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2021年8月,北移亚洲象群经过专人投放食物,悉心疏导护航,已经安全返回传统栖息地。“旅行”结束的象群,不仅没有一头受到伤害,还肉眼可见的“长大了”“长胖了”,这些现象能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繁殖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 D.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2.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与这种现象相同的是(  )
    A. 在风大且频的山中,松树都匍匐在地面 B. 变色龙的体色随周围环境改变而改变
    C. 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防风固沙 D. 竹节虫的形状很奇特,像一小段竹枝
    3. 某同学在纸上画了如图的图案,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4. 如图表示生物体发育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是细胞分裂,会使细胞数目增多,遗传物质不变
    B.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 经过④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可能发生变化
    D. ①②③过程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再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5. 人们常在清晨或下午到草地或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哪一个环境中氧气最多(  )
    A. 下午的树林 B. 下午的草地 C. 清晨的树林 D. 清晨的草地
    6.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大豆种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B.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 ⑥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 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7. 如图中图甲、图乙是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 图乙表示呼气过程,肺内气压升高
    C. 水没过胸部,会感觉呼吸困难,影响的是图甲所示的过程
    D. 图乙过程中胸廓体积变大

    8. 人的健康生活离不开营养,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因此青少年儿童要多摄入
    B. 无机盐人体内含量非常少,但很重要,比如缺铁容易导致贫血症
    C. 常年素食主义者,一定会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出现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
    D. 为帮助病人恢复体力,医生常会静脉输含有葡萄糖的全营养液
    9.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使视力下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B. 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内耳中的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D.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以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
    10. 生物学科常用模式图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此图表示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的过程,甲为肾脏,则乙暂时储存尿液
    B. 若此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的过程,甲为入球小动脉,则乙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 若此图表示肺循环过程,甲为右心室,经丙进行气体交换后,则丁中流的是静脉血
    D. 若此图表示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甲为呼吸道,则丙的氧气浓度大于丁
    11. 昆虫世界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它就是来自广州海珠的“海珠斯萤叶甲”。下列关于海珠斯萤叶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表有外骨骼
    B. 有三对足,两对翅,能飞行,活动范围大
    C.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用肺呼吸
    12. 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这种行为只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D. 小鼠与蚯蚓相比,学习能力较强
    13. “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腰间的赘肉咔咔掉”“跟着刘畊宏老师来打卡,一起瘦瘦瘦”……“畊宏热度”引发全民健身热潮。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健身操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配合
    B. “畊宏女孩”在运动时所需的动力来自肌肉
    C. 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的
    D. 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仅依赖消化系统
    14. 花牛苹果是天水市的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小蒙的父亲利用嫁接的方法在自家果树上嫁接花牛苹果枝条,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孢子生殖 B. 分裂生殖 C. 有性生殖 D. 无性生殖
    15.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
    A. 蝗虫的成虫期对农业危害最大,是灭蝗的最佳时期
    B. 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大大提高体内受精的成功率
    C. 大雁是晚成雏,一般亲鸟有育雏行为
    D. 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特点都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
    16. 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体细胞内①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不同的
    B. ②和④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
    D. 不同的③蕴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17. 如图是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下列解释
    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 该病菌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病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C. 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D. 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18. 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  )
    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猿分界的重要依据是直立行走
    B. 郑氏孔子鸟化石证明了古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
    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D. 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了抗药性强的变异,这种变异是属于有利变异
    19. 掌握一些急救措施有助于紧急情况的应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OTC标志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自行按照说明书使用
    B. 实施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
    C. 动脉出血可以采用远心端止血的方法
    D. 若患者心脏骤停,可以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20. 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是不利的,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很多地方都拉闸限电,对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符合当今环保理念的是(  )
    A. 推广使用低能耗电车
    B. 注意节电节水,做到人走灯灭
    C. 退耕还林还草,控制土地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D. 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工业,提高生活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21. 我国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昔日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小河,被改造成水清草绿的湿地景观。请回答:
    (1)若如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绿藻属于 ______ 。
    (2)图中包含有 ______ 条食物链。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终的能量来源于 ______ 。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______ 作用。
    (4)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会造成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湿地可恢复正常,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

