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84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广东省各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汇总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
1. “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环境。下列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将有毒物质埋入地下 B. 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
C 严禁使用农药灭虫 D.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行分析,绿色化学就是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详解】A、将有毒物质埋入地下会造成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B、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C、农药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很大,不能禁止使用,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木炭吸附 B. 缓慢氧化 C. 火药爆炸 D. 胆矾炼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木炭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缓慢氧化的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缓慢氧化反应虽然进行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但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药爆炸过程中会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胆矾炼铜的过程中,铁与硫酸铜(俗称胆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C. O2验满 D. 氢气验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正确。
B、可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胶帽在上;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
D、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正确。
故选C。
4. 对木炭、铁丝、红磷、硫粉四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以下判断错误是( )
A. 都有气体生成 B. 都能发光放热 C. 都是化合反应 D. 都生成了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丝、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固体,故选项A错误;
B.四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发光放热,故选项B正确;
C.反应类型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C正确;
D.产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的特点、生成物的性质等即可分析解答。
5.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锌ZnCl B. 氢氧化钙CaOH
C. 碳酸钠NaCO3 D. 硫酸亚铁Fe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锌中锌元素、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1,氯化锌符号为ZnCl2,错误;
B、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氢氧根化合价分别+2、-1,氢氧化钙符号为Ca(OH)2,错误;
C、碳酸钠中钠元素、碳酸根化合价分别为+1、-2,碳酸钠符号为Na2CO3,错误;
D、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硫酸根化合价分别为+2、-2,硫酸亚铁符号为FeSO4,正确。
故选D。
6.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水 B. 液氧 C. 氧化汞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且只含有两个氧原子。A.水分子中除氧原子外,还有氢原子,故错误;B.液氧中只含有氧分子,正确;C.氧化汞分子中除含氧原子外,还有汞原子,错误;D.二氧化碳分子中除含氧原子外,还有碳原子,错误。
考点:物质的构成
7.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D.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花香四溢是由分子不停运动引起的,只有通过不停运动,才可以将香味散发出去,选项A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B、热胀冷缩是分子或原子受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间距增大或减小造成,不是改变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选项B解释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冬天水结成冰是宏观状态的变化,微观状态是分子间距变小造成,但是分子还在不停运动,选项C解释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有间隔,才可以使两者分子混合后体积变小,选项D解释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是禁止,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错误;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加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净化水,C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D正确。
故选D。
9.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 B.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 加热高锰酸钾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蒸发食盐水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为酒精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 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C. 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 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是8电子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此选项表述正确;
C、原子不带电,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带负电,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带正电,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①②④属于原子,③属于阳离子,⑤属于阴离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①对应的元素是F,④对应的元素是Na,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C。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NaCl B. MnO2 C. NaOH D. H2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
A、NaCl不含有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MnO2中只有Mn、O两种元素,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NaOH中有Na、H、O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H2SO4中有H、O、S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某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R的下列化合物中化学式正确的是
A. R2Cl2 B. R2(SO4)3 C. RNO3 D. R2(OH)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R化合价为,则,据此解题
【详解】A、化合价代数和为,不为0,选项错误;
B、化合价代数和为,选项正确;
C、化合价代数和为,不为0,选项错误;
D、化合价代数和为,不为0,选项错误。
故选:B
13. 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而空气中78%是氧气,所以②错误,①正确,火星上没有氧气,人类无法生存,故④错误,钢铁生锈需要水分和氧气,火星上没有氧气,所以钢铁不容易生锈,故③正确,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火星上95%是二氧化碳,所以温室效应显著,故⑤正确,所以此题选A
14.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相对分子质量282
C. 一个分子含有44个原子 D. 由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青蒿素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2:(16×5)=90:11:40,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6×5=282,正确;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原子个数为:15+22+5=42,错误;
D、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故选:C。
15. 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该反应中最后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了:2个NO分子与2个CO分子分解为N、C、O三种原子,三种原子重新结合成1个N2分子和2个CO2分子的变化过程;利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判断说法的正误。
【详解】A、反应前的CO、NO分子转化为反应后的N2分子和CO2分子,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
B、反应由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种物质,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正确;
D、反应前后都只有C、N、O三种原子且个数也相等,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属于同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 回答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小题中文字的涵义:
①3个氢原子_____。②2个氧分子_____。③3个钙离子____。④一个硫酸根离子____。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分类是化学的重要思想,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水银:②清新的空气;③液氧:④五氧化二磷;⑤冰;⑥双氧水;⑦二氧化锰;⑧氯酸钾。
混合物:_______;单质:_______。
【答案】(1) ①. 3H ②. 2O2 ③. ④. ⑤. H2O ⑥.
