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4页。
1.1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2.“正数与负数”是“有理数”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数的产生和发展,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过了整数、分数和零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2.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负数,要多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由于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2、使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1、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适时的渗透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初步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 1、负数的意义。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活动1 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学们观看下面几幅图,那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观看图片后举手回答),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和分数,那么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吗? 二、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2 (同学们观看课件)在例子中你发现有你不熟悉的数字吗?它表示什么意思?从而引出前面带有“—”的符号,引出负数,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 活动3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像3、2、0.5 、2.7%…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像–3、–2、–0.5、–2.7%…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的数叫做负数。 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4 练习(目标小测) 加强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活动5 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利用一段语文的诗中的相反词,引出数学的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的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它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活动6 讲解例题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三、练习(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让学生对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加深理解。四、小结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五、作业 书上第4页练习1、2、3、4题 教学反思:初一孩子进出初中后的第一节数学知识讲授课,怎样让孩子感到原来初中的数学课程很有趣,第一节数学课的讲授显得很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初一学生的心里特征与好奇心,使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充满力量与热情,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合作观察,体验团体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