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1. 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2. 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3.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4. 掌握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1、概念: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聚集起来的能量 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注意: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②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思考: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觉呢?
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海洋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3.分布:(1)世界:板块交界处是地震易发区,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4.危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5.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②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
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3 年世界7.0 级以上地震分布。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3 年4 月20 日8 时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震源深度13 千米。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根据材料一,归纳2013 年世界7.0 级以上地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2)芦山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试从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分析其原因。(3)说明芦山地震可能诱发哪些地质灾害,并简析其原因。
解析:(1)读图可知,2013 年世界7.0 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主要从震源深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房屋抗震能力等方面分析。(3)芦山县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土层和岩石裂隙中含水量较高。地震容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答案:(1)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不稳定。(2)此次地震震源浅;灾区人口密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房屋抗震能力偏弱。(3)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原因:地处山区,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土层和岩石裂隙中含水量较高。
1.概念: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暴雨(水分渗入软弱面)、地震等起了诱发作用。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大规模的工程(开挖山脚、坡面增加负荷、蓄水等)兴建起了诱发作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触发机制,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能和强度)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例如加固岩体——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非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如加强预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通过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减灾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
5.防御措施——减轻滑坡灾害的主要措施。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①稳:稳定沟岸,减少固体物质来源;②拦:筑拦沙坝,拦截泥沙;③排:在下游建泥石流排导槽,将泥石流排泄到指定地点;④禁:禁止在泥石流沟开荒等可能引起泥石流的人类活动;⑤植: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迅速恢复植被;⑥薪: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思考: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直到跑到相对安全的高度。
例 2014 年7 月18 日至22 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续三场暴雨导致了多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17 户人家房屋随着泥水移动被摧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读下页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甲,分析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2)结合图乙判断Ⅳ表示: ;并说明Ⅰ形成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
解析:(1)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区域。(2)读图,Ⅲ处泥石流堆积,很容易堵塞河道。根据河流流向,Ⅳ在堵塞区上游,应是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湖泊。图中Ⅰ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貌,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覆盖率差,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形成泥石流。(3)泥石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答案:(1)①岩体比较破碎;②地势起伏较大;③植被覆盖率较差。(2)泥石流堵塞大河而形成的堰塞湖。Ⅰ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貌,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覆盖率差,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3)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北京时间2019年5月25日,日本千叶县发生5.0 级地震,震源深度30.4千米。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回答1—2题。
1.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震级a>b>c B. 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C. 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 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
读某自然灾害现场图,回答3—4题。
3.图示自然灾害类型是 ( )A. 干旱 B. 泥石流 C. 滑坡 D. 地面沉降4.该类型灾害 ( )A. 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 多发生于我国冬季C. 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 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2《地质灾害》课件49727pptx、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62《地质灾害》教案49727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优秀ppt课件,共6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试讲课ppt课件,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