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有种绿色植物叫跳舞草,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叶片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又似舞台上轻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这种现象是( )
A. 生长发育 B.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新陈代谢 D. 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 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利于其生存和繁殖。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 白鲸体内的脊柱——适应水生环境
B. 芨芨草发达的根系——适应干旱环境
C. 蛔虫体表的角质层——适应肠道寄生环境
D. 柽柳茎叶表面的排盐结构——适应高盐环境
3. 洋湖湿地公园是长沙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湖内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喜鹊和鲢鱼都是消费者
B. 公园中生物生存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藻类
C. 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 “藻类→鲢鱼→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 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匹配正确的是( )
A. 镜头污染——用纱布擦拭①或③
B. 视野光线较暗——用④的凹面镜
C. 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调节⑤和⑥
D. 物像不够清晰——换高倍的①或③
5. 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结构③④⑤⑥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 乙图中的⑨⑩分别发育成丁图中的B和C
C. 丙图中的a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 丙图中的结构c和d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6. 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类的植物,下面关于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带无茎叶分化,依靠根附着在固体物上
B. 苔藓和满江红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C. 我们吃的松子是松树的果实
D.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属于营养器官
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图是赤小豆生命历程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①→②的过程只需要适宜的温度
B. ③是由①中的胚发育而来
C. 只要满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①→②的过程就可以发生
D. ④中的胚珠发育成⑤
8. 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为动脉,则b一定是静脉 B. 若X为肾脏,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
C. 若a为动脉血,则b内一定是静脉血 D. 若X为肺,则a内氧气含量丰富
9.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2和5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 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
C. 与1中液体相比,5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 正常人体内,3和4中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
10. 西西的弟弟在农田中发现了一只小动物(如图)。西西想了解该动物的特征和结构等知识,应该查阅( )
A.
B.
C.
D.
11. 如图为多种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把以上几种生物分为两类,依据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 ③④⑤都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 要想培养①,必须先培养①的宿主,因为①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D.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2. 小强不慎摔伤右臂,导致肘部无法弯曲,参考如图分析可能的病因不包括( )
A. 肱骨骨折 B. 神经中枢受损 C. 肘关节受损 D. 肱二头肌受损
13. 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 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B. 利于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C. 使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D. 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14. 近日,某日本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详细介绍了一种高效抗菌化合物的开发,该化合物可有效对抗最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 细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
D.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细菌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15. 产生克隆羊多利的细胞核来自( )
A. 体细胞 B. 卵细胞 C. 生殖细胞 D. 精子
16. 2022年1月7日,美国马里兰医学院进行了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进入人体的手术,如图为猪心脏移植过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D猪出生后完全呈现A猪的遗传性状
B. 从免疫角度看移植到人体的猪心属于抗体
C. 植入的基因是位于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
D. 往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类基因,采用了克隆技术
17. 下列有关试管婴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的是体外人工受精的方法 B. 试管婴儿生命的起始点是受精卵
C. 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都在试管中进行 D. 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成熟大约经过38周
18.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先生的名作,画中只有几只活泼的蝌蚪,却不见青蛙,巧妙地展示了二者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蛙鸣叫是防御行为 B.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
C. 青蛙是变态发育 D. 蝌蚪在水中生活,青蛙在陆地生活
19. 狼善于集团作战,狼群会通过围追堵截,把成群的黄羊赶到雪窝里再慢慢吃掉。狼的这种取食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 B. 领域行为 C. 社会行为 D. 繁殖行为
20.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酸可杀死大多数细菌,并使其产生的毒素失效,这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B. 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这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
C. 被狗咬伤出血,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要注射含有高效抗体的抗狂犬病血清
D. 某人吸入花粉后发生哮喘,这种过敏反应是人体抵抗抗原的反应较弱造成的
21. 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女性恶性肿瘤——宫颈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乳头瘤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病原体 B. 第一、二道防线对HPV不起作用
C.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HPV疫苗是抗原 D. 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22.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HIV)属于细菌病毒 B.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
C. 蚊虫叮咬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D. 握手、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23. 下列器官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对应正确的是( )
A. 心脏——结缔组织 B. 大脑——神经组织
C. 西瓜果实——输导组织 D. 皮肤——保护组织
24. 若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④依次相符的是( )
A.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大熊猫、细胞
B. 虾、昆虫纲、节肢动物、脊椎动物
C.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纲、家蚕
D. 帝王蝶、昆虫纲、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
25. “天上飞蝙蝠,地中藏鼹鼠,海中游鲸鱼,山中有猛虎。”若将这些动物划为不同于鸟类的同一类,主要依据是( )
A. 胎生、哺乳 B. 都有脊柱 C. 体温恒定 D. 用肺呼吸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26. 如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______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下来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其他生物利用,因此图一这个食物网中所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______ 。
(3)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______ ,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 。
(4)图一中鹰与蛇的关系有 ______ 关系。
