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语》(《红楼梦》)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论语》(《红楼梦》)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八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语》(《红楼梦》)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完成13~14题。(11分)
(一)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幞,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闲文少述,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个大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传谕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二)
说着,大家出来。走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三)
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众人笑的拍手打脚,还要拿他取笑。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3.对“省亲别墅”这一景观,小说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简要分析曹雪芹这样设计的艺术匠心。(6分)
14.《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从以上材料之外的章回中,举出一例加以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4分)
(一)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二)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见宝钗来了,就掩住口不说了。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于是将衣服交明王夫人,王夫人便将金钏儿的母亲叫来拿了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15.以上两个语段中的“察言观色”,分别反映出孔子、薛宝钗怎样的为人之道。(4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11.君子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这几则语录体现了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请加以概括,并选择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要求,回答《红楼梦》的相关问题。(共12分)
(1)下列有关贾宝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预示身边女子命运的卷册。
B.秦可卿临终托梦给宝玉,警示他贾府必将衰败的结局。
C.宝玉见龄官画“蔷”,猜测她内心煎熬,不禁心生怜惜。
D.晴雯死后,宝玉悲痛欲绝,写下《芙蓉女儿诔》来祭奠她。
(2)怡红院是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居所。下列对联适合置于怡红院中的一项是(3分)
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D.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3)《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在和冷子兴的谈话中,认为宝玉兼具“聪俊灵秀之气”和“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你怎样理解对宝玉的这种评价?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简要阐述。(6分)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的一段文字: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从婆子所说的“呆气”中,可以看出贾宝玉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可不局限于文段中涉及的情节)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关于《红楼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B.宝黛初相见,黛玉觉得宝玉眼熟,宝玉看着黛玉面善,正与“木石前盟”的故事暗合。
C.众钗入住大观园,宝钗住进了蘅芜苑,黛玉住进了潇湘馆,而探春则住进了稻香村。
D.“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说的是惜春。
(2)下列对《红楼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书名中的“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梦”则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B.《红楼梦》由两条主线贯穿:一是以贾府为中心,写贵族家庭之衰亡;一是以金陵十二钗为中心,写红颜薄命之悲剧。
C.《红楼梦》内容涉及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园林建造、饮食起居等,可谓文化艺术的大观园。
D.《红楼梦》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等形式,含蓄地交代了书中众多人物的命运,具有象征意义。
(3)鲁迅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以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鲁迅所说的“真的人物”的理解。(4分)
《论语》(《红楼梦》)专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完成13~14题。(11分)
(一)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幞,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闲文少述,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个大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传谕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二)
说着,大家出来。走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
(三)
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众人笑的拍手打脚,还要拿他取笑。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3.对“省亲别墅”这一景观,小说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并结合你的阅读积累,简要分析曹雪芹这样设计的艺术匠心。(6分)
14.《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从以上材料之外的章回中,举出一例加以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题。(4分)
(一)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二)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见宝钗来了,就掩住口不说了。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于是将衣服交明王夫人,王夫人便将金钏儿的母亲叫来拿了去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15.以上两个语段中的“察言观色”,分别反映出孔子、薛宝钗怎样的为人之道。(4分)
13.(6分)
