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14分)
八年级(7)班开展“少年与成长”主题演讲活动,主持人小新同学准备了开幕词,请你帮他完善。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少年,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让人想到①(péngbó)生长的小树、展翅欲飞的雏鹰、冉冉升起的朝阳。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 (1)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 (2)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大鹏南徙时“ (3) , (4) ”(《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寒梅罹难后“ (5) , (6)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贵的是,“少年”能长存“ (7) , (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为天下寒士谋温饱的博大胸怀。总之,世界的精彩,会随着这一声声“少年”,接踵而至。
今天,少年的我们正茁壮成长,请不要②缄默,不要怅惘;要埋头苦学,也要③瞭望远方。
下面,我宣布,八年级(7)班“少年与成长”主题演讲活动,正式开始!
1.根据拼音写出①处的汉字,给②③处的加点字注音。(4分)
① ______② ______ ③ ______
2.请在横线(1)一(8)处填写恰当的诗句。(8分)
3.请仿照演讲稿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其后的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前后语意连贯,格式准确。(2分)
4.“读文化经典,成大器少年!”阅读经典可以照亮少年的成长之路。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完成下列题目。(5分)
(1)结合《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内容,因形解意。请结合示例,推断“明”的字义。(2分)
汉字
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
采
上面是手.下面是果树.“采”本意为摘取。例如《关雎》一诗中,“左右采之”的“采”即“摘取”之意。
明
(2)如果为班级图书角命名,名字中包括“采”“明”任意一个字,你会为班级图书角取什么名字?请你说说命名理由。(3分)
5.这次演讲比赛,你准备的演讲题目为“读经典悟思想,助力少年腾飞”,可是你的同桌小明却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难。阅读经典虽然对语文成绩提升有帮助,可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出效果。中考、高考时间紧,学业重,阅读经典还是放到大学以后吧!”你如何说服小明?要求:语言简明,有针对性,有说服力,100字左右。(4分)
6.下面是本次“少年与成长”主题演讲活动的结束语:心中有光/可以助人致远/理想如炬/可以点燃心灵/一个人的心灵一旦被理想点燃/就会有百折不挠的雄心/滴水穿石的坚韧/就可以向着未来奋勇前行
主持人朗诵时,舞台屏幕上将同步播放能反映“理想使人奋勇向前”的文学作品人物及相关情节。
你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最适合在此时播放?请结合原著说说理由。(不少于80字)(4分)
二、阅读与欣赏(28分)
(一)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7—10小题。(16分)
唢呐王
①唢呐是豫东一带很有名的乐器,我们这里有许多唢呐艺人,他们走村串户,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便会请他们前去演出。
