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试卷

    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页
    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古代史经济知识总结一、农业1.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原始社会)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2.具体发展历程夏商和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多木、石、骨,青铜农具极少。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铁锄、秦:灵渠农业经济初步发展汉:龙首渠“井渠”(坎儿井)铁农具普遍使用牛耕普及耕作工具进步西汉耦犁到东汉一牛挽犁东汉王景治黄河三国魏晋南北朝:翻车、灌钢法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庄园、寺院经济隋唐五代租庸调制——两税法、唐朝——曲辕犁和筒车、大、曲柄锄;立井水车复种技术(两熟、三熟)部分地区固定种植经济作物;棉花(开始)抑兼并,租佃关系普遍化;水转翻车元:南方地区棉花普及明清:风力水车;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引入并广泛种植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经济作物多样广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后期人地矛盾紧张--资源危机3.古代农业的特点:长期领先世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手工业1.具体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人工冶铜技术已经出现早期铜器生活用品为主,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工具有骨针原料有麻葛和少量的丝技术有人工养蚕原始彩陶和瓷器(蛋壳黑陶杯)夏商和西周:商周青铜制造技术高超;玉器制作工艺精致,种类较多纺织的陶、石纺轮。春秋战国已出现最早的人工冶铁技术,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铁器广泛使用。手工业分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型态,官营居主导地位(一直到明中期)汉武帝盐铁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冶铁冶铁的供风装置经历了从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到水力鼓风(东汉杜诗的水排)的变化过程纺车纺纱提花机纺织技术高超(素纱褝衣)、花色品种多丝绸远销海内外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北方烧制出白瓷隋唐:私营纺织业兴起陶瓷业:南青北白唐三彩(陶器)用煤做燃料推动金属冶炼发展;五大名窑(出口);印刷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制瓷业:青花瓷 釉里红(出口)印刷业发展迅速(文化普及)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和工具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被原料明清: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粉彩技术发明与进步(康熙发明,雍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康熙出现珐琅彩瓷。2.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长期领先世界(2)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家庭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业,形成男耕女织的经营形式,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税。私营手工业如汉代田庄,在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规模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在古代中国长期占据主导,产品质量高,用于皇室享用。(3)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海内外。(4)明清时期手工业的最大成就是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三、商业1.具体发展历程夏商和西周:出现最早的商人;工商食官政策;最早的人工货币;商朝城市初具规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商出现契约春秋战国: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资产雄厚的大商人(吕不韦、范蠡)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各国货币形式多样(金属铸币)重农抑商政策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和直道政府严格制商业活动(规定开放时间、规定市的地点、设置管理机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海外贸易开辟开通丝绸之路盐铁官铸、均输平准对商人高利贷者征收算、告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契约(财产人身) 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遭到破坏出现物交换;南北朝-当铺草市出现隋唐:对外贸易繁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置市使,管理对外贸易;开元通宝契约应用更广泛柜坊和汇兑、飞钱、当铺合法大运河、驿道客舍、店(中国最早的银行)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商业都会崛起宋:市坊制度完全打破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出现专门休闲娱乐场所——、勾栏,城市经济文化职能增强,工商业集镇兴起  草市繁荣,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场;重农抑商有所松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家注重广告和品牌效应;外贸税成为宋元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著名港口广、明、泉元:海外贸易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城市--杭州、大都流通单一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城市发展:砖木结构民居普及漕运海运驿站京杭大运河明清: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形成商帮群体(徽商、晋商)会馆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出现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海禁、闭关锁国--钱铺铜钱纸币并行;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资本性借贷、庄票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2.经济重心的南移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隋唐时期:唐中叶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基本定型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元朝:南北方差距进一步扩大(南粮北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方城市、海外贸易、人口、文化、民族、环境)3.古代商业的特点商业起源早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政治地位地下。四、货币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海贝、仿制币、铜铸币春秋战国:布币、刀币、钱、蚁鼻钱多种样式铜铸币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唐开元通宝宋朝:纸币交子,与钱币兼行元朝:宝钞朝:铜钱、纸币并行,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清:白银与铜钱兼用

    相关试卷

    中国古代史政治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政治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政治制度,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官员的管理,法律与教化——礼与法逐渐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古代史文化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文化知识整合--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古代史整合——【备考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梳理(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古代史整合——【备考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梳理(统编版),共2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