【评分参考】
通过“不同观感”凸显人物个性特点,4分;反映“省亲别墅”奢华,暗示主题,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贾元春认为“省亲别墅”奢华富丽,突出了“贵妃崇尚节俭,天性恶繁悦朴”的“贤德”;贾政主持修建的“省亲别墅”富丽堂皇,他又说“太富丽了些”,表现了他的谨慎、虚伪;刘姥姥把“省亲别墅”看作“大庙”、称作“玉皇宝殿”,既反映出她粗野鄙陋,又表明她识趣世故。曹雪芹通过不同人物眼中富丽堂皇的“省亲别墅”,既反映出不同人物的身份、见识、性格,又突出了贾府奢靡无度,为后文写贾府由盛转衰埋下伏笔。
14.(5分)
【评分参考】
举例恰当、具体,2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联合理,3分。
【示例一】
林黛玉与潇湘馆: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种有梨花和芭蕉,一脉泉水由后院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潇湘馆整体环境清幽,合于黛玉清雅、孤傲、纯洁的气质,“湘妃竹”上的斑斑点点,与林黛玉常常以泪洗面的形象相应,映衬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
【示例二】
贾宝玉与怡红院:怡红院种着芭蕉和西府海棠,房间设计精巧如迷宫,陈设多笔砚书鼎,一派富贵气象,合于宝玉“富贵闲人”的身份和爱好新奇玩物的率真个性。“怡红”的“红”表面指“葩吐丹砂”的海棠,又因这海棠名“女儿棠”,而象征着以黛玉为代表的众女儿,“怡红公子”的生活环境暗示宝玉对众多女儿的守护、关爱、尊重。
【示例三】
薛宝钗与蘅芜苑:蘅芜苑入门的玲珑山石上许多牵藤引蔓的异草香花,房内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色调素雅。这样的环境映衬出宝钗不事奢华、淡泊冷傲的性格。
15.(4分)
【示例】
孔子的为人之道:察人言语,观人容色,以仁义之道谦恭待人。
薛宝钗的为人之道:观人脸色,察人心思,做事得体周到,精明世故。(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达?”孔子说:“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名,不是‘达’。所谓达,(是指)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徒有虚名的人,只是外表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却违背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在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11.君子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这几则语录体现了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请加以概括,并选择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
11.参考答案:
品格:不断反省自己,做事无愧于心,内心安宁;乐于帮助他人,成就他人;能够与人 和谐相处,尊重、包容不同见解;心态平和,安详舒泰,没有骄矜之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认识: 【评分标准】议论性观点1分,联系现实阐释3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要求,回答《红楼梦》的相关问题。(共12分)
(1)下列有关贾宝玉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预示身边女子命运的卷册。
B.秦可卿临终托梦给宝玉,警示他贾府必将衰败的结局。
C.宝玉见龄官画“蔷”,猜测她内心煎熬,不禁心生怜惜。
D.晴雯死后,宝玉悲痛欲绝,写下《芙蓉女儿诔》来祭奠她。
(2)怡红院是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居所。下列对联适合置于怡红院中的一项是(3分)
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D.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3)《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在和冷子兴的谈话中,认为宝玉兼具“聪俊灵秀之气”和“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你怎样理解对宝玉的这种评价?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简要阐述。(6分)
(1)(3分)B(2)(3分)C
(3)(6分)略
【评分参考】两方面各3分。符合原著,言之成理即可。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的一段文字: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从婆子所说的“呆气”中,可以看出贾宝玉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中的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可不局限于文段中涉及的情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名著相关的内容,再分析作答。
【解答】从文中两个老婆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贾宝玉是有平等观念的。比如第十九回,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取栗子来,自向灯前检剥。又如第六十二回里写他过生日,贾母王夫人皆不在家。大观园中人拜寿挺热闹: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平儿便福下去,宝玉作揖不迭。平儿便跪下去,宝玉也忙还跪下,袭人连忙搀起来。从贾宝玉对待弟兄、朋友、奴仆等人的态度来看,他有难能可贵的平等意识。
答案:
从两个老婆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宝玉不管对方是何身份,都关心对方,不摆主子的威势,有难能可贵的平等思想。
【点评】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关于《红楼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B.宝黛初相见,黛玉觉得宝玉眼熟,宝玉看着黛玉面善,正与“木石前盟”的故事暗合。
C.众钗入住大观园,宝钗住进了蘅芜苑,黛玉住进了潇湘馆,而探春则住进了稻香村。
D.“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说的是惜春。
(2)下列对《红楼梦》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书名中的“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梦”则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
B.《红楼梦》由两条主线贯穿:一是以贾府为中心,写贵族家庭之衰亡;一是以金陵十二钗为中心,写红颜薄命之悲剧。
C.《红楼梦》内容涉及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园林建造、饮食起居等,可谓文化艺术的大观园。
D.《红楼梦》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等形式,含蓄地交代了书中众多人物的命运,具有象征意义。
(3)鲁迅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以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鲁迅所说的“真的人物”的理解。(4分)
6.(1)(3分)C (2)(3分)B
(3)(4分)答案示例:
小说中王熙凤就是一个“真的人物”,作品既写了她心狠手辣、刻薄寡情的一面,(1分),又写了她重视友情、亲情,温柔体贴的一面(1分)。她的心狠手辣、刻薄寡情体现在报复贾瑞、逼死尤二姐、对待下人等方面(1分);而她哭吊秦可卿、爱护贾宝玉、资助邢岫烟等细节则又体现了她重视友情、亲情,温柔体贴的一面(1分)。
(评分参考:概括“真的人物”的特点2分,举例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1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