(2) ①. ② ②. ①③##③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②由分子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钙离子可表示为:;
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或离子团,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水,水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⑥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小问2详解】
①水银,属于单质;
②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液氧,属于单质;
④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物;
⑤冰是固态的水,属于化合物;
⑥双氧水,属于化合物;
⑦二氧化锰,属于化合物;
⑧氯酸钾,属于化合物;
故填:②;①③。
17. 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M
(1)该原子有___________个电子层,容易___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位于第___________主族,M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A. B. C.
(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
(4)M元素和第(2)小题的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 ②. 失 ③. 二 ④. 金属 (2)A
(3)Mg2+ (4)MgCl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12吗,则为镁原子,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容易失电子,位于第二主族,M元素是镁元素,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小问2详解】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和M的化学性质相似,B是稀有气体元素,C是氯元素,B、C和M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A。
【小问3详解】
M元素是镁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
【小问4详解】
M元素是镁元素,第(2)小题的C元素是氯元素,M元素和第(2)小题的C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氯化镁,氯元素显-1价,镁元素显+2价,则化学式是MgCl2。
18. 如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较纯净的氧气,所选择的制备并收集装置为_______(用序号填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B或C来做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则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编号)。
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 ②氢氯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 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
(5)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填“a”或“b”)进入F中,请写出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①. AE ②.
(3) ①. 控制反应速率 ②. (4)①
(5) ①. a ②. 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集气瓶;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因此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由于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而不纯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故选装置E,故填:AE;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B装置的分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从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改变控制反应的速率;
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原理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即固体加热型,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均为固体,符合题意;
②氢氯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 固液接触不符合题意;
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固液接触,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小问5详解】
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由长导管导入即a管口,则空气由短导管即b管口排出,由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验满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19.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端是_______极,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图2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顺序是_______,其中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图示是_______(填写图示序号)。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_______。
(2)现有四瓶没有标记的无色气体,已知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请你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确定A、B、C、D分别是哪一种气体。
实验步骤
A
B
C
D
将一根燃烧的木条插入瓶中
燃烧更旺
无变化
熄灭
熄灭
向C、D两瓶内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
无变化
③_______。
气体的化学式
①___。
空气
②_____。
④_______
【答案】(1) ①. 负 ②. H2OH2+O2 ③. bca ④. b ⑤.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 ①. 变浑浊 ②. O2 ③. N2 ④. 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A端产生的气体多,为氢气,为电源负极;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
图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a表示氢分子和氧分子,b表示水分子,c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序是bca;
其中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图示是b,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小问2详解】
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A为氧气:
木条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B为空气;
二氧化碳和氮气能使木条熄灭,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A为O2,C为N2,D为CO2。
20. 请完成以下的工艺流程题:
Ⅰ.工业上以煤(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
(1)将液态空气分离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
(2)与实验室制氧相比,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优点有_______(写一点)。上述流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H3)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上述流程中,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常温下是液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Ⅱ.图1为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①“氯化”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过滤池是自来水的净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用到了活性炭,在过滤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对水中的部分杂质具有_______作用,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 D.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E.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 F.过滤后得到的是纯水
④净化后的水要转变蒸馏水,可用如图2所示的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
【答案】(1)沸点 (2) ①. 原料廉价易得 ②. 化合
(3)
(4) ①. 化学 ②. 吸附 ③. CEF ④.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氮气先蒸发出来,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
【小问2详解】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原料廉价易得;一定条件下合成NH3的反应是氢气和氮气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①“氯化”中是将细菌病毒杀死,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②在过滤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对水中的部分杂质具有吸附作用,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正确;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C.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错误;
D.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滤纸损坏,正确;
E.不能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加快过滤速度,否则会损坏滤纸,错误;
F.过滤后得到的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错误;
故选CEF;
④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 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21. 如表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服用钙片“补钙”指的是钙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计算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至0.1%)
(4)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计算10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元素 (2)1:4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每天服用两片,钙片的总质量为:
每天所服用的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每天服用的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服用10天补充的钙元素质量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服用钙片“补钙”中钙指的是钙元素,故填元素;
【小问2详解】
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故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图片版无答案),共2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