27. 蓝莓果实因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而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近几年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很多蓝莓生产基地,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图一表示蓝莓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图二Ⅰ、Ⅱ分别表示密闭大棚内光合、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三、四是探究影响蓝莓光合、呼吸作用因素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根据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在保证水、肥适宜的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 ______ 时,最有利于提高蓝莓的产量。
(2)如图二所示,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大约是 ______ 。
(3)把经过暗处理的蓝莓植株按图三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乙、丙两片叶子取下,酒精脱色至 ______ ,取出漂洗,滴加碘液后变蓝的叶片是丙,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图四所示的实验,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①,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 。
28. “我运动,我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如图一表示运动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表示人体的系统,a,b,c表示器官,数字①~⑥表示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
(2)葡萄糖在B系统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入球小动脉→ ______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各种废物除了通过③过程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 ______ (填序号)所示途径排出体外。
(4)人在不同状态下,肺的容积和血流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图分别表示休息和运动两种不同状态下,肺容积的变化(图二)。请据图分析:
图二中,曲线 ______ 表示运动过程中肺的容积变化。当肺的容积由小变大时,此时肺内气压 ______ (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29. 乳酸菌是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代表,科研工作者为了探究乳酸菌是否对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实验还选用了对大部分细菌有杀灭作用的抗生素——土霉素作为对比。分别记录各组鸡肠道中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并将所得结果绘制成曲线图。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对象
20只鸡
20只鸡
20只鸡
实验处理
饲喂普通饲料
饲喂加入乳酸菌干粉制剂的饲料
饲喂加入土霉素的饲料
(1)乳酸菌是肠道菌群中有益菌,乳酸菌与人体肠道之间的关系是 。
(2)甲组与乙组探究的问题是 ?
(3)甲组与丙组探究的变量为 ,对照组是 (填“甲”或“丙”)组。
(4)通过分析曲线图可知,乳酸菌 (填“能”或“不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通过实验结果推测,当我们肠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可以服用 加以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且对肠道中的有益菌没有伤害。
30. 小豪是人们所说的“左撇子”,吃饭、做作业等均惯用左手,但是小豪的父母却都是惯用右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豪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又称左利手和右利手,小豪绘制了自家三代人的遗传图解(图1),他想结合遗传图解以及学习过的染色体结构(如图2),了解更多关于人类遗传的奥秘。
(1)在图1中,可以判断 ______ 为显性性状。如果分别用B、b表示控制惯用手的基因,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
(2)小豪通过调查发现,同为左利手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 ______ 的(填“可遗传”或“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性状表现是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小豪一直希望能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左利手”的妹妹,请问他的父母生出这样一个孩子的概率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跳舞草在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叶片受声波刺激时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鱼类体内具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属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特征,A错误。
B、芨芨草发达的根系可以在缺水的环境更好地吸收水分,才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因此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正确。
C、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不易被消化,能适应寄生生活,C正确。
D、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D正确。
故选:A。
(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本题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等知识点切入。
3.【答案】A
【解析】解:A、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喜鹊和鲢鱼都是消费者,A正确。
B、公园中生物生存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不能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C错误。
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藻类→鲢鱼→微生物”不成构成一条食物链,D错误。
故选:A。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网的概念。
4.【答案】B
【解析】解:A、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可见,镜头污染——不能用纱布擦拭①目镜或③物镜,A错误。
B、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④反光镜的凹面镜、大光圈,B正确。
C、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该移动玻片寻找,而不是调节⑤粗准焦螺旋和⑥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物像不够清晰,应该调节⑥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B。
题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5.【答案】D
【解析】解:A.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可见,甲图中结构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共同组成种子的胚,A正确。
B.乙图中的⑨芽轴、⑩芽原基分别发育成丁图中的B茎和C侧芽,B正确。
C.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水的面积。因此,丙图中的a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正确。
D.丙图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b伸长区的不断伸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D错误。
故选:D。
图甲中:①果皮和种皮、②胚乳、③子叶、④胚芽、⑤胚轴、⑥胚根。
图乙中:⑦生长点、⑧叶原基、⑨芽轴、⑩芽原基。
图丙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图丁中:A叶、B茎、C侧芽。
掌握种子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芽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海带无根茎叶分化,A错误。
B、苔藓属于苔藓植物,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
C、我们吃的松子是松树的种子,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错误。
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D错误。
故选:B。
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植物的特征。
7.【答案】B
【解析】解:A、①→②的过程是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A错误。
B、③是植物的幼体,由①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B正确。
C、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C错误。
D、④中的胚珠发育成的是种子,⑤指的是赤小豆的果实,D错误。
故选:B。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子萌发的条件: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若X是肾小球,肾小球是血管球,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互相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A错误。
B、若X为肾脏,当血液流经肾脏后,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则b内尿素含量减少,B正确。
C、若X是肾小球,肾小球是血管球,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互相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则a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a、b血管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
D、X为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则b内氧气含量丰富,D错误。
故选:B。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
