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教案+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7780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获奖ppt课件
展开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故事导入
孔融让梨
凿壁偷光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撰,原名《世说》。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书写指导:书写斜钩时要把握好弧度,写得挺拔舒展。两个撇画要写出区别,第一个是竖撇,第二个是斜撇,要写出锋芒。
王戎不取道旁李
道旁:道路旁边。
李:李子。
取:摘。
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
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多读,读正确,读流利,熟读成诵。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zhē
折腾
zh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zhé
折
rónɡ
chánɡ
zhū
jìnɡ
wéi
朗读课文
再读课文,正确停顿。
听老师范读课文,用铅笔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然后练习朗读,读准节奏。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七岁,尝与 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
/
/
/
/
/
/
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①“折枝”是什么意思?
指树枝被压弯了。
②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
李子
/
小结:读文言文时,句中词与词之间,要根据意思合理停顿。
结合注释,抓住重点词语,相互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
理解文意
意思:曾经。指导书写:上略短下略长,光字头的竖在竖中线上,“云”第二横与字头大致同宽。
意思:众,许多。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画要写得舒展,和言字旁的提相穿插。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果实,在这里指李子。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守株待兔》
诸儿竞走取之
跑。
争着跑过去。
走
今义:走路,步行。
古义:跑。
联系《守株待兔》 ,理解“走”的古今异义。
“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种事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之”指代的是什么。
“之”指的是李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联系上下文,讨论这里的“之”指代的是什么。“此必”是什么意思?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这里的“之”指代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人问之”可以理解为“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此:这,这些,必:必定,一定。
句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之”指李子。
句意: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思考:这句话中“之”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取之,信然。
“之”的用法 “之”既可以指代某个事物,也可以指代某件事情。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意思。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讲故事。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讨论: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如今李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领悟道理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动脑
聪明机智
借助提示,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按照“游玩——伙伴摘李——王戎说出理由”的顺序完整地背诵课文。
王戎______,尝与_______游。看道边李树___________,诸儿_________,唯戎______。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_______,此必_______。”取之,______。
七岁
诸小儿
多子
竞走取之
多子
苦李
信然
不动
折枝
填一填。
王( )七岁,( )与( )小儿游。 诸儿( )走取之,( )戎不动。
戎
尝
诸
竞
唯
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只用四句话就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非常简洁。我们读的时候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这个故事中至少应有几个角色?他们会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
演一演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从这篇文章中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
《世说新语》故事会
搜集《世说新语》里的其他故事读一读,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
起因——王戎与诸小儿游
经过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此必苦李
结果——取之,信然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PPT课件,共20页,共2个课时设计。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小古文,自学字词,参与体验,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半包围,部首戈,结构上下,部首冖,结构左右,点击播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课件ppt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