喷呐王,六十多岁了,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唢呐艺人,打小就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吹奏了大半个世纪。唢呐王一生未娶,只有一个捡来的儿子,大家习惯叫他“小唢呐”,“唢呐王”将“小唢呐”视为己出,打小就教他吹奏唢呐,父子二人相依相伴生活。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演出团队多了,唢呐这个行当渐渐地不太为人看重了。
④面对这一切,唢呐王丝毫不为所动。在他内心深处,这把唢呐不仅是他的营生,还牵系着他一生的追求,是他的命。而小唢呐却有点儿坐不住了,几次他和唢呐王商量,要唢呐王把积蓄拿出来,办一个歌舞团,去挣大钱。但唢呐王就是不答应,气得小唢呐冲他大吼,你不是我亲爹,把你的那些钱都带到棺材里吧! 小唢呐决计和唢呐王分开,自己带了几个人另起炉灶。 虽然还是演奏唢呐,可心里却总有不甘。
⑤这一天,南村的李伯过寿,又派人来请唢呐王父子前去演出,让父子二人再唱一出对台戏。 并许下重彩,谁若胜了,奖彩头十万元,当场兑现。
⑥小喷呐听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同时心里暗暗较劲,发誓这次一定要赢。 原来,这李伯不知怎的,打从前年祝寿就为他们父子摆开擂台,连续让他们唱对台戏,每次都拿出重彩,前两年分别是三万、五万,今年一下子增加到十万,前两次的钱都被唢呐王赢走了。小唢呐对此又疑惑又气恼。
⑦不过,这件事倒憋出小唢呐的一番雄心壮志来,暗地里每日刻苦练功,发誓一定要打败喷呐王,不知不觉技艺大增。所以,这一次他有信心打败父亲,把那十万元彩头赢过来。
⑧比赛这天,父子二人依然是和从前一样,一上来就各不相让,各展其能。二人从早上一直比赛到午后,唢呐王干脆甩下上衣,赤膊上阵。 只见他头上青筋乱跳,活像一只剥了皮的青蛙。 那边小唢呐也头上冒汗,活像刚揭开的蒸笼。
⑨时间久了,唢呐王渐渐露出败象。一来他年纪大了,体力不支;二来他会的曲子没有小喷呐多,最后不得不重复演奏一些曲子。眼看着观众一个个都到小唢呐的台子下,唢呐王突然吹奏出一个极高的声音,声震屋宇,然后吐出一口鲜血,倒在台上。
⑩小唢呐见此,如梦方醒,他一把扔掉手中的唢呐,跑到唢呐王的台子上,紧紧地抱住了父亲。一阵混乱后,唢呐王被抬回家里,当晚就咽了气。
⑪第二天一大早,李伯就来了。 当他把十万元交给小唢呐时,被小唢呐拒绝了。小唢呐说,您老走吧,正是您老摆下这个擂台,让我亲手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我恨您!
⑫岂料李伯沉吟了一阵,却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呀,你有所不知,这个擂台是你爹让我摆的呀!这几年他看你不安心,心里很着急,就和我商量,设下这个擂台,目的就是让你苦练技艺,别丢下这门手艺!这钱,本来就是你爹放到我这里的,他不是不愿给你,他是想让你靠自己的本事赢回去!”
⑬小唢呐听到这些,目瞪口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不禁转回身,大叫一声,爹呀———一下子扑到唢呐王身上。
⑭唢呐王出殡那天,附近的几百名唢呐艺人都赶来了。小唢呐身穿重孝,手捧唢呐走在前头,几百只唢呐一起吹响,声震旷野。
7.请按故事发展顺序,梳理概括唢呐王和小唢呐之间发生的事情。(4分)
(1)老唢呐将捡来的小唢呐视如己出,传授小唢呐技艺;
(2);
(3)父子同台竞技,前两次小唢呐都败下阵来,心有不甘;
(4) :
(5) ;
(6).
8.有人说这两个比喻句写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4分)
只见他头上青筋乱跳,活像一只剥了皮的青蛙。 那边小唢呐也头上冒汗,活像刚揭开的蒸笼。
9.文中插入⑥⑦两段内容,有何作用?(4分)
10.有人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深沉的父爱,有人读到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坚守。请你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小题。(12分)
啄木鸟为什么不头疼
①啄木是啄木鸟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它啄木的次数一天可达 12000次,频率达到每秒20次,每次撞击的减速力达到重力的 1200倍,这相当于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撞墙。如果我们人类像啄木鸟那么干的话,毫无疑问将会导致脑震荡、脑损伤、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脱落等一系列致命后果,啄木鸟又是如何避免的呢?