牢记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理解掌握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及特点。
9.【答案】C
【解析】解:A、1肾小球的两端分别连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而不是小静脉,A错误。
B、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滤到2中,B错误。
C、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其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因此5肾静脉中的血液比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C正确。
D、当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4尿液。因此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而4不含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1肾小球、2肾小囊、5肾静脉,3和4代表液体,其中3原尿、4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生物分类的有关内容,明白动物所属类群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图中动物是螳螂,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体表有外骨骼,有三对足,两对翅,所以想了解该动物的结构和特征,应该查阅昆虫学。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解:A、可以把以上几种生物分为两类,依据是有无细胞结构,①噬菌体无细胞结构;②细菌、③酵母菌、④曲霉、⑤蘑菇有细胞结构,错误;
B、③酵母菌、④曲霉、⑤蘑菇体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正确;
C、①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了活细胞它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要想培养①噬菌体,必须先培养①的宿主,正确;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正确。
故选:A。
图中①噬菌体、②细菌、③酵母菌、④曲霉、⑤蘑菇。
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如果肱骨骨折、肘关节受损、肱二头肌受损均导致肘部无法弯曲,而摔伤右臂不可能导致神经中枢受损,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由上可知,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一般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
故选:C。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合理密植的原理、目的,可结合合理密植的概念来分析,思考解答。
14.【答案】C
【解析】解:A、细菌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正确。
B、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正确。
C、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故细菌不能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定向的抗药性变异。错误。
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因此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细菌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正确。
故选:C。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细菌能形成菌落。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特征及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认识。
15.【答案】A
【解析】解: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科学家将供核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供卵细胞母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发育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最终代孕母羊产下了克隆羊多莉。因此产生克隆羊多利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乳腺细胞即体细胞。
故选:A。
“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6.【答案】C
【解析】解:A、细胞核中含有主要的遗传物质,在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体基因,故D猪出生后不可能完全呈现A猪的遗传性状,A错误。
B、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角度看移植到人体的猪心属于抗原,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植入的基因是位于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C正确。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所以往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类基因,采用了转基因技术,D错误。
故选:C。
1.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2.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掌握转基因技术的概念、抗原的定义、基因与DNA的关系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A、试管婴儿技术采用人工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的方法,A正确;
B、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B正确;
C、试管婴儿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都在试管内完成,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C错误;
D、胚胎发育的过程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足月分娩的过程,是胎儿逐渐成长的过程,需要38周,D正确。
故选:C。
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的技术。
解答此题要掌握试管婴儿的技术原理。
18.【答案】C
【解析】解:A.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故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A错误。
B.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抱对行为可刺激雄蛙和雌蛙分别产生精子、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B错误。
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故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的幼体是蝌蚪,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D错误。
故选:C。
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这种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熟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A不符合题意。
B.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列如,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宣告其领域范围,这种行为称为领域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所以狼群通过围追堵截,把成群的黄羊赶到雪窝里再慢慢吃掉。狼的这种取食行为属于社会行为,C符合题意。
D.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0.【答案】C
【解析】解:A、胃酸属于胃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
B、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这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B错误;
C、被狗咬伤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能刺激人体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起到免疫作用。同时还要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这是因为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含有针对狂犬病病毒的抗体,能起到治疗作用,C正确。
D、某人吸入花粉后发生哮喘属于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过强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21.【答案】B
【解析】解: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人类乳头瘤病毒是引起人宫颈癌的病原体。A正确。
B、免疫的三道防线对HPV都起作用,B错误。
CD、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该抗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样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预防宫颈癌,利用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D正确。
故选:B。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2)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确人体的免疫类型和特点可解答。
22.【答案】D
【解析】解:A、艾滋病病毒(HIV)属于动物病毒,A错误。
B、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B错误。
C、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性接触、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母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的,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C错误。
D、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性接触、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母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握手、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D正确。
