分钟 总分:45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区域认知](2021年甘肃天水段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原名为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据此完成第1~2题。1.TPP主要体现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世界政治多极化B.世界经济全球化C.区域经济一体化D.地缘合作与冲突并存2.TPP的成立(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 ②利于成员国间商品、劳务、资本等自由流通 ③拉大了成员国间经济差距 ④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C项正确。第2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成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资本的自由流通,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亚太地区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②④正确,①错误;区域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作统一,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成员国间经济差距越来越小,③错误。[区域认知](2021年天津静海检测)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完成第3~4题。3.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B.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C.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西部地区农牧业比重大4.“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加深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 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 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A.②④ B.①②C.③④ D.①④【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镇化进程快;西部为欧洲,多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故B项正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亚和欧洲西部地区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区地广人稀,故A项错误;东部地区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故C项错误;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故D项错误。第4题,“一带一路”投资资金以我国政府资金为主,有必要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影响不大,①错误;俄罗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不会向我国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错误;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利于我国引进大量油气资源,正确;一带一路将为欧亚间货物互通、往来物流提供更加牢固的保障,有利于我国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正确。[综合思维]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关联图。读图,完成第5~6题。注:OEM是指目前大多采用由采购方提供品牌和授权,由制造方生产贴有该品牌产品的方式。5.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优势是(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B.劳动力充足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6.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  )A.营销基地 B.生产制造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市场潜力大,B项正确;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是科技力量雄厚、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第6题,读图可知,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企业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品牌、设计以及营销;我国大陆企业多参与一般零部件供应、电子装配,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制造,B项正确。[综合思维](2021年山东泰安阶段性考试)澳大利亚某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第7~9题。7.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技术水平 ⑤能源因素A.①③ B.②④C.①⑤ D.③⑤8.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会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印度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B.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C.严重冲击印度国内市场D.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不利于产业升级9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①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②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经济较为发达,国内资金充足,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7.A 8.B 9.D 【解析】第7题,印度人口超过十亿,劳动力丰富且市场需求量大,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因素和市场因素,①③正确;印度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并不先进,错误;内部交易成本和能源影响较小,②⑤错误。第8题,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增加了就业机会,可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B项正确;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会减少印度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A、C项错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有利于产业升级,D项错误。第9题,印度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①正确;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②正确;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④正确;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发达,③错误。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8分)[区域认知]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 中国海外产业园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国内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已建成的多个海外产业园区都具有较为清晰的产业类型定位和发展特征,其中加工制造型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纺织、家电、机械、电子等中国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是中俄合作在乌苏里斯克建设的加工制造型产业园区。下图为乌苏里斯克位置示意图。图163(1)说明影响西伯利亚铁路在图示区域内走向的主要因素。(6分)(2)分析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6分)(3)简述国内加工制造企业落户海外产业园区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意义。(6分)【答案】(1)受地形的影响,大致沿地势平坦的河谷平原延伸;为减轻冬季寒冷恶劣气候的影响,分布于西伯利亚地区南部;为增加客货量、方便居民出行,尽量经过城市和工矿点;受中俄两国国界线的限制,使其(在伯力处)发生较大弯曲。(2)中俄合作,国家政策的支持;位于中俄两国国境线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中俄之间经济互补性强,产品市场广阔;西伯利亚铁路通过,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共用基础设施,节省建设成本;享受优惠的政策,规避关税;降低产品运费,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国际合作课时作业,共1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当堂检测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