②啄木鸟的大脑比较小,体积小的物体的表面积相对就比较大,施加在上面的压力就容易分散掉,因此它不像人的大脑那样容易得脑震荡。啄木鸟在啄木时,敲打方向十分地垂直,可避免因为晃动出现的扭力导致脑膜撕裂和脑震荡。
③啄木鸟还进化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大脑和眼球免受撞击的装置。它的头骨很厚实,但是骨头中有很多小空隙,有点像海绵,可以减弱震动。大脑表面有一层膜叫软脑膜,在它的外面还有一层膜叫蛛网膜,两层膜之间有一个腔隙叫蛛网膜下腔。人的蛛网膜下腔充满了脑脊液。但是啄木鸟的蛛网膜下腔很窄小,几乎没有脑脊液,这样就减弱了震波的液体传动。
④啄木鸟的下颚底部有软骨,可以缓冲撞击。它的下颚是由一块强有力的肌肉与头骨联结在一起的,在撞击之前这块肌肉快速收缩,也起到了缓冲作用,让撞击力传到头骨的底部和后部,绕开了大脑。
⑤啄木鸟的眼睛结构也十分巧妙。 高速摄像表明,在撞击之前的一瞬间,啄木鸟眼睛的瞬膜会快速闭上,既避免了撞击溅出的木屑伤害眼睛,又像一个安全带一样把眼睛裹住,免得眼睛确出来。 它的眼睛中的脉络膜用一种黏多糖填满空隙,能起到缓冲作用。在鸟类眼睑上有一个像梳子一样的梳膜,可能也能起到防震作用,因为它一旦充血,就能暂时提高眼内压力,保护晶状体和视网膜。
⑥最奇妙的是啄木鸟的舌头。 它的舌头极长,从上颚后部生出,穿过右鼻孔,分又成两条,然后绕到头骨的上部和后部,经过颈部的两侧、下颚,在口腔中又合成一条舌头。这样的舌头就像一条橡皮筋,能够射出喙外达10厘米。显然,这条长舌头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把虫子从洞中钩出来,但是在每次啄木之前收缩舌头,就能吸收撞击力,也是一个很好的缓冲装置。
⑦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一再感叹啄木鸟身体构造的巧妙:“啄木鸟攀登树木并从树皮的裂缝里捉捕昆虫,我们能够举出比这种适应性更加动人的例子吗?”但是啄木鸟身体构造比达尔文设想的甚至还要精巧得多。生物学家研究这样的身体构造,并非没有实用价值。啄木鸟的身体构造乃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用数百万年的时间做的一个实验,研究它是如何巧妙地避免撞击带来的身体损伤,这对于改进防止人类大脑损伤的保护设备,不无启发。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用一组具体的数字,突出了啄木鸟每天啄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和减速力之大。
B.作者设想人类像啄木鸟那样工作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为了突出啄木鸟啄木不头疼的特点。
C.文章通过说明大脑、下颚、眼睛、舌头等部位的构造,来揭示啄木鸟啄木而不伤身体的原因。
D.啄木鸟的舌头最为巧妙,富有弹性,收缩时能吸收撞击力,在啄木时发挥的缓冲作用也最大。
12.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4分)
13.文章结尾指出,研究啄木鸟如何巧妙地避免撞击带来的身体损伤,对于改进防止人类大脑损伤的保护设备很有启发。请观察下面的头盔结构图,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头盔要做这样的设计。(6分)
文中的相关知识
头盔为何要这样设计?
啄木鸟的眼睛有一层瞬膜,在啄木时会快速闭上,避免了撞击溅出的木屑伤害眼睛。
头盔上的护目镜就像啄木鸟眼睛上的一层瞬膜,可防止行驶过程中或受到撞击时异物伤到眼睛。
啄木鸟头骨中有很多小空隙,有点像海绵,可以减弱震动。
①
啄木鸟的下颚由一块强有力的肌肉与头骨联结在一起,这块肌肉能快速收缩,起到了缓冲作用,让撞击力传到头骨的底部和后部,不会伤及大脑。
②
啄木鸟在啄木时垂直敲打,可避免因晃动出现的扭力导致脑膜撕裂和脑震荡。
③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小题。(11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马周少孤,家宴狭①。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②,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③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⑤。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 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节选自《新唐书·马周传》)
【注释】①窦狭(jùxiá):贫困。②旷迈:旷达豪迈。③感激:悲愤。④趣:通“促”,催促。⑤门下省:官署名称,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
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B.才美不外见见渔人,乃大惊。
C.周为条二十余事 疏条交映
D.舍中郎将常何家 便舍船
1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这篇文章阐述了“伯乐”的重要性,为什么不叫《伯乐说》而叫《马说》?(3分)
17.韩愈认为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的结局就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你认同这句话吗?请结合甲文和乙文简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 小题。 (4分)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宠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总写自己的所感,两个“一何”分别强调了“怒”和“苦”的程度
