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第1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第2页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翻译下列语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阅读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任务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志怪者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真无马邪?
    10.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B.文章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文章气势磅礴。
    C.文中的大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D.庄子的语言以夸饰惊人,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如文中描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2.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大鹏与斥鴳,你更欣赏哪一个形象?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逍遥游》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桃源【其一】
    李白
    昔日狂秦事可嗟①,直驱②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注释】①嗟:叹息。②驱:赶(牲口)。
    (1) (4分)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C.见渔人,乃大惊/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 (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3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皆叹惋”意蕴丰厚,从中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4) (4分)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特点?陶渊明和李白都歌咏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寄寓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如鸣珮环”的“环”和成语“燕肥环瘦”的“环”意思相同。
    B.用成语“清秀莹澈”的“澈”来推测“日光下澈”的“澈”,可解释为“清澈”。
    C.“以其境过清”的“清”和“山清水秀”的“清”都是表示环境的纯净清丽。
    D.“不可久居”的“居”和成语“岁月不居”的“居”意思一样,都指“停留”。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珮环之音写水声,其音清越,其境静谧,使听者身心愉悦。
    B.“参差披拂”一句生动传神地描绘出细枝长蔓婀娜多姿、翠色欲滴的动态美。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冷清,也写出了人情淡薄。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采用了定点特写的方法,侧面写出潭水之清。
    11.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小石潭记》和链接材料,思想情感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①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②,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③。
    ——苏轼《记游松风亭》
    ①就:靠近 ②木末:树梢。 ③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诸子篇章,完成11~14题。(15分)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诺》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志怪者也”的“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记,记住;②记述,记载;③标志,标记;④通“痣”。这
    里应取第②个意思。
    B.“抟扶摇而上者”中的“扶摇”,用成语“扶摇直上”本义印证,可理解为“旋风”。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中的“不足”,联系“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可推断其意为“不值得”。
    D.“知困”中的“困”用组词法,可解释为“困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冥有鱼》想象神奇,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鲲鹏形象。
    B.《北冥有鱼》先写鲲鹏之变化,再写迁徙南冥之气势,最后写作者仰观苍天之感慨。
    C.《虽有嘉肴》引用《兑命》中的“学学半”,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D.《虽有嘉肴》多用排比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文势流畅,文气贯通,一气阿成。
    1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表格。(5分)
    【链接材料】
    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倅①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悴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②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③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墨子》
    [注]①倅:通"猝",一下子。②孰:谁。③并:兼并。
    篇目
    《北冥有鱼》
    《虽有佳肴》
    链接材料
    写作特色
    ① 手法(1分)
    类比手法
    类比手法
    阐明道理
    万物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② 。(2分)
    ③ 。(2分)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下列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是鸟也”中的“是”和《马说》“是马也”中的“是”意思相同,可理解为“这”。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徙”,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迁徙”。
    C.“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去”,通过勾连“乃记之而去”中的“去”,可理解为“离开”。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息”,以成语“瞬息万变”来印证,可知其义为“呼吸”。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齐谐》者,志怪者也。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对鲲鹏这一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了想象和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本文中的鲲鹏不仅硕大无比、力大无穷,还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来实现理想。
    C.鲲鹏飞到南海需要凭借大风,而“野马”“尘埃”不用凭借他物就能运动。
    D.作者借助鲲鹏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
    11.选文与链接材料在刻画鹏的形象时都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其作用。(5分)
    【链接材料】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台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永州之野产异蛇/斗折蛇行 B.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C.明灭可见/庭下如积水空明 D.不可知其源/临近水源,便得一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链接材料]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过一会儿。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温暖的日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秀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7.(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屿,为嵁,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曰恕己,日奉壹。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乐之”中的“乐”,根据文意,可解释为“以……为乐”。
    B.“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不可久居”中的“居”,以成语“岁月不居”来印证,可知其意为“停留”。
    D.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将“隶而从者”中的“从”理解为“学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
    B.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的气氛”的行文思路来安排材料。
    C.选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角度描写;俶尔远逝
    D.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章和材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①,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养②,借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③以为快。忽骑者白幼而过,光晃衣④鲜丽倍常……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⑤,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荡舟浩歌而返。
    (节选自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①洗红:洗去红妆,这里比喻雨摧落花。②霁:雨后转晴。③翻:同“反”,反而。④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人眼睛。⑤浮:饮酒。


    文言文阅读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任务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志怪者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真无马邪?
