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多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
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文件包含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doc、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组填空题doc、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单选题②doc、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简答题计算题doc、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单选题①doc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朝阳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单选题②
一、单选题
1.(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电压(v)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H2体积(mL)
时间(s)
①
6
15
2%
20
54.0
②
6
15
5%
20
36.2
③
6
30
2%
20
46.2
④
6
30
5%
20
t
分析实验①②③的数据,推测实验④的时间t最有可能是
A.35.4 B.37.8 C.50.2 D.55.6
2.(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提倡绿色出行
3.(2022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于冷冻降温 B.稀有气体用于制造电光源
C.氢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4.(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5.(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
C. H2O D. 2H2
6.(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7.(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 B.CaO C.Na2CO3 D.H2SO4
8.(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观察气体的颜色
9.(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0.(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达到灭火目的。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1.(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排水法收集氧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验证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净化河水得到纯水
A.A B.B C.C D.D
12.(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是混合物
B.“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C.“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D.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3.(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C.色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
14.(2021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15.(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增大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间隔增大
16.(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H2 B.H2O C.2H2 D.2H
17.(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18.(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19.(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 AlO B.硫酸锌 ZnSO4 C.氯化铁 FeCl2 D.硝酸铜 CuNO3
20.(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密闭居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CO2 B.CO C.O2 D.N2
21.(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C.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D.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22.(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23.(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钼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2
24.(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25.(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气已收集满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燃
C.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A B.B C.C D.D
26.(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B.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27.(2020秋·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生产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Si),工业制取高纯硅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化合物 B.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反应前后氢、氯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71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与②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NaOH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时间越短;①和③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电解时间越短;因此①②③与④比较,④中NaOH溶液浓度最大,温度最高,根据上述推断,所以④电解的时间应比②还少,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积极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大气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A选项叙述正确;
B、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回收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B选项叙述正确;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C选项叙述错误;
D、提倡绿色出行,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D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难度不大。
3.C
【详解】A、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稀有气体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氢气有可以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图标为严禁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B、图标为严禁携带烟火,故不符合题意;
C、图标为禁止燃放鞭炮,故符合题意;
D、图标为禁止吸烟,故不符合题意;
5.D
【详解】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表示分子分数,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故表示2个氢分子:2H2,故选D。
6.D
【分析】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
【详解】A、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温度和压强会影响分子间间隔,温度降低,间隔变小,压强增加,间隔变小。
7.B
【详解】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选择B。
8.A
【详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D、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没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生成物化学式不对,故A错误;
B、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B错误;
C、没有写出反应条件点燃,故C错误;
D、既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从而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目的。
故选:B
11.C
【详解】A、氧气密度小于水,应短管进气,水从长管排出,故A错误;
B、做对比实验,用干燥的石蕊纸花做对比,故B错误;
C、热水中试管内的棉花先变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C正确;
D、小卵石、石英砂能除去不溶物,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溶解的其它物质,不能得到纯水,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气凝胶冰”中只含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气凝胶冰”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正确;
C、“气凝胶冰”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融化,故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色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1+12+2+2=27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色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6:1,质量比为,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B
【详解】A、由图可知,①③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B、②③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②③,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
C、③④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对比①②③④,④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详解】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D。
16.C
【详解】A、该粒子表示氢气这种物质,1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该粒子表示水这种物质,1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表示2个氢分子,符合题意;
D、该粒子表示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钠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故选:B。
18.D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D正确。故选D。
19.B
【详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Zn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硝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NO3)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故选B。
20.B
【详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毒,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符合题意;
C、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毒,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D
【详解】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容易触电,所以错误;
B、高楼发生火灾,不能乘电梯逃生,容易被困在电梯,所以错误;
C、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所以错误;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所以正确;
故选:D。
22.A
【详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说法不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说法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做气体肥料,说法正确。
故选:A。
23.B
【详解】A、钼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2,表示原子序数为4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说法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2,故说法正确。
故选:B。
24.C
【详解】A、单宁酸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1×52+16×46=1700,说法不正确;
B、单宁酸由单宁酸分子构成,不含氢分子、氧分子,说法不正确;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76):(1×52):(16×46)=912:52:73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
D、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76:46,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5.B
【详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错误;
B、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故选项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D、图中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6.C
【详解】A、因为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所以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选项A正确;
B、氯化硼能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制得硼和氯化氢,氯化硼也可能与水反应,选项B正确;
C、因为生成的氯化氢也是气态,所以该反应中有三种物质为气态,选项C错误;
D、因为该反应需要干燥、纯净的氢气,所以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正确。故选C。
27.C
【详解】A、甲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为:甲+2乙=丙+4丁,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此选项正确;
C、反应前后氢、氯原子个数不变,此选项错误;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32:(2×2×35.5)=16:71,此选项正确。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文件包含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②doc、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简答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doc、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①doc、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组填空题doc、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doc、北京市通州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计算题doc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文件包含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组计算题科学探究题doc、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②doc、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流程题科普阅读题doc、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填空题简答题doc、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①doc、北京市房山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doc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文件包含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科普阅读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doc、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选择题②doc、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单选题①doc、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doc、北京市丰台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填空题计算题doc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