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设计整册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 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及课文,了解作者及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2.通过分析课文,把握整体思路,体会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特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选择的证明》。(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作者及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整体思路,体会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特点。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速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圈点勾画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3分钟)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3分钟)阅读课外资料,了解作者、背景、物种起源。自学指导二(5分钟)1、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2、朗读诗歌《氓》,读准生字词。3、分析3-7段如何体现逻辑的严密性。4、结合分论部分(3—14段)分析如何体现逻辑的严密性。5、论证特点包括哪些角度?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7、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1、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尤其喜欢生物学。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 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其《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3、《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1、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提出观点(1—2)段:简明分析后提出观点:自然选择是极为可信的。第二部分:论述(3—8)段:自然界中物种的变异分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段:本能也是通过自然选择缓慢获得的。(10)段:杂交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也遵循自然选择法则(11)段:地质记录可以证明自然选择的正确性。(12—14)段:地理分布可以证明自然选择的正确性。2、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分析。 采用总分结构。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3、分析3-7段如何体现逻辑的严密性。 首先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谈起,这是物种进化的起源; 接着从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方面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的过程; 最后谈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从存在形式谈起,然后分析进化的过程,最后谈到美好的结果,符合发展和认知规律。4、结合分论部分(3—14段)分析如何体现逻辑的严密性。分论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3-7段),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谈起,到 最后谈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第二层次(8-11段),主要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对上一层内容的进一步论证, 论证了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第三层(12-14段),从物种的地理分布角度证明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小结:分论部分,论证过程按照物种的起源、生存与演变,再到物种的地理分布,按照物种进化的过程展开,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5.论证特点包括哪些角度?(1)论证角度:立论、驳论、破立结合。答题格式:采用哪种论证角度,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论证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答题格式:采用……结构,层次清晰,结构分明;或层层深入,符合认识规律;或对比突出……(3)论证方法常用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等。(4)论证的语言语言特点: ①简明平实;②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①事实论证 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 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道理论证 第二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 ③对比论证 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 ④因果论证 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三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四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八段“既然……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等等。7、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①采用总分结构 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结构条理清晰。 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主要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充分论证了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极强。 ③ 语言严密 运用很多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和长句, 如“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 ”有什么表达效果? “每个物种”强调“所有”,“变异了”强调不是所有的后代,“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强调占据的手段。这些限制词分别从范围、类别和手段方面展示了自然选择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措辞的精当和表达的周密。六、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选文首先提出论点,并初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客观上存在可能性,事理上具有合理性,然后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大量变种的存在物种的演化与改良、生物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生物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列举了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物种特创论的观点。板书:基本观点: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 主要观点: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②自然选择的步骤缓慢、短小;③自然界的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④自然界也并非绝对完美。 它与各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文章主要内容是从自然选择的法则与相关事实来证明自然选择的存在。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论证特点包括哪些角度?(1)论证角度:立论、驳论、破立结合。答题格式:采用哪种论证角度,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论证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答题格式:采用……结构,层次清晰,结构分明;或层层深入,符合认识规律;或对比突出……(3)论证方法常用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等。(4)论证的语言语言特点: ①简明平实;②准确、严密、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四个关键词。 水星为什么比月球更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尤其是水星上缺铁,而铁正是让月球呈现黑色的原因。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知道了背后的原因:水星这颗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富含碳,并以石墨方式存在,又称“铅笔芯”。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发现了水星上碳存在的证据,相关比例比地球、月球和火星上发现的碳的比例更高。科学家推测,那些石墨来源于水星距今45亿年前的最初地壳,当时这颗行星正在从一个熔浆岩的球体逐渐固化。当时岩浆海洋中大多数结晶矿物质逐渐下沉,而石墨却漂浮到了最上层。答案:【示例】水星;黑;碳(或“石墨”);漂浮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所给文段可划分为四个层次,每层的大意如下:水星为什么黑;水星黑的原因是表面富含碳;水星上碳存在的证据被发现;碳存在于表面的原因推测。据此可得出文段大意:水星表面呈现黑色的原因是其表面富含碳,而水星表面富含碳的原因是石墨在球体固化过程中漂浮到了最上层。据此提取关键词即可。九、课后作业1.把新授课所学的内容再看一遍。2.把新授课所涉及的知识背会,默写一遍,交给课代表课,代表交给老师。3.把本节课的错题上错题本。4.把本节课没做完的题做完。5.把所有资料上的题全做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文本解读,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研读文本,随 堂 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