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6.1 函数一课一练,共5页。
《函数》同步测试
◆ 填空题
1. .某油箱中有油20 L,油从管道中均匀流出10 min可流尽,则油箱中剩油量G(单位:L)与流出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2.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函数图象中,有两个函数图象能近似地刻画如下a,b两种情境.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作业本再去学校;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1)情境a,b所对应的函数图象分别为 , ;(填写序号)
◆ 选择题
(2)请你为剩下的函数图象写出一个适合的情境。
3. 下列变量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
A.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
B.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
C.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
D.球的体积与球的半径
4.
一天,小亮看到家中的塑料桶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玻璃杯,塑料桶和玻璃杯的形状都是圆柱形,桶口的半径是杯口半径的2倍,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小亮决定做个试验:把塑料桶和玻璃杯看做一个容器,对准杯口匀速注水,注水过程中杯子始终竖直放置,则下列能反映容器最高水位h与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5. .对于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是自变量 B.R2是自变量
C.R是自变量 D.πR2是自变量
◆ 应用题
6. 下表给出了某橘农去年橘子的销售额(单位:元)随橘子卖出质量(单位:kg)变化的有关数据:
卖出质量/kg
1
2
3
4
5
6
7
8
9
销售额/元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橘子卖出5 kg时,销售额是多少?
(3)估计当橘子卖出50 kg时,销售额是多少?
7. 如图,图中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吗?如果能,求出当t=12 min时对应的路程s。
8. 某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的心跳速度通常与人的年龄有关,下表是测得的一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心跳的最高次数b(单位:次)随这个人的年龄a(单位:岁)变化的规律:
年龄a/岁
1
2
3
4
5
运动时所能承受的心跳的最高次数b/(次/分)
175
174.2
173.4
172.6
171.8
(1)试写出变量b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个量是因变量?
(2)正常情况下,在运动时,一个12岁的少年能承受的每分心跳的最高次数是多少?
(3)一个50岁的人在运动时,每分心跳的次数为148,他有危险吗?
答案与解析
◆ 填空题
1. G=20-2t 0≤t≤10
2. 解:(1)情境a:小芳离开家不久,即离家一段路程,此时①②③都符合,发现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返回家里找作业本,即又返回家,离家的距离是0,此时②③都符合,又去学校,即离家越来越远,此时只有③符合,故只有③符合情境a;
情境b:小芳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为了赶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即离家越来越远,且没有停留,所以只有①符合.故应填③,①。
(2)情境是小芳离开家不久,休息了一会儿,又走回了家。(答案不唯一)
◆ 选择题
3. C 函数关系中有两个变量.在等腰三角形中,面积=12×底边×高,有三个变量:面积. 底边和高,所以不是函数关系。
4. C 向玻璃杯内注水时,水面在逐渐升高,当玻璃杯中的水满时,开始向塑料桶内流,这时容器内最高水位h不变,当塑料桶内水位高度与玻璃杯高度一样后,继续注水,则容器内最高水位上升,且上升的速度是开始的14,结合四个选项中的图象,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故选C。
5. C
◆ 应用题
6. 解:(1)题表中反映了橘子卖出的质量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橘子卖出的质量是自变量,销售额是因变量。
(2)当橘子卖出5kg时,销售额为10元。
(3)当橘子卖出50kg时,估计销售额为100元。
7. 解:从题图中看出,有两个变量t和s.如果把t看作自变量,s看作因变量,那么路程s、速度v、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为s=vt。
从题图中看出,每取一个t值,都有一个s值与之对应,当t=3时,s=20,所以20=3v,解得v=203(m/min)。
所以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s=203t.所以可以将s看作t的函数.故当t=12时,s=203×12=80(m)。
8. 解:(1)b=175-0.8(a-1)=175.8-0.8a,其中a是自变量,b是因变量。
(2)当a=12时,b=175.8-0.8×12=166.2(次)。
所以12岁的少年能承受的每分心跳的最高次数是166.2。
(3)当a=50时,b=175.8-0.8×50=135.8(次),
因为148>135.8,所以他有危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函数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函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函数同步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函数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41函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41函数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