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广东省各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汇总
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性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各组变化中,全部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纸张燃烧 B. 镁条燃烧、电解水
C. 水的蒸馏、粮食酿酒 D. 动物的呼吸作用、水分蒸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详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
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目要求;
C.水的蒸馏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灯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
D.动物的呼吸作用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分蒸发时,水由液体变为气体,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操作中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口要紧挨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要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D.加热液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压,试管内液体容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拇指要按在试管夹的长柄处,错误;
故选C。
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H2O2) B. 二氧化锰(MnO2) C. 空气 D. 二氧化碳(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气单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都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只有液态空气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进行解答。
【详解】A.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C.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正确;
D.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故选C。
4.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 B. 非金属:磷、汞、硅
C. 单质:液氧、氮气、氦气 D. 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雪碧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中有两种存在状态,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磷是非金属,汞是金属,硅是非金属,故B错误;
C、液氧、氮气和氦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C正确;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5.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 物质乙由两个氧元素组成
C. 甲、丁物质都属于化合物和氧化物
D. 由该反应模型图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中甲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物质甲为甲醛(CH2O),其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A错误;
B、物质乙为氧气,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B错误;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物质甲是甲醛,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物质丁是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物中有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生成物中有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由该反应模型图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符合题意。
故选D。
7.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水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自然界的水中都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正确;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正确;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因为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正确;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错误。
故选D。
8.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 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苯分子图像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都可以表示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获取;
B.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的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不能获取;
C.水受热蒸发前后相比,加热后扩散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明显增加,可说明受热能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可以获取;
D.NaCl晶体模型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而苯分子图像及水受热蒸发的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分子构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可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可以获取;
故选B。
9. 从水电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 氢气是单质
C.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 水电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水电解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C.由水电解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正确;
D.由水电解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反应后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正确;
故选A。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B.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C.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但在微粒中还有更小的质子、中子、电子等,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 电解水化学反应式为: D. 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正确;
B、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C、水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电解水的化学反应式为,错误;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则由图可知a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构成
B.性质与用途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活性炭吸附性——作净水剂
C.化学之最
D.化学与生活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节约水资源——洗菜水冲厕所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切割或焊接金属;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错误;
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洗菜水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各图中不同的圆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含两种分子,即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选项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2021年1月23日,科技日报报道,科研人员首先发现了钛镍合金的热机械处理最佳参数,该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金属的消耗,还可提高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可靠性。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m的值为26
C. 钛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钛元素的钛字带“钅”,所以钛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由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知,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质子数=原子序数,周期表中m为原子序数,则m的值为22,故B符合题意;
C、钛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周期表中的信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但是氯酸钾需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当温度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时,氯酸钾才会开始分解生成氧气,直到氯酸钾反应完毕,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将不会改变。
【详解】A.此图像符合氯酸钾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生成氧气,直到氯酸钾反应完毕,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将不会改变,正确;
B.刚开始加热氯酸钾不会有氧气产生,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错误;
C.刚开始加热氯酸钾不会有氧气产生,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所以氧气的质量起点为零,错误;
D.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质量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6.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元素_______;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3)2个铁原子_______;
(4)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
【答案】(1)H (2)H2O
(3)2Fe (4)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氢元素表示为H,故填:H。
【小问2详解】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小问3详解】
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故填:2Fe。
【小问4详解】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故填:O2。
17.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3)水的电解___________
【答案】(1)Fe+O2Fe3O4
(2)P+O2P2O5
(3)H2OH2+O2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故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故符号表达式为。
18.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在元素周期表中,19号元素钾与钠位于同一族,则钾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__,金属钾与钠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因是_______。
(4)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得到
(2)Al3+ (3) ①. 4##四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 ①. 10 ②. 阴离子 ③. 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所以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小问2详解】
质子数为13,则是13号元素铝元素的微粒。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是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符号为Al3+。
【小问3详解】
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钾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1=4,因为金属钾与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小问4详解】
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a=2+8=10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质子数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第三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