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优秀课件ppt
展开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22.3.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2.3.1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单元
第二十二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力目标
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
2.掌握图形面积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的寻找方法,并会应用函数关系式求图形面积的最值;
知识目标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重点
会应用函数关系式求图形面积的最值。
难点
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
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法
教法
讲练结合法、应用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温故知新
二次函数y=a(x-h)2+k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y的最值是 .
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___ .当x= ____时,函数有最___ 值,是 _____ .
3. 二次函数y=2(x-3)2+5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y的最 值是 __ .
4. 二次函数y=-3(x+4)2-1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函数有最___ 值,是 .
5.二次函数y=2x2-8x+9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函数有最_______ 值,是 .
学生回顾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通过复习已知内容引入本节课新知。
通过温故知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前后知识联系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二、探究新知
问题1: 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在准备体育测试。小明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铅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是()。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回答。
(1)图中抛物线的顶点在哪里?
(2)这个抛物线的顶点是否是小球运动的最高点?
(3)小球运动至最高点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4)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小球运行轨迹的顶点坐标是什么?
教师追问:如何求出球的最大高度呢?
小组内探究分析:
画出()的图象,借助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从函数的图象看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可以看出,抛物线的顶点是这个函数的图象的 点,也就是说,当t取顶点的横坐标时,这个函数有最 值。
解:当 = = 时,
h有最大值 = .
∴小球运动的时间是 时,小球运动到最大高度是 .
活动2:探究归纳
如何求出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最小(大)值?
一般地,当a>0(a____)时,抛物线_____(a≠0)的顶点是最低____( )点,也就是说,当x=( )时,y有最____( )值是_____。
巩固练习:
教练对小明推铅球的录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为y=﹣x2+x,由此可知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 )
A.10m B.3m C.4m D.2m或10m
学生通过思考,循序渐进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学会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得出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大)值的结论。
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通过追问为学生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通过自主归纳,帮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类比探究
问题2: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 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
(1)你能求出S与L之间的函数关系吗?
(2)当 l 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 S 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归纳:一般地,因为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最低(高)点,所以当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大)值.
总结归纳:
最值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理解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法或通过配方
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5】 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巩固练习:
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长为10m)围成长方形养鸡场.设养鸡场的长BC为x米,面积为y平方米.
试问: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教师最后巡视指导,并总结解题注意事项。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上面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出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实际应用练习,进行巩固训练,引导学生借助上面解决问题的经验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主学习,循序渐进探索规律。
通过总结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再次体会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的知识。
课堂练习
1.用一根长为40 cm的绳子围成一个面积为a cm2的长方形,那么a的值不可能为( )
A.20 B.40 C.100 D.120
2.将一根长为20 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各做成一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cm2.
3.手工课上,小明准备做一个形状是菱形的风筝,这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恰好为60 cm,菱形的面积S(单位:cm2)随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x(单位:cm)的变化而变化.
(1)请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 x是多少时,菱形风筝面积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同时出发,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设△PQD的面积为S,点移动的时间为x(x>0)
(1)求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经过多少时间,△PQD的面积最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检查,师生集体订正。
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巩固本课所学,加深认识,深化提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本节学习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传播问题,
1.主要学习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特别是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面积公式等关系写出二次函数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会学生体会,反思,归纳总结本节的主要收获。
学生根据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梳理主要知识。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获奖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考点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完美版ppt课件,共8页。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温故而知新,初露锋芒,小试牛刀,课堂小结,华山论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