    22.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成为首位杀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如图为苏炳添在比赛时部分相关动作及其身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某一时刻苏炳添的左手处于图乙状态,其中上臂的 ______ (填肌肉名称)处于收缩状态。
    (2)如果赛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时则容易出现脱臼现象,脱臼是指图丙的[ ______ ](填字母)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3)快速起跑这个动作的完成由肌肉、 ______ 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并在 ______ 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辅助下完成。
    (4)中国人民看到苏炳添以全新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欢呼雀跃,会感觉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由于 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作用。
    (5)小天因为脚趾关节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在此过程中,小天的痛觉产生的部位是 ______ 。
    23.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如图为信阳毛尖根尖的结构、叶芽及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 ______ (填字母和结构名称)吸收的,在此处生有大量的 ______ ,可以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信阳毛尖的叶由图乙中叶芽的 ______ (填数字和结构名称)发育而成。
    (3)若移栽茶树后,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工人会给茶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丙中的 ______ (填字母及其名称),其中大部分的水分通过叶片的 ______ 排出体外。
    (4)图丙中B过程在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密克戎(Omicron)是Covid-19的变种,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检测到。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报道:2022年4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51例。截至2022年4月13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如: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330588.4万剂次。
    材料二: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暴雨,为了防止暴雨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之后,郑州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水灾发生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全市范围内消毒、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2023年3月4日,银川307路公交车司机突发心梗,强忍不适将车停稳,热心乘客拿出药物给司机服下,协助急救。
    (1)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如果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______ 。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材料二中提到的“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 ______ 。
    (3)材料一中提到的“灭活疫苗”是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嵌入不致病的腺病毒中制备而成,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可合成S蛋白,进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S蛋白相当于 ______ ;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制备“重组蛋白疫苗”首先需要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使之合成S蛋白,这一环节运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微生物培养和 ______ 技术。
    (4)材料三提示我们,生活中要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如果自身有某些疾病可以随身携带药物以防万一,如心脏方面的疾病可以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该药物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属于 ______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清明前后,有市民因食用“红心”甘蔗而发生中毒事件。甘蔗出现“红心”现象,是因甘蔗富含糖分和水分,易被节菱孢霉菌、镰刀菌、假丝酵母、枝孢霉、刺黑乌霉等霉菌侵蚀。为确定引起食用“红心”甘蔗中毒的霉菌种类,某微生物研究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
    ①取正常甘蔗,榨汁后灭菌,均分6组,每组500mL。
    ②将从“红心”甘蔗中分离得到的上述5种霉菌,分别接种于其中的5组甘蔗汁中。
    ③将上述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15天,备用。
    ④选同种健康、断乳小鼠750只备用。
    【实验步骤】
    ①喂养实验:将备用的5组霉菌培养液和1组未接种的甘蔗汁各喂养20组小鼠(每组3只),每次给每只小鼠喂养0.5mL,未出现中毒症状的隔2小时加喂1次,最多4次。
    ②统计小鼠中毒组数:若每组3只小鼠中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再用备用小鼠重复实验,结果仍有2只或3只小鼠出现中毒症状,确定为中毒组。
    ③症状对比:将小鼠中毒症状与人食用“红心”甘蔗的中毒症状对比。
    【实验数据】毒性实验结果统计表
    接种霉菌种类
    节菱孢霉菌
    镰刀菌
    假丝酵母
    枝孢霉
    刺黑乌霉