B.诗歌主要通过老妇的“致词”来反映他家的悲惨遭遇,从而表现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C.老妇最后不得不去“急应河阳役”这一结局,既透露着无奈,也表现了她的机智和对国家的爱。
D.这首诗叙议结合,在客观叙述自己所见所闻的同事,又通过议论和抒情表达了对兵役制度的批判。
19.赏析“有吏夜捉人”一句。 (2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任选其一)
(1)朱自清时隔多年才懂得父亲含蓄笨拙的爱,史铁生在母亲走后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即使最亲近的人,懂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懂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生活中我们常常与“问题”相伴,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次积累智慧、获得成长的过程,请以“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①蓬勃 ②jiān ③liào
2. (1)白露为霜(2)海内存知己(3)水击三千里(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零落成泥碾作尘(6)只有香如故(7)安得广厦千万间(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示例一:今天,中国正大步前进,请不要闭塞,不要迷茫;要不忘初心,也要仰望星空。
示例二:今天,少年的我们正为梦远航,请不要彷徨,不要空想;要奋楫争先,也要相倚为强。【内容上前后连贯1分,句式基本一致1分。共2分】
4. (1)“明”左边是“日”,右边是“月”,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之意,后引申为“明亮”。例如《石壕吏》一诗中,“天明登前途”中的“明”即“明亮”之意。【把本义和引申义都写出来对学生有难度。只要能写出本义相近意思或者“明亮”之意都可给1分,举出的例句有“明亮”之意即可给1分】
(2)示例一:明志•悦读角:“明志”意为明确志向。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内心的目标,坚定自己的志向,在轻松的阅读中,愉悦我们的身心。(2分)
示例二:博采书苑:“博采”意为广泛采纳。广泛涉猎,吸取不同种类书籍中的精华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识,修身立德,成为更好的自己。(2分)
【图书角命名1分,名字要求体现“图书角”,名字有健康向上的主题;解释含有“明”“采”词语的意思1分,分析1分】
5.示例:小明,经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吸取精华,对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帮助;阅读经典还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提高思想境界和认知水平,一个人的眼界和认知往往决定他所能达到的高度。阅读经典,早读早受益啊。【反驳小明观点具有针对性1分,说理充分2分,语言简明1分,共4分。符合题意和言语交际情境即可】
6.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适合。因为他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理想引领下,以钢铁般的意志直面了一系列的挑战。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病痛的折磨,都没有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脚步,他身上正体现着水滴石穿、不折不挠的精神。【结合情节内容分析3分,体现与结束语的关系1分】
7.(2)时代变化,小唢呐向往变革,老唢呐坚守传统,二人发生争吵,分道扬镳(1分);
(4)父子第三次竞技,小唢呐占上风,唢呐王倒下(1分);
(5)唢呐王去世,小唢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1分);
(6)老唢呐出殡,小唢呐手捧唢呐送葬,附近几百名唢呐艺人一齐赶来(1分)。
【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8. 两个比喻句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人物的生活环境相适应(1分)。这两个句子同样在写二人吹得卖力,竞争激烈,但是作者关注到的细节和选择的喻体不同,符合各自的年龄特点(1分)。作者关注到唢呐王演奏时暴起的青筋,将“唢呐王”的头部比作剥了皮的青蛙,形象生动地写出唢呐王吹奏时卖力的样子,凸显人物的好强和用心良苦,也侧面反映了唢呐王年老的生理特征(1分)。写小唢呐,作者关注到小唢呐演奏时大汗淋漓、热气腾腾的样子,将“小唢呐”的头部比作刚揭开的蒸笼,刻画了小唢呐演奏时认真努力的样子,体现他性格好强,急于成功,也体现小唢呐旺盛的生命力(1分)。【每点1分,共4分】
