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句子默写,翻译,选择题,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我们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感受着温情:有yāng(______)求瘫痪的儿子出去走走的母亲;有唤醒海伦灵魂,让海伦的生活从此jié(______)然不同的莎莉文老师;有专门留书让我观看的cí(______)善的书店店员;也有在散步过程中蹲下来背起母亲的“我”……他们让我们对人与人的感情也有了更多的qǐ(______)盼。

    二、句子默写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正如《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翻译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俄而雪骤(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3)下车引之(________) (4)饭疏食,饮水 (________)

    四、选择题
    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五、名著阅读
    5.名著阅读
    (1)成长,带着年少的童真、童趣。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请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篇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长,我们也会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甲)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她”是_______
    (乙)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个地方是________
    (3)成长,我们又会遇到很多的困扰。在《五猖会》中,“我”急着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你怎么看待这位父亲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朋友,古诗中也有很多诗句歌颂友谊,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上下两句。
    , 。
    (2)欣赏漫画《朋友》,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说说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玩具》、《做父亲》,完成下面小题。
    玩具①
    泰戈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着看你在那里耍弄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心想:“ !”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注)①选自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做父亲
    丰子恺
    (1)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2)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3)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4)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5)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6)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①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7)“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8)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9)“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10)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17)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
    (注释)①咫尺天涯:指距离虽然很近,但很难相见,就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
    7.上面两篇文章分别描绘了孩子富有童趣的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画面。
    《玩具》:
    《做父亲》:
    8.阅读《玩具》,结合上下文补出划线处孩子可能会有的想法。
    9.阅读《做父亲》,根据文中语句揣摩下列空格处孩子的心情。
    段落
    语 句
    孩子的心情
    第(2)段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_________
    第(4)段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急切(期望)
    第(11)段
    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
    ________

    10.阅读《做父亲》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11.《做父亲》第17段写到:我不说下去了。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玩具》一文分析“我”不说下去的原因。


    八、诗歌鉴赏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①。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①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12.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3.请描绘“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所呈现出来的秋天的画面。


    九、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选自《论语》)
    (乙)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②疑,正为此耳。既已纳③其自托,宁④可以⑤急相弃邪⑥?”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乘船》)
    (注释)①辄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②所以:......的原因③纳:接纳④宁:难道⑤以:因为⑥邪:同“耶”,句末语气词,吗.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 (2)听其言而观其行(_________)
    (3)有一人欲依附(_________)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_________)
    15.翻译下面语句。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16.乙文结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请说说谁优谁劣,并结合甲文乙文进行分析。