    小鼠中毒组数
    12
    0
    3
    0
    0
    0
    与人中毒症状对比
    相同
    -
    不同
    -
    -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准备中培养霉菌的适宜条件包括 ______ (答一点)等。培养的条件、小鼠的状态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______ 。
    (2)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 ______ 。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 ______ 。
    (4)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霉菌与甘蔗在营养方式上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 ______ ,可初步推测,真菌与 ______ (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题干中,北移亚洲象群经过专人投放食物,悉心疏导护航,象群肉眼可见的“长大了”“长胖了”,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A、在风大且频的山中,松树都匍匐在地面,外界环境使松树不能直立,属于环境影响生物,A符合题意。
    B、变色龙的体色随周围环境改变而改变,外界环境变化,变色龙的体色也变化,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防风固沙,由于植物的存在减少风沙流失,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竹节虫的形状很奇特,像一小段竹枝,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因为清明前后温度回升,开始播种农作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故选:C。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掌握显微镜视野的成像特点是解题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①②③使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遗传物质不变,A正确。
    B、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正确。
    C、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④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C正确。
    D.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D错误。
    故选:D。
    题干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据此回答。
    掌握细胞分裂、分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在夜间无光条件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在白天有光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氧气在不断地积累,所以,在下午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叶片,因此,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要大于草地的强度。所以,下午的树林氧气最多。
    故选:A。
    (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情况下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有无光均在进行,是消耗氧气的过程。
    解题关键掌握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6.【答案】D 
    【解析】解:A、大豆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A正确。
    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B正确;
    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⑥胚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C正确;
    D、⑥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有⑥胚,D错误。
    故选:D。
    (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3)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7.【答案】D 
    【解析】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外界的气体进入肺,表示吸气,此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膈顶部下降,A正确。
    B、乙图表示呼气,此时膈肌和肋间肌都舒张,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升高,B正确。
    C、当水没过胸部,感觉呼吸困难,原因是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影响的是图甲所示的过程,C正确。
    D、图乙过程中胸廓体积变小,肺容积变小,表示呼气过程,D错误。
    故选:D。
    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8.【答案】C 
    【解析】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儿童要多摄入,A正确。
    B、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非常少,但很重要,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等,B正确。
    C、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虽然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可见,常年素食主义者,不一定缺乏维生素A,C错误。
    D、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为了帮助需要的病人恢复体力,医生会静脉输含有葡萄糖的全营养液,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9.【答案】A 
    【解析】解:A、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A错误。
    B、视网膜上有听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
    C、内耳中的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能感受声波信息。C正确。
    D、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以保护鼓膜。D正确。
    故选:A。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0.【答案】D 
    【解析】解:A、若此图表示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的过程,甲为肾脏,乙是输尿管输送尿液,丙是膀胱暂时储存尿液,丁是尿道排出尿液。错误;
    B、若此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的过程,甲为入球小动脉,则乙是肾小球,丙是出球小动脉,丁是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进行了重吸收作用。错误;
    C、若此图表示肺循环过程,甲为右心室,乙是肺动脉,丙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经丙进行气体交换后,则丁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错误;
    D、若此图表示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则甲表示呼吸道,乙表示肺,丙表示血液,丁表示组织细胞,丙的氧气浓度大于丁。正确。
    故选:D。
    (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血液循环等知识。

    11.【答案】D 
    【解析】解:A、海珠斯萤叶甲属于昆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A正确。
    B、海珠斯萤叶甲属于昆虫,昆虫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飞行,活动范围大,B正确。
    C、海珠斯萤叶甲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正确。
    D、昆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D错误。
    故选:D。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
    2、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昆虫属于节肢动物。
    掌握节肢动物的相关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A正确。
    B.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由学习和生活经验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B正确。
    C.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都有关,C错误。
    D.小鼠比蚯蚓更高等,学习能力比蚯蚓强,D正确。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和生活经验形成的行为,如鹦鹉学舌、猴子推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3.【答案】D 
    【解析】解:A.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健身操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A正确。
    B.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可见,“畊宏女孩”在运动时所需的动力来自肌肉,B正确。
    C.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D。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嫁接是直接把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D。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5.【答案】D 
    【解析】解:A、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不是成虫时期,错误。
    B、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外受精,B错误。
    C、雏鸟分为早成雏和晚成雏,晚成雏的亲鸟一般具有育雏行为,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大雁的雏鸟,孵出时已充分发育,属于早成雏,C错误。
    D、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特点都是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D正确。
    故选:D。
    (1)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3)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
    掌握鸟类、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A错误;
    B、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④蛋白质是没有特定的遗传信息,B错误;
    C、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着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因此,基因的数量最多,染色体和DNA的数量一般相等,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染色体=DNA<基因,C错误;
    D、不同的③基因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由图可知,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④蛋白质。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7.【答案】D 
    【解析】解: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着抗生素的使用,该病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A正确。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该病菌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病菌定向选择的结果,B正确。
    C、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由图知,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也能够大量繁殖,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病菌的变异有抗药性变异和没有抗药性变异,病菌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病菌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错误。
    故选:D。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答案】D 
    【解析】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人猿分界的主要依据,A正确;
    B、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郑氏孔子鸟化石证明了古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B正确;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有的,使用抗生素后,环境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D错误。
    故选:D。
    (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

