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语》(《红楼梦》)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语》(《红楼梦》)专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语》(《红楼梦》)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7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②矣。” (《论语·里仁》)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注释:①党:类别。 ②仁:同“人”。
(1)历来人们对画线句子中“如”的意思,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类似,像;有人认为是比得上。请根据语境,就两种不同的理解分别解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意思。(2分)
(2)《论语》中有不少关于“过”的思考。请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三则,分别概括,并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带给你的启示。(5分)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1)孔子的两位弟子为何都认为管仲不仁?(2分)
(2)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的?(4分)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7分)
(1)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对人物的描写,所写人物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A.①林黛玉 ②贾探春 ③王熙凤 ④贾宝玉 ⑤贾惜春
B.①林黛玉 ②贾迎春 ③贾探春 ④贾宝玉 ⑤王熙凤
C.①贾迎春 ②贾探春 ③王熙凤 ④贾惜春 ⑤贾宝玉
D.①贾元春 ②贾迎春 ③贾探春 ④贾宝玉 ⑤王熙凤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了晴雯、鸳鸯、司棋、龄官这些富有反抗精神的少女形象。请从上述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她的“反抗性”。(4分)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10分)
11.阅读《论语》五则,完成问题。
①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乡党》)
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乡党》)
③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
④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
⑤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无所归 归:归还
B.朋友之馈 馈:赠品
C.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恶:嫌隙、仇恨
D.忠告而善道之 道:引导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3分)
(3)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括与朋友相处时讲求的原则。(4分)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1.请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②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
③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④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徽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注释:【1】窒,固执。【2】微,抄袭。【3】孙,同“逊”。
(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其鬼而祭之 其:自己的
B.好勇疾贫 疾;迅速
C.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讪:毁谤
D.恶讦以为直者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
(2)结合上述语段,概括孔子、子贡对“勇”的认识。(4分)
(3)《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回目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晴雯病补雀金裘之“勇”的理解。(3分)
《论语》(《红楼梦》)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7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②矣。” (《论语·里仁》)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注释:①党:类别。 ②仁:同“人”。
(1)历来人们对画线句子中“如”的意思,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类似,像;有人认为是比得上。请根据语境,就两种不同的理解分别解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意思。(2分)
(2)《论语》中有不少关于“过”的思考。请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三则,分别概括,并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带给你的启示。(5分)
11.(1)(2分)
答案示例:要以忠诚守信用为主,不要跟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要以忠诚守信用为主,不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
(2) 第一问答案要点:(3分)
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
要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反省(或自我责备);
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断学习经典可以不犯大错;
考察他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君子光明磊落,即使犯错误,也不加掩饰;
小人对于错误一定加以掩饰。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略)(2分)
【评分标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1)孔子的两位弟子为何都认为管仲不仁?(2分)
(2)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的?(4分)
11(1)(2分)答:原因:管仲原本辅佐公子纠,在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掉之后,管仲非但没有为公子纠殉节,反而倒戈成了齐桓公的宰相。
【评分标准】“没有殉节”1分,“倒戈”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①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和平安定,百姓至今仍受其惠,这是他的“仁德”。②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有以死守节,反过来辅助桓公,虽丧失了小节小信,但坚守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义。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7分)
(1)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对人物的描写,所写人物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A.①林黛玉 ②贾探春 ③王熙凤 ④贾宝玉 ⑤贾惜春
B.①林黛玉 ②贾迎春 ③贾探春 ④贾宝玉 ⑤王熙凤
C.①贾迎春 ②贾探春 ③王熙凤 ④贾惜春 ⑤贾宝玉
D.①贾元春 ②贾迎春 ③贾探春 ④贾宝玉 ⑤王熙凤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了晴雯、鸳鸯、司棋、龄官这些富有反抗精神的少女形象。请从上述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她的“反抗性”。(4分)
16.(1)(3分)B
(2)(4分)示例:
晴雯:①晴雯在内心深处保持“谁又比谁更高贵些?”的意识,身为一个封建社会贵族家庭里的奴婢,在与秋纹的对话中,她对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身份很不认同,渴望人格平等,希望得到做人的尊严。
②晴雯在跌扇后,面对贾宝玉的指责,与贾宝玉唇枪舌战,贾府上下几乎所有奴仆对贾宝玉都是恭敬顺从的,唯有晴雯敢大胆地冲撞,是晴雯刚直不屈的心性使然。
③抄检大观园时面对王善保家的一伙人,晴雯把自己的箱子里的东西倾倒而出,显示了晴雯面对统治者的爪牙不妥协、不屈服、不畏缩的态度。
这些反抗彰显了晴雯顽强不屈的个体意识和自主自尊的人格魅力。
【评分标准】人物与情节相匹配1分;情节具体2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10分)
11.阅读《论语》五则,完成问题。
①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乡党》)
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乡党》)
③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公冶长》)
④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
⑤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无所归 归:归还
B.朋友之馈 馈:赠品
C.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恶:嫌隙、仇恨
D.忠告而善道之 道:引导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3分)
(3)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括与朋友相处时讲求的原则。(4分)
11.(10分)
(1)(3分)A
(2)(3分)孔子说:“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3)(4分)
①仁义,
②有礼,
③宽恕,
④严于责己,
⑤劝导有度
(每点1分,满4分即可)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1.请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②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
③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④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徽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注释:【1】窒,固执。【2】微,抄袭。【3】孙,同“逊”。
(1)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其鬼而祭之 其:自己的
B.好勇疾贫 疾;迅速
D.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讪:毁谤
D.恶讦以为直者 讦:揭发别人的隐私
(2)结合上述语段,概括孔子、子贡对“勇”的认识。(4分)
(3)《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回目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晴雯病补雀金裘之“勇”的理解。(3分)
11.
(1)B解析:B项“疾”,憎恨。
(2)(4分)参考答案:孔子赞同见义勇为。(1分)认为"勇"应与“义”结合在一起,需要用“义”来节制。(1分)孔子认为一味好勇,而厌恶贫穷,容易犯上作乱。(1分)孔子、子贡认为“勇”也要用“礼”来节制。(1分)
评分参考点:
1.孔子赞同见义勇为。 (1分)
2.认为“勇”应与“义”结合在一起,需要用“义”来节制。 (1分)
3.孔子认为一味好勇,而厌恶贫穷,容易犯上作乱。 (1分)
4.孔子、子贡认为“勇”也要用“礼”来节制。 (1分)
(3)(3分)害之成理,即可得分。
具体扣分操作说明:
1.能从“义"与“勇”的关系,或“礼”与"勇”的关系出发,结合《红楼梦》原著中的具体情节阐述的,可以给满分。
2.如果只是贴标签,例如:说到晴爱给宝玉补衣服,能体现出晴蟹的勇,没有具体分析的赋1分,
3.直接说晴受性格勇敢,不得分。
4.如果有关系阐述,有部分情节结合,但是有很多无关信息参与的,扣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语》(《红楼梦》)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八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语言基础运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基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