    十、作文
    17.作文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你会遇见春夏秋冬,那里诉说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景;你会遇见亲情友情,那里流淌着小日子赤诚相伴的温馨;你会遇见自己,那里安放着单纯、童真等美好的事情……
    请以“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是风景,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品质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央 截 慈 企
    【详解】
    央求:恳切地请求,注意“央”不能写成“怏”;截然不同: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不能写成“绝”;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不能写成“兹”;企盼:盼望,“企”音调是上声,不能写成“期”。
    2.洪波涌起 断肠人在天涯 遥怜故园菊 落花时节又逢君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夜征人尽望乡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天涯、怜故、渝州、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
    3.不久,一会儿 约定 拉 吃
    【详解】
    (1)句意:不久,雪下得很急。俄而:不久,一会儿。
    (2)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3)句意:下车去拉元方。引:拉。
    (4)句意:(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饭:吃。
    4.D
    【详解】
    A.句意为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相当于“吗”;
    B.句意为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C.句意为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D.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守、忠于,不是通假字;
    故选D。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无常》 阿长或长妈妈 三味书屋 1.不赞成他的做法,这个父亲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对儿童心理存在无知和隔膜。2.赞成他的做法,是对孩子的殷切期盼,重视孩子的教育。
    【详解】
    (1)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仔细观察图的内容,结合文字,回忆所学课文,找到相关的信息点。①根据图片中的“雪、竹筛、孩子”等信息可知这是雪地捕鸟,出自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一段写冬天在百草园里捕鸟的趣事。②活无常。根据图片中的“活无常”几个字可知,图片内容出自鲁迅的散文《无常》。文中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甲】,根据文段的描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可知是出自《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对阿长的刻画。
    【乙】,根据文段所写可知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结束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开始了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
    附: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3)考查观点的表达。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不赞成,“我”很期盼看迎神赛会,可父亲在“我”即将去看的时候,却让“我”背《鉴略》,这严重影响了“我”看赛会的心情,是对儿童活泼可爱天性的束缚。
    6.(1)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示例:漫画描绘了两个人在喝酒,表面上很开心,但是心里却有一把锁,没有打开心门。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有些酒肉朋友往往心门都是锁闭的,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详解】
    (1)本题考查古诗句积累能力。注意所写古诗句必须是歌颂友谊的。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本题考查介绍漫画和解说寓意的能力。漫画一般由标题、主体、注解三部分构成。认真观察漫画构成,依次客观介绍画面内容,不抒情不议论。解说寓意主要考查对图画的整体领悟能力。观察漫画可知,画面上的两个人正在推杯举盏,嘴里好像正在相互说着一些恭维祝福的话语;但两个人的心里都挂着一把锁,牢牢地锁住了心门。据此可知,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某些所谓的朋友,其实心门紧闭,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7.《玩具》:小孩坐在泥土里玩树枝。《做父亲》:孩子们围着看小鸡并想要买小鸡。
    8.示例: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能写出小孩对于成人在做枯燥的加叠数字行为的不理解与困惑等即可)
    9. 惊喜(欢喜) 不舍
    10.春景的特点是:和平美丽(安详、怡然) 用意:与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的痛苦心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或:反托出孩子买不成小鸡之后痛苦的心情。
    11.“我”不说下去是因为:1.孩子看到小鸡心里特别想买“我”却告诉他要说不想买,这样为了能够让价。我意识到大人的心机、圆滑世故会伤害到孩子的单纯,在教会孩子撒谎。2.“我”意识到孩子的快乐是一种简单,想要孩子快乐,就像在《玩具》中孩子坐在泥土里玩树枝一样是快乐的游戏,倒是大人们处心积虑,思考着一切,却不过是一些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而已。3.是“我”的反思,作者对简单、快乐生活以及单纯的向往。
    【详解】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作答此题,要通读文章,梳理出文中的人物,人物所做的事件,概括出内容即可。《玩具》一文,所写的人物是:孩子;事件是:坐在泥土里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做父亲》一文所写的人物是:孩子们,事件是:孩子们被卖小鸡的吸引,赶来围着看,让父亲买小鸡给他们。
    2.考查根据语境续写句子。作答此题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表达对孩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行为的不解和困惑即可。示例:多么愚蠢的游戏,竟把你的早晨给浪费掉了!
    3.考查理解文中人物心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和句子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根据第①段“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和第②段写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出去并喊着“买小鸡”,这些表现和该句中“睁大眼睛”及“小鸡!小鸡”,短促的句子所表达的惊喜的语气,可知第一处心情是“惊喜”;根据第④段“转身包围了我”“喊得比以前更响了”可以看出小孩子想买小鸡的“急切”心理;根据第(11)段“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可以看出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是“不舍”。
    4.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描绘出一幅平和融洽、温馨美丽春景,下文一句“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温情的春景与孩子们的哭声形成强烈地反差,突出挑担者的无情,衬托出孩子买不成小鸡后的失望难过心情。