9. 插叙补充李伯前两年摆擂台让父子同台竞技,小唢呐失败后因疑惑、气恼、不甘心而暗自下劲儿勤学苦练唢呐技艺的事,为下文写小唢呐拼尽全力赢唢呐王做铺垫(2分);交代小唢呐对李伯连年摆擂台的疑惑为后文埋下伏笔,与下文李伯揭开谜底相呼应(设置悬念,李伯为何连续三年摆擂台,还专门让唢呐王父子二人同台竞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分);上文写到李伯许下重彩要父子同台竞赛,这里又宕开一笔,推迟对比赛场景和结果的叙述,让情节有了跌宕之感,更加引人入胜;(2分)丰富了唢呐王和小唢呐的形象,唢呐王两胜小唢呐,不愧为技艺高超的“唢呐王”,小唢呐暗中苦练技艺,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也凸显了唢呐王刺激儿子传承唢呐艺术的用心良苦。【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10. 示例一: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深沉的父爱。唢呐王将小唢呐视如己出,父子二人相伴相依生活;(1分)唢呐王为了让儿子安下心来,不惜请人“演戏”,骗小唢呐苦学技艺,这是父亲的一片苦心;(1分)即使小唢呐心生怨念,唢呐王仍然将自己的全部家当都留给了儿子,这是父亲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儿子表达深沉的爱意;(1分)文章在矛盾冲突中塑造父子关系,表现了父爱的含蓄隐忍和伟大。(1分)【每点1分,共4分】
示例二: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坚守。即使时代变迁,唢呐受到了人们的忽视,但是唢呐王依然坚守传统手艺;(1分)文章通过对一老一少两代艺人的叙写,展现了在时代变迁中传统手艺面临的境遇;(1分)文章最后,唢呐王用自己的方式促使小唢呐苦学技艺,小唢呐也在传承和坚守着技艺;(1分)唢呐王出殡那天,几百只唢呐一起吹响,声震旷野,这是唢呐行人对坚守技艺的唢呐王的致敬,也暗示唢呐事业将继续得到传承和发扬。(1分)
【任何观点均可,一点一分;两个方面都答,亦可给分。共4分】
11. D(2分)
【“在啄木时发挥的缓冲作用也最大”与原文不符合,因此不对。】
12.①以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啄木鸟不头疼”的原因,有助于激发读者阅读探究的兴趣;②“不头疼”是拟人化的说法,实指啄木鸟不会因每天啄木而出现脑损伤、脑震荡等致命后果,明确了所要说明的现象原理(说明了啄木鸟的独特之处);③以“为什么啄木鸟不头疼”为标题,生动简明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任意1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3.①头盔中的海绵缓冲层就像啄木鸟那有着很多小空隙的头骨一样,在受到撞击时能起到减震作用。②头盔的护颚就像啄木鸟的下颚,能将撞击时受到的撞击力传到头盔上,避免伤及大脑。③松紧调节和帽带能增强头盔的稳定性,撞击中可避免因晃动出现的扭力而造成头部损伤。【每点2分,共6分】
14.A
【A.都为副词,均译为“有时”;B.同“现”,动词,显现/动词,看见;C.动词,分条陈述/名词,枝条;D.动词,居住/动词,舍弃;故选A。】
15.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关键词:食,动词,吃。或,有时。关键词翻译正确1分,句子通顺1分】
16.因为文章的主体内容是阐述千里马的特性、遭遇和结局,目的是以“马”喻人,揭露当时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说明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叫《马说》更合适。【能说出文章主要围绕千里马的特性、遭遇和结局来阐述1分,能答出以“马”喻人,揭露当时人才受压抑不合理状况(结合背景),要给予人才优厚待遇2分】
17.示例一:我不认同韩愈的观点。因为他把人生成败完全归结为外因,忽视了内因的作用。乙文中的马周精通《诗》《春秋》,很有见识,堪称“千里马”,他曾被乡里人看不起,被县令羞辱,被旅店主人嫌弃,但他并不因此消沉,而是积极为自己寻找机会,最终通过帮助主人常何陈述政事得失而展露出卓越的见识和才华,博得唐太宗的赏识与重用,成为一匹有所作为的千里马。【能答出韩愈把自己成败完全归结为外因,忽视内因2分,能在理解文意基础上具体描述马周所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1分,能答出自己从不消沉,一直为自己寻找机会,最终得到唐太宗赏识重用1分】
示例二:我认同韩愈的观点。乙文中的马周博学多识,堪称“千里马”,却被乡里人看不起,被县令羞辱,被旅店主人冷落。所幸他最后遇到了中郎将常何,受到了他的信任和推荐,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见识和才华,博得唐太宗的赏识与重用。马周正是因为遇见了常何、唐太宗这两位伯乐,才没有被埋没,倘若一直受到冷遇,其结局也可能与“常马”一样。【能在理解文意基础上具体描述马周遭受种种不公正待遇1分,能答出马周有幸遇见自己的伯乐——常何、唐太宗,最终受到重用1分,能分析出马周如果一直没有遇见自己的伯乐,最终结局可能与“常马”一样2分】
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马周幼年丧父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他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马周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列举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段时间还没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职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18.D
