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案全册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获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成因及分布。【教学重难点】 地貌观察的方法,观察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线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思考:“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新课讲授】一、地貌观察的顺序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按高度和起伏形态,陆地大体分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按高度和起伏形态,陆地大体分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1.五大基本地形地貌特征平原海拔:0-200m特征:指与丘陵、高原和山地比较相对较低的低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观察图片说出丘陵的地貌特征丘陵海拔:200-500m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高地,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500m以上特征: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部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
观察图片,描述山地的地貌特征。山地海拔:500m以上特征:一般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盆地海拔:四周高 中间低特征:由高地和低地两部分组成,周围被山地、高原和丘陵环绕,地势相对较高,中部地势相对较低2.观察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观察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光线沿直线传播,因此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同时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展示地形图和遥感影像图,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图像。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 高度对照图片,区别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思考】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2. 坡度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3. 坡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展示图片对比,学生思考坡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思考】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原因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阳坡光照强,阴坡光照弱,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对照图片,描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影响。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展示一幅地貌图片,让学生描述其地貌特征。【活动】观察家乡的地貌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等)以及遥感影像、考察报告、论文等资料,通过以下步骤了解家乡的地貌(1)阅读地形图,识别宏观地貌类型,如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描述其特征。 (2)识别河谷、河漫滩、三角洲、山峰、山谷等微观地貌。 (3)找到本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4)绘制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了解地势起伏状况。 (5)分析考察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2.开展实地考察,在考察路线上选择合适的观察点,进行地貌观察并记录。3.整理地貌观察记录,撰写观察报告。4.交流和展示观察成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教师总结,知识拓展,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教学设计,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