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精品课后练习题
展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是这一文化精髓的载体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本单元集中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阅读山水游记类散文,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传世经典,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面对兰亭美景,王羲之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较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想让学生理解王羲之为什么会抒发“死生亦大矣”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慨,必须要在知人论世上下足功夫。基于此,我设计了以诵读为基础,从山水游记类散文写作特点出发,通过对人、事、景、情和写作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变化以及王羲之于本文传达的生死态度。
【教学目标】
1、立足文本,以析促译,准确说出课文中重要文言实词以及重点句子的含义。
2、分析并指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联系当时时代背景,理解王羲之生死看法的合理性。
【教学方式】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课堂教学】
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羲之的兰亭盛会,体味王羲之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学习任务一:诵读课文,深入文本,品美悟情
问题设置:何人在何种自然环境做了何事并抒发了何种情感?
学生活动:大声朗读文章的一、二段,并根据问题标注出文中的关键句。
答题思路: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在朗读赏析中让学生感受语言传达的美妙情境。圈点标注,学生能更快锁定答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读,引导学生体味山水游记类散文人、事、景、情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情感。并且,在学生分析景物描写时,可以通过他们对景物的解读和分析,检测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是否到位,这也是对学习目标一的落实。)
拓展延伸一:汉魏以降,生死聚散
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明细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
——汉武帝《秋风辞》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东汉《古诗十九首》
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
——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
(设计意图:汉魏以降,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着文学家的心灵,对于参加兰亭盛会的东晋名士也不例外。以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王羲之情感产生变化的原因,也可以拓宽学生文学视野。)
学习任务二:阅读思考,析情悟理
问题设置一:作者乐极生悲、悲从中来的原因是什么?(抓文中关键句)
学生活动:齐读文章的三、四段,画出文章的关键句。
答题思路:美好易逝、生死无常、生命短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力。)
拓展延伸二:魏晋士人的“俯”与“仰”
“俯仰”二字在文中反复出现,请找出文中带有“俯仰”的句子。
答题思路: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PPT出示:参加兰亭集会的部分东晋名士在《兰亭集》中所涉及的“俯仰”诗句)
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夕毙理自回。——颍川 虞蕴
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 ——陈郡 袁峤之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 ——行参军 徐丰之
地主观山水,仰寻幽人踪。 ——前馀姚令 孙统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王羲之
(设计意图:“俯仰”以宇宙天地和自然万物为观照对象,“俯仰”本身的动作性也正好契合了对的自然宇宙的“观察”,不独王羲之,大部分东晋士人都会产生美好易逝、生死无常、生命短暂的慨叹。结合《兰亭集》中所涉及的“俯仰”诗句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问题设置二:作者乐极生悲、悲从中来后,抒发了怎么样慨叹?(抓文中关键句)
学生活动:再次阅读文章的三、四段,圈点标注。
答题思路:“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上设计体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思考、探究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甚至和作者能产生共鸣。)
拓展延伸三:魏晋士人走向虚无的原因及表现
【思路点拨】
原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到了东汉后期,经学泛滥,谶纬之说甚嚣尘上,曹魏篡汉,司马篡魏,曹氏、司马氏为了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大肆屠戮对政权合法性质疑的知识分子,导致魏晋士人对于儒学思想产生了动摇,转而信奉道家思想,消极避世。逃避现实,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给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不利影响。
表现(例:向秀、刘伶、阮籍、曹植):
饮酒过度,醉生梦死;放达出格,有悖常理;服食五石散;涂脂抹粉,顾影自怜;清谈。
(设计意图:想要理解王羲之为什么会对“一死生”“齐彭殇”提出批评,就必须对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拓展延伸魏晋士人走向虚无的原因和表现,有助于同学们对王羲之产生“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理解。)
课堂小结:
很多魏晋士人面对时局动荡,也许是出于自觉,也许是出于无奈,他们在生活中可以有很多理由走向癫狂或者是归隐,可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选择归隐,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当代人应该明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民族复兴之梦早已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那些把生死看得一样轻的魏晋士人,他们消极的人生态度早已不合时宜,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们的窘迫与无奈,潇洒与疏放,但是我们更要学习王羲之的那种豁达面对生与死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使遇到困难,也不逃避现实;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勇于面对。我辈青年,应当有为!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10.1 兰亭集序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0.1 兰亭集序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四段笔锋一转,变为议论,语言表达,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优秀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积累,文化常识,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