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8357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共36页。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透镜感悟新知11. 比较物体的长度(1)目测你现在所用“点拨”的长度和宽度,哪个长?(2)目测图1 中帽檐的直径AB 和帽子高度CD,哪个长?(3)用尺测量一下,看看你的目测是否准确.感悟新知论证思考 凭视觉的比较都可靠吗?准确、可靠的比较必须有什么?论证结果凭视觉的比较不都是可靠的,准确、可靠的比较需要测量的工具. 例如,准确比较长度必须有刻度尺.感悟新知2. 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2) 常用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感悟新知(3)换算关系一类 10-3 km=1 m=103 mm=106μm=109 nm 进率为103二类 1 m=10 dm=102 cm=103 mm 进率为10(4)身体的长度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小拇指的宽度约为1 cm、中指的长度约为1 dm;头发的直径为几十微米.感悟新知方法思考 根据身体的长度估计教室的高度、门的高度、“点拨”的长度等常见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什么?方法指点教室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两倍,约为3 m;门的高度比人身高略大,约为2 m;“点拨”的宽度接近中指长度的两倍,约为20 cm.估计物体的长度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和已知长度相比较而判断.感悟新知[中考·威海] 如图2 所示,2022 年4 月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更接近实际的是( )A. 1.5 m B. 2.5 mC. 4.5 m D. 5.5 m例 1感悟新知解题秘方:对物体长度的估测,可与生活中常见物体进行对比,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B解析: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 左右. 由图可知,返回舱的高度略大于1 个成年人的身高但小于2 个成年人的身高,所以在2.5 m 左右.感悟新知特别提示:解估测题的技巧:(1)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2)将题中所给的物理量单位转换成熟悉的单位.感悟新知1.[中考·营口] 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0 cm 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厚度B. 课桌的高度C. 新2B 铅笔的长度D.1 元硬币的直径C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感悟新知21. 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1)量程即测量范围,刻度尺一次测量的最大长度. 如图3所示,刻度尺的量程为0~10 cm.感悟新知(2)分度值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指相邻两个刻度线间的长度. 如图3 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感悟新知2. 刻度尺的正确放法刻度尺的刻度紧靠物体,放正尺的位置,零刻度线和物体左端对齐.易错提醒刻度尺的错误放法(图4):感悟新知3. 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视线和尺面垂直,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有单位. 如图所示,铅笔长度为7.50 cm.感悟新知深度思考 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如果物体恰好对准刻度线,测量结果如何估读和记录?深度理解物体对准刻度线时,判断结果后面零的方法:如图3中的虚线,对应7.5 cm 刻度线,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7.50 cm. 假如某个物体末端对准“8 cm”刻度线,读数是8.00 cm.感悟新知[中考·常州]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5 所示,其长度l 为( )A .2 cm B. 2.0 cmC. 2.00 cm D. 2.000 cm例2感悟新知解题秘方: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零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对应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对应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感悟新知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细菌左侧对准零刻度线,右侧与2 cm 的刻度线对齐,即细菌的长度为2.00 cm.答案:C感悟新知2.[中考·怀化] 如图6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12.10知识点误差感悟新知31. 产生误差的原因 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 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2. 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估读引起的误差.感悟新知方法点拨计算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时,注意删去错误的数据和可能错误的数据. 错误的数据主要是准确值相差太大和分度值不同的数据.感悟新知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7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36 cm B. 2.357 cm C. 2.35 cm D. 2.46 cm例 3感悟新知解题秘方:测量结果是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本题中2.76 cm和其他三个数据的准确值差距太大,为错误数据应将其删除. 答案:A感悟新知方法点拨:在单位不变时,平均值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测量值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不相同时通过四舍五入解决. 题中测量结果不能记为2.357 cm.感悟新知3.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 cm、5.73 cm、5.93 cm 和5.74 cm,其中明显有错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 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5.93 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73知识点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感悟新知41. 时间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2)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感悟新知物理观念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例如,小明7:00 从家出发 ,8:00到学校,这里的7:00 和8:00 为两个时刻,1 h(8:00-7:00=1 h) 为小明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感悟新知2.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一类 1 h=60 min=3 600 s 进率为60二类 1 s=103 ms= 106μs 进率为103感悟新知3. 时间的测量工具(1)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钟表,实验室及运动场用的工具为秒表(有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两种,如图7所示).感悟新知(2)机械秒表的表盘:如图甲所示,小表盘一周的时间为15 min,分度值为0.5 min;大表盘一周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 s;读数为5 min7.5 s.感悟新知(3)电子秒表的表盘: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数值对应的单位左起分别为“min”“s”和“0.01 s”;读数为9 min 3.19 s.感悟新知方法点拨机械秒表读数的要点:一是大表盘的一周对应的小表盘一小格. 二是读数为大小表盘示数和.感悟新知[模拟·苏州] 如图8 所示,秒表的读数是 ______s.例4338.5感悟新知解析:秒表的小盘是分针盘,分度值是0.5 min,指针在5 min 和6 min 之间,偏过5.5 min;大盘是秒针盘,分度值是0.1 s,结合分针盘可知示数为38.5 s;秒表的读数为5 min38.5 s=338.5 s.感悟新知4.[月考· 安徽] 周末上午,小蒙同学从家出发看望外婆,看了一下表,表的指针如图9 甲所示;小蒙到外婆家之后又看了一次表,此时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时间都是上午),则小蒙到外婆家所用的时间为( )A. 60 minB.90 minC.120 minD.150 minB课堂小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