    10.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B.文章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文章气势磅礴。
    C.文中的大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D.庄子的语言以夸饰惊人,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如文中描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12.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大鹏与斥鴳,你更欣赏哪一个形象?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逍遥游》
    9.D(A记载/标记,B凭借/因为,C代大鹏/大概,表推测)(4分)
    10.(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每句2分,共4分)
    11.B(少于用对偶句,没有铺排的效果。)(3分)
    12.我更欣赏大鹏(1分)。因为大鹏有明确的目标,志存高远。如选文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斥鴳目光短浅,它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它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3分)。(回答喜欢斥鴳不得分)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桃源【其一】
    李白
    昔日狂秦事可嗟①,直驱②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注释】①嗟:叹息。②驱:赶(牲口)。
    (1) (4分)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C.见渔人,乃大惊/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 (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3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皆叹惋”意蕴丰厚,从中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4) (4分)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特点?陶渊明和李白都歌咏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寄寓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7.【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舍弃/房屋。
    B.先前。
    C.竟然/才。
    D.对/成为。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句子的翻译。
    ①重点词有:乃,于是。句意:村里的人看到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②重点词有: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句意: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本文记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分析。
    第一问:世外桃源的特点可以从作者描写桃花源的句子中总结概括出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桃花源环境优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写出了桃花源里的人安居乐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了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因此,可概括出桃花源的特点:①环境优美;②人民生活井然有序,安居乐业;③社会和谐安宁,人民自得其乐。
    第二问:解答此问要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甲文作者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风俗淳朴,社会平等,和谐安宁,人们自得其乐,表达出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乙文作者李白的《桃源》更多的是对桃花源成因的探究,写出了秦时的战乱逼迫人们进入桃花源,至今不愿再走出桃花源。表达了李白对桃源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因此,世外桃源寄寓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
    (1)B
    (2)①村里的人看到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②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C
    (4)示例一:①环境优美。②人民安居乐业。③社会和平安宁。
    示例二:①环境优美。②和平安宁,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③人人安居乐业,幸福和谐,民风淳朴。
    情感:桃花源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译文:
    [甲]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乙]
          当年秦朝世的暴政令人悲叹,把人间的鸡狗,都赶到桃花源的仙境去了。至今仍不愿走出桃花源的烟溪口,只有万古不变的流水蜿蜒而去。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如鸣珮环”的“环”和成语“燕肥环瘦”的“环”意思相同。
    B.用成语“清秀莹澈”的“澈”来推测“日光下澈”的“澈”,可解释为“清澈”。
    C.“以其境过清”的“清”和“山清水秀”的“清”都是表示环境的纯净清丽。
    D.“不可久居”的“居”和成语“岁月不居”的“居”意思一样,都指“停留”。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珮环之音写水声,其音清越,其境静谧,使听者身心愉悦。
    B.“参差披拂”一句生动传神地描绘出细枝长蔓婀娜多姿、翠色欲滴的动态美。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冷清,也写出了人情淡薄。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采用了定点特写的方法,侧面写出潭水之清。
    11.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小石潭记》和链接材料,思想情感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①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②,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③。
    ——苏轼《记游松风亭》
    ①就:靠近 ②木末:树梢。 ③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分)D
    9.(4分)(1)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0.(3分)C
    11.(4分)《小石潭记》:表达出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摆脱的压抑忧伤等心情,也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链接材料:作者信步山野中排遣愁怀,想到松风亭休息,但抬头一看,松风亭还在那山顶高处。思后顿悟,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休息的呢?心情立马轻松起来,显示了作者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和随遇而安的思想。合
    重庆市万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诸子篇章,完成11~14题。(15分)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诺》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志怪者也”的“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记,记住;②记述,记载;③标志,标记;④通“痣”。这
    里应取第②个意思。
    B.“抟扶摇而上者”中的“扶摇”,用成语“扶摇直上”本义印证,可理解为“旋风”。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中的“不足”,联系“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可推断其意为“不值得”。
    D.“知困”中的“困”用组词法,可解释为“困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冥有鱼》想象神奇,塑造了一个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鲲鹏形象。
    B.《北冥有鱼》先写鲲鹏之变化,再写迁徙南冥之气势,最后写作者仰观苍天之感慨。
    C.《虽有嘉肴》引用《兑命》中的“学学半”,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D.《虽有嘉肴》多用排比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文势流畅,文气贯通,一气阿成。
    1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表格。(5分)
    【链接材料】
    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倅①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头,悴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②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③国覆军,贼杀百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墨子》
    [注]①倅:通"猝",一下子。②孰:谁。③并:兼并。
    篇目
    《北冥有鱼》
    《虽有佳肴》
    链接材料
    写作特色
    ① 手法(1分)
    类比手法
    类比手法
    阐明道理
    万物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② 。(2分)
    ③ 。(2分)
    11.(3分)C不足:缺陷、缺点。
    12.(4分)(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而看不到尽头?
