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12.1 石钟山记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鼓桴(bāo) 铿然(kēng)
B.磔磔(zhé) 噌吰(chēng) 石穴罅(xià)
C.窾坎(kuǎn) 鹳鹤(huān) 镗鞳(tà)
D.涵澹(dàn) 无射(shè) 栖鹘(hú)
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临,靠近;鼓,鼓动。
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扣,敲击;聆,听。
C.汝识之乎 识,知道。
D.大石侧立千尺 侧,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南声函胡 B.至莫夜月明
C.汝识之乎 D.悟言一室之内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自以为得其实
5.下列对加粗词意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以为得其实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自以为得之矣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
7.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磬”,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器具,它们各有不同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制成;钟是由饶发展演化而来的,由铜或铁制成。
B.“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官名;水军,兵种之一;船夫;水手。本文中的“水师”是最后一种意思。
8.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其主要代表作品。
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结尾。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B.本文先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作者本人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从而作者亲自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表现了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亲身实地考察的精神。
C.文章第二段,描写了苏轼自己在明月之夜坐船到石钟山的绝壁下实地探察。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直接表现了作者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D.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写得曲折有致,跌宕起伏。先是对前人的说法提出怀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实地考察先是鸟声让人惊恐欲归,继而一转发现令人惊奇的景色。真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石钟山记》,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反诘句表明实践出真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注】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注】丘:坟墓。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B.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C.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D.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亥:干支纪年法。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B.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传觞: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D.寒食:指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叙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伤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3)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5.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有什么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鼓桴”的“桴”读fú;C项,“鹳鹤”的“鹳”读“guàn”;D项,“无射”的“射”读yì。
2.答案:A
解析:A.“鼓:鼓动”错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的意思是“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所以“鼓”的意思是“振动,掀起”。故选A。
3.答案:C
解析:A项,“函胡”同“含糊”。B项,“莫”同“暮”。D项,“悟”同“晤”。
4.答案:A
解析: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C项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5.答案:C
解析:①③④⑤得到;②能够;⑥心得。
6.答案:B
解析:A项,无特殊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余”是“欺”的宾语。C项,是判断句,“……者……也”表判断。D项,是省略句,“置”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7.答案:B
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有些皇帝在位期间,会有几个年号。
8.答案:D
解析:“文起八代之衰”是苏轼对韩愈的赞誉。
9.答案:C
解析:“直接表现”错误,应该是侧面烘托。
10.答案: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铿;2.臆;3.余,欺。
11.答案:1.B;2.B;3.C;
4.(1)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2)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
(3)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
5.作者写此游记时,早已物是人非,隐溪先生辞世,作者又将离去,往日游东山的欢愉更加深了此刻的感伤,所以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呈反衬之势,乐愈乐,悲愈悲,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解析:2.B项,“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3.C项,“是游宜有记”的意思是“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作者一直未能写成,不仅仅是事务繁忙,还因为“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4.【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他的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然而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本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葫芦酌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先生为什么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阳西下,距离溪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游山玩水很多次了,但是从没有比这一次更快乐的,所以(强撑病体)尽力地记述完这一次游历。我(把这篇游记)亲手抄录了一遍,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精品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诵读文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释疑解惑,总结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