故选:D。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直至全身器官衰竭、死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23.【答案】B
【解析】解:A、心脏能够不断的收缩和舒张,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A错误;
B、大脑能够传递神经冲动,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B正确;
C、西瓜果实主要是由营养组织构成,C错误;
D、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是由上皮组织构成,D错误。
故选:B。
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
24.【答案】D
【解析】解: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虾属于昆虫纲,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家蚕属于昆虫纲,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顺序颠倒,C不符合题意;
D、帝王蝶属于昆虫纲、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因此,与图示中①、②、③、④依次相符,D符合题意。
故选:D。
图示①、②、③、④之间的关系应为:④包含③,③包含②,②包含①,①的范围最小。④的范围最大。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分类及①②③④的大小关系。
25.【答案】A
【解析】解:题干所述四种动物蝙蝠、鼹鼠、鲸鱼、猛虎,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因此均属于哺乳动物,所以若将这些动物划为不同于鸟类的同一类,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
故选:A。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
熟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是解题关键。
26.【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鹰 草 生产者 捕食和竞争
【解析】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等。因此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最长,因此图一这个食物网中所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
(3)食物链中的有毒物质指的是重金属、化学农药等,这些物质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当它们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增加。图一中生态系统内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鹰体内含有的有毒物质最高,因此图二中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同时图二中的丁是对应图一中的草,草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4)图一中鹰以蛇为食,它们是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它们是竞争关键。
故答案为:(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鹰;
(3)草;生产者;
(4)捕食和竞争。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2)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
(3)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和有毒物质流动的特点。
27.【答案】m3 18时 黄白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氧气
【解析】解:(1)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差值最大时,积累有机物最快,最有利于提高产量。由图一可知,在保证水、肥适宜的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m3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的差值最大,此时有机物积累最快,最有利于提高蓝莓的产量。
(2)图二中,6时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有机物开始逐渐积累。18时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到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消耗。因此,植物在一天中有机物积累的最多的时候是18时。
(3)经酒精脱色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淀粉遇碘变蓝,向叶片中滴碘液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乙叶片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因此,遇碘液不变蓝;丙叶片有二氧化碳,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液变蓝。乙和丙对照,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图四中,左侧叶片罩的是透明塑料袋,叶片可以受到光照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所以,将蓝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①,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右侧罩的是黑色塑料袋,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却要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打开阀门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m3;
(2)18时;
(3)黄白色;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4)氧气。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3.图一表示蓝莓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横坐标表示种植密度,纵坐标表示强度。图二中I、Ⅱ分别表示密闭大棚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I 只能在白天进行,表示光合作用;Ⅱ全天均能进行,表示呼吸作用。图三是探究影响蓝莓光合作用因素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本实验能够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对照,实验变量是光;乙和丙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右心房 肾小囊→肾小管 ②④ I 低于
【解析】解:(1)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循环系统的途径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处。消化道内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B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葡萄糖在B系统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3)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各种废物除了通过③过程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②④。
(4)曲线Ⅰ在单位时间内,肺容量变化明显,呼吸深度大,表示运动过程中肺的容积变化。①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答案为:
(1)右心房
(2)肾小囊→肾小管
(3)②④
(4)I;低于
图一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①是排遗,②是汗液的形成,③是尿的形成,④是呼气,⑤是吸气,⑥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是胃,b是小肠,c是大肠。A是消化系统,B是泌尿系统。图二中,曲线Ⅰ是运动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Ⅱ是休息时肺容积的变化。
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明白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共生 乳酸菌对致病菌——金黄色葡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吗 土霉素 甲 能 乳酸菌
【解析】解:(1)乳酸菌从肠道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分解有害物质等,因此乳酸菌与人体肠道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2)本实验是为了探究“乳酸菌是否对致病菌——金黄色葡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实验变量为乳酸菌,因此甲组与乙组探究的问题是:乳酸菌对致病菌——金黄色葡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吗?
(3)甲组与丙组探究的变量为土霉素。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结合表格可知,甲(饲喂普通饲料)、丙(饲喂加入土霉素的饲料)为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甲组。
(4)通过分析曲线图可知,乙组和丙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目相近,说明乳酸菌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乳酸菌是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代表。通过实验结果推测,当我们肠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可以服用乳酸菌加以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且对肠道中的有益菌没有伤害。
故答案为:
(1)共生
(2)乳酸菌对致病菌——金黄色葡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吗
(3)土霉素;甲
(4)能;乳酸菌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30.【答案】右利手 Bb、Bb 不遗传 遗传物质和环境 12.5%
【解析】解:(1)图可知,Ⅱ7和Ⅱ8是右利手,而子代小豪表现左利手,说明“左撇子”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豪的性状表现是左利手,由基因bb组成,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b,而亲代的均表现右手利,必有一个基因B控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他的父母生出一个“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25%,根据所学我们知道生男生女的概率为50%,因此生出“左利手”的妹妹的概率是25%×50%═=12.5%。
故答案为:(1)右利手;Bb Bb;
(2)不遗传;基因与环境;
(3)12.5%。
1、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