    5.考查对“我”不说下去原因的探究。《做父亲》这篇文章讲述了孩子想要买小鸡,经过“我”的讨价还价,最终也没有买成的事。“我”想告诉孩子们一些处事的道理,结果也说不出口。“我”不说下去是因为孩子还小,很单纯,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果说下去,会误导孩子,颠倒是非。作为父亲不能让孩子过早接触现实而变得世故,这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我”意识到孩子的快乐是一种简单纯粹,并引发“我”的思考。孩子的游戏单纯快乐,而“我”却忘记了游戏本身的意义,耗费时间金钱去寻的无用的东西。《玩具》一文中孩子世界和大人世界形成对比,用大人对物质欲望的强烈追求反衬孩子的简单,赞美了童心的纯粹,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12.B
    13.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着,多么绚烂的秋色。
    【分析】
    12.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从题目“天净沙·秋”和“轻烟老树寒鸦”“白草红叶黄花”等诗句可知,此曲描写的季节为秋季。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
    B.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秋季。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季。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季
    据此,答案为B。
    13.
    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本题作答要抓住意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加入合理的想象,描绘寂寞萧瑟的秋景中,突然呈现的五颜六色、多彩多姿的景象。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4. 反省 他,他的 想要 凭借,根据
    15.后来乱军追赶到,王朗想要舍弃中途带上来的人。
    16.华歆优王朗劣。理由是:孔子说看一个人不只是要听他说的话,还要看他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实际上,他却胆小怕事,一见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并没有做到言行一致。
    【分析】
    14.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
    (2)大意: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其:他,他的。
    (3)大意:(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欲:想要。
    (4)大意:世人凭借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以:凭借,根据。
    15.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重难点词语有:至,到;欲,想要;舍,舍弃、抛弃。
    16.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甲】文孔子说的“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可知,要想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要做到言行一致。根据【乙】文“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来看,王朗先想见义勇为,救助他人。而一遇到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并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根据乙文“歆辄难之”“‘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来看,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因此,华歆优王朗劣。
    【点睛】
    【甲】文译文: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乙】文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7.范文:
    与你相遇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寒风,肆意地凌虐着寒冬中的一切。百花谢时,一树红梅犹傲立在风刀霜剑中。红白交映,点染了整个寒冬。
    偶然间的一瞥,目光扫到那淡黄的封皮,如同清朝转瞬即逝的辉煌。轻启扉页,墨香氤氲,入眼是你如红梅般傲立。
    生在皇族,却命运不堪,风刀霜剑铸就了你的傲骨。皇帝血亲,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博得皇帝赏识,做了贴身侍卫。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别人眼里,你是令人羡慕的幸运儿,结遍兰襟又怎样?但,你的心,既不属于尔虞我诈的官场,亦不属于兵戈不断的边疆,可又属于什么呢?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你淡泊名利,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你的词,更多的浸透着淡淡的忧伤和孤寂。
    窗外,红梅点点,肆意地笑着。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曾经的花屏旁,欢声笑语,今,却孤身一人。那夜,佳人选秀入宫,你却只能望着那远去的倩影,痛入心扉,泪洒满襟。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的原型么?命运为何这般捉弄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明月洒下的清辉,照亮了案牍上的宣纸,雨打芭蕉,谁与劝孤酌?
    孤灯残夜冷香销,半盏月光映红墙。又是一夜不眠时,风萧雨稠冷衾薄。欲书信寄玉清人,墨染白纸却无言。明月应笑人心痴,黄廷龙袍怎有情?
    窗外,红梅凋零,在风雪中孤立着。
    或许,是那不堪的命运铸就了你的傲骨,铸就了你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的词风。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的情,你的仗义疏财,你的傲骨,在那黑暗笼罩的社会里,独树一帜,如一树红梅,百花谢时犹傲立。
    与你相遇,你是纳兰。如历史可以改变,时光能够倒流,我愿做你的知己,让你不再孤独。
    【详解】
    题目“与你相遇”,“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人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根据提示语可知,“你”可以是风景,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品质等。比如写自己只身在外,身处困境,遇上了一位好心人,他热心地帮助了你,你感激万分;比如写自己在忧伤时独自来到野外,发现了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它虽小得可怜,却乐观地随风摆动。它给了你启发,让你从忧伤中振作起来;比如写自己在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时,被鲁宾逊坚强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动,经久难忘;比如写自己与机智、感动等某种精神情感相遇等。本文适合写成回忆性文章,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难忘的“相遇”,通过具体的动作、对话等描写,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

    浙江省温州市三校联盟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三校联盟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有16道题,根据提示完成①-⑥填空,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