    (2)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13.(3分)D“排比”表述错误,应该是“对偶”。
    14.(5分)①想象(比喻、夸张)②教学相长③发起战争,百姓受害,最终受害的是国家,是君主。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下列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是鸟也”中的“是”和《马说》“是马也”中的“是”意思相同,可理解为“这”。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徙”,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迁徙”。
    C.“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去”,通过勾连“乃记之而去”中的“去”,可理解为“离开”。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的“息”,以成语“瞬息万变”来印证,可知其义为“呼吸”。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⑵《齐谐》者,志怪者也。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对鲲鹏这一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了想象和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本文中的鲲鹏不仅硕大无比、力大无穷,还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来实现理想。
    C.鲲鹏飞到南海需要凭借大风,而“野马”“尘埃”不用凭借他物就能运动。
    D.作者借助鲲鹏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
    11.选文与链接材料在刻画鹏的形象时都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其作用。(5分)
    【链接材料】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8.(3分)D
    9(1)(2分)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9(2)(2分)《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10.(3分)C
    11.(5分)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翼若垂天之云”,链接材料还增加了一个比喻“背若泰山”,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鹏之大(2分)。选文中的大鹏之大与“野马”“尘埃”之小形成对比,说明事物无论大小,运动时都要有所凭借。链接材料通过斥鷃与大鹏对比,突出大鹏志存高远(3分)。

    重庆市忠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台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永州之野产异蛇/斗折蛇行 B.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C.明灭可见/庭下如积水空明 D.不可知其源/临近水源,便得一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链接材料]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过一会儿。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温暖的日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D
    10.(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1.(3分)C(目的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12.(4分)(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

    重庆市秀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7.(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屿,为嵁,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曰恕己,日奉壹。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乐之”中的“乐”,根据文意,可解释为“以……为乐”。
    B.“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不可久居”中的“居”,以成语“岁月不居”来印证,可知其意为“停留”。
    D.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将“隶而从者”中的“从”理解为“学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
    B.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的气氛”的行文思路来安排材料。
    C.选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角度描写;俶尔远逝
    D.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文章和材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①,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养②,借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③以为快。忽骑者白幼而过,光晃衣④鲜丽倍常……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⑤,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荡舟浩歌而返。
    (节选自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①洗红:洗去红妆,这里比喻雨摧落花。②霁:雨后转晴。③翻:同“反”,反而。④光晃衣:绸衣上的白光晃人眼睛。⑤浮:饮酒。
    7.【分析】参考译文:
    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链接材料:
    寒食节过后下了场雨,我说这场雨是为西湖洗却红妆,应当马上去与桃花话别,不要拖延了。午时雨停了,我偕同几位朋友来到了苏堤第三桥,凋落的花在地上堆积了一寸多厚,游览的人很少,我们反而拿这个当成快乐。忽然有穿着白绸衣的骑者奔驰而过,阳光照晃着白衣,加倍鲜艳美丽,朋友中穿着白色内衣的都脱去了外衣。稍稍疲倦的时候,我们就躺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脸上落花多的人满饮一杯酒,脸上落花少的人唱一首歌,拿这个来取乐。偶见花丛中划出一条小艇,叫近一看,原来是和尚送茶来了。我们每人小饮一杯茶,就随着小船高声唱着歌回去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ABC.正确。
    D.有误,句意: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从。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①中重点词语有:下,向下照射;布,分布,(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②中重点词语有: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故选:D。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甲】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乙】文作者则以赏花为乐、以游戏为乐,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答案:
    (1)D
    (2)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②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3)D
    (4)甲文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表达了作者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思想感情。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相关试卷

    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