    19.【答案】C 
    【解析】解:A、非处方药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可以根据病情自行按照说明书使用,A正确;
    B、做人工呼吸前应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正确;
    C、动脉出血可以采用近心端止血的方法,C错误;
    D、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D正确。
    故选:C。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胸外心脏挤压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最后使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
    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急救的办法。

    20.【答案】D 
    【解析】解:A、推广使用低能耗电车,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正确。
    B、注意节电节水,做到人走灯灭,能够节约能源,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B正确。
    C、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控制土地沙漠化,提高碳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C正确。
    D、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工业,不仅不能提高生活水平,反而会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D错误。
    故选:D。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实例。

    21.【答案】分解者  生产者  4  太阳能  光合  自动(自我)调节 
    【解析】解:(1)题图为食物网图,只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绿藻属于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
    (2)图中共有食物链4条:①青草→兔子→猫头鹰;②青草→老鼠→猫头鹰;③青草→老鼠→蛇→猫头鹰;④绿藻→虾→鱼→鸟→猫头鹰。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分解者;生产者;
    (2)4;
    (3)太阳能;光合;
    (4)自动(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肱二头肌  a  骨  神经  肾上腺素  大脑皮层 
    【解析】解:(1)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由图可知,苏炳添的左手处于屈肘状态,因此其上臂的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脱臼是指图丙的a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3)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肌肉提供动力,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关节和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5)在大脑皮层上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能够调节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所以小天因为脚趾关节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在此过程中,小天的痛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
    (1)肱二头肌;
    (2)a;
    (3)骨;神经;
    (4)肾上腺素;
    (5)大脑皮层。
    图甲:左手处于屈肘状态;图乙表示屈肘动作,其中①肌腱,②肌腹;图丙是关节的结构,其中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
    掌握运动的产生及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A成熟区  根毛  2幼叶  C蒸腾作用  气孔  叶绿体 
    【解析】解:(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A成熟区吸收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吸水面积。
    (2)图乙中的2是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可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图丙中的C蒸腾作用。大部分的水分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散失到体外
    (4)图丙中B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在细胞中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故答案为:
    (1)A成熟区;根毛
    (2)2幼叶
    (3)C蒸腾作用;气孔
    (4)叶绿体
    图甲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图乙中:1是生长点、2是幼叶、3是芽轴、4是芽原基。
    图丙中: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4.【答案】结晶体  控制传染源  抗原  特异性免疫  转基因  处方药 
    【解析】解:(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控制传染源是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处理;“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3)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接种该疫苗后,人体可合成S蛋白,进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S蛋白相当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内的生物技术,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酵母菌这一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
    (4)处方药是(Rx)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心脏方面的疾病可以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该药物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属于处方药。
    故答案为:(1)结晶体
    (2)控制传染源
    (3)抗原;特异性免疫;转基因
    (4)处方药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处理。②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消除各种媒介生物。③保护易感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按时接种疫苗等。
    (3)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②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4)处方药(Rx)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非处方药(OTC)不需凭处方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及安全用药常识。

    25.【答案】适宜的温度(或适宜的pH等)  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唯一  形成对照  节菱孢霉菌  叶绿体  动物 
    【解析】解:(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有机物等。可见,实验准备中培养霉菌的适宜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或适宜的pH等)(写1条,合理即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可见,培养的条件、小鼠的状态保持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唯一。
    (2)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可见,步骤①用未接种的灭菌甘蔗汁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目的是作对照,属于对照组。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接种节菱孢霉菌的甘蔗汁喂养的小鼠出现中毒症状,且与人中毒症状相同。据此可以判断:食用“红心”甘蔗导致人中毒的霉菌是节菱孢霉菌。
    (4)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霉菌与甘蔗在营养方式上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甘蔗属于植物,其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而真菌细胞缺乏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据此可初步推测,真菌与动物的共同特征更多,亲缘关系更近。
    故答案为:
    (1)适宜的温度(或适宜的pH等);控制单一变量,保证变量唯一;
    (2)形成对照;
    (3)节菱孢霉菌;
    (4)叶绿体;动物。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此题要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