19.“捉人”一词既体现了官吏征兵时的粗鲁、蛮横无理,不待人有丝毫言语,就被强迫当兵,手段狠毒,又表现了百姓不愿意征战沙场,厌恶战争,作者在如实描绘之中暗含揭露、批判之意,为下文老翁“逾墙而走”埋下伏笔。这一句,既是叙事也是讽刺和暴露,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憎恨,并且唤起读者的憎恨。
【赏析“捉人”时,体现官兵的态度1分,百姓的情感1分,作者的情感1分,为下文埋伏笔1分。答出任意2点给2分】
20. 作文。
分项
等级
文体
主题与内容
(25分)
结构与表达
(20分)
书写与标点
(5分)
A
(21—25分)
(17—20分)
(5分)
记
叙
文
(1)
①能突出是怎样懂得的、所懂的内容,以及懂之后的感受;②能传达出真实的感受和心理,情感真挚,没有无病呻吟之感;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描写真实,有画面感;②行文自然,脉络清晰;③没有无意义的套话、堆砌或凑字嫌疑;④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能较好地表情达意,没有明显的语病。
①书写清晰整洁,只有个别错别字(重复错误不计,下同)和较少涂抹;②能恰当使用标点表情达意。
记
叙
文
(2)
①能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②能传达出真实的感受和心理,情感真挚,没有无病呻吟之感;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叙事完整,详略得当,描写真实,有画面感;②行文自然,脉络清晰;③没有无意义的套话、堆砌或凑字嫌疑;④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能较好地表情达意,没有明显的语病。
B
记
叙
文
(1)
(16—20分)
(13—16分)
(4分)
①能较为完整地体现是怎样懂得的、所懂的内容,以及懂之后的感受;②能传达出真实的感受和心理,不空洞,不虚假;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突出;②行文脉络基本清晰;③语言准确、流畅,能有效地表情达意,语病不超过两处。
①书写清晰,涂抹不多,有两三个错别字;②标点使用基本正确、规范。
记
叙
文
(2)
①能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大致呈现出来;②能传达出真实的感受和心理,不空洞,不虚假;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突出;②行文脉络基本清晰;③语言准确、流畅,能有效地表情达意,语病不超过两处。
C
记
叙
文
(1)
(11—15分)
(9—12分)
(3分)
①能基本涉及怎样懂得的、所懂的内容,以及懂之后的感受;②表现出想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但只有只言片语;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结构基本合理,能注意详略;②行文脉络基本清晰;③语句基本通顺,病句或表意不清的地方有三四处。
①字迹能辨认,有四五个错别字;②标点使用不太规范。
记
叙
文
(2)
①能基本涉及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②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但只有只言片语;③符合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①结构基本合理,能注意详略;②行文脉络基本清晰;③语句基本通顺,病句或表意不清的地方有三四处。
D
记
叙
文
(1)
(6—10分)
(5—8分)
(2分)
①能基本涉及怎样懂得的、所懂的内容,以及懂之后的感受;②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但只有只言片语;③价值取向不健康。
①结构不完整或有些混乱,导致主次不分、表意不明;②语句不够通顺,病句或词不达意的地方超过五处,严重影响意思的表达。
①书写潦草,不易辨认;卷面脏乱,错别字超过六个;②标点符号使用随意。
记
叙
文
(2)
①能基本涉及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②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但只有只言片语;③价值取向不健康。
①结构不完整或有些混乱,导致主次不分、表意不明;②语句不够通顺,病句或词不达意的地方超过五处,严重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E
记
叙
文
(1)(2)
(0—5分)
(0—4分)
(0—1分)
【以下情况出现任意一种即归入此等级】
①所写作文完全跟该题目无关;②被证明确系抄袭;③东拉西扯,随意拼凑,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④价值观严重错误(宣扬、赞美有悖于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字的残篇(指刚写了个开头,尚未进入正题,或不知所云的作文)。
②语句不通,病句连篇,让人阅读、理解困难。
①书写潦草凌乱,严重影响阅读;错别字太多;②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如一逗到底等。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古诗文阅读,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古诗文阅读,写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