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展开第3课 生物的进化
[基础练透]
1.(2022·烟台模拟)脊椎动物的前肢各不相同,如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翼。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骨骼排列。为了探究它们的亲缘关系,科学家研究了它们的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C.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
D.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
解析:选A。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A错误;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正确;亲缘关系远的脊椎动物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C正确;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但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D正确。
2.(2022·蔡甸区二模)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2020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化石——章氏麒麟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
B.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不存在生殖隔离
C.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
解析:选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的大量发现,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充分证据,A正确;章氏麒麟虾与现在的虾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故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可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故不同生物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可在分子水平为进化学说提供证据,D正确。
3.(2022·青羊区模拟)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较为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甲、乙水潭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隔离且生理特征差异较大,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的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解析:选C。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A正确;由题意可知,甲中的虹鳉的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早熟型个体比正常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B正确;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判断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物种,C错误;由题意可知,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早熟型个体的虹鳉繁殖后代的机会大大降低,使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降低,进而使正常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非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D正确。
4.(2022·潍坊三模)黄刺尾守宫是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一种蜥蜴,其黄刺颜色鲜艳,当遇到敌害时尾部还能够喷射出难闻的黏液,吓退敌害,这些特征都利于它们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黄刺尾守宫能与普通蜥蜴交配且产生后代,说明它和普通蜥蜴属于同一物种
B.黄刺尾守宫独特的形态特征是长期不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C.黄刺尾守宫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D.不同蜥蜴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生殖隔离
解析:选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若普通蜥蜴与黄刺尾守宫能交配且能产生后代,但是不清楚该后代是否可育,因此不能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黄刺尾守宫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才意味着该种群发生进化,C错误;不同蜥蜴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生殖隔离,D正确。
5.(2022·浙江温州模拟)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死亡,有个别存活如图甲,并能进行繁殖。继续用同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存活的细菌结果如图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A.该细菌抗药性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存活的细菌进行繁殖并将抗青霉素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
C.该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可能通过染色体变异产生了变异
D.图甲→乙→丙过程中,该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解析:选D。一般而言,变异在前,选择在后,即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与人工选择无关,A错误;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产生后代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故后代不一定有来自存活细菌的抗青霉素性状,B错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故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据图可知,图甲→乙→丙过程中,不断用青霉素进行处理,青霉素的作用相当于自然选择,故该过程中细菌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正确。
6.(多选)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蜴,当人类在这一地区引入一种褐色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区域,绿色蜥蜴被迫迁移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导致绿色蜥蜴突变,从而形成适合在树上生活的护趾
B.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代的繁衍已经进化了新物种
C.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不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解析:选ABD。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环境改变只是把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这种变异选择出来,A错误;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B错误;由“经过20代的繁衍,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推测,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不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但由于环境的定向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了变化,C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错误。
7.程海是云南境内的内陆型大湖泊,非真正的海,明代中期以前,湖水通过期纳河流入金沙江。之后,湖水下降,期纳河断流,与程海隔绝,程海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如图)。
(1)科学工作者近期对程海水系鱼类起源与分化的调查发现,目前程海有鱼类20种,如鲤鱼、鲢鱼、鲫鱼、裂腹鱼等,这一现象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
对生活在金沙江和程海中的鲤鱼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出现显著差异:
程海鲤鱼与金沙江鲤鱼生态位与形态差异比较
主要
食物
栖息
口位置
外侧鳃耙数
内侧鳃耙数
背鳍
起点
位
尾鳍高与眼后头长比例
体长为
背鳍长
程海
鲤鱼
浮游动物及丝状藻类
中上层
端位
26~32
35~41
稍后
小于眼后头长
3.0~
3.4倍
金沙
江鲤
鱼
软体动
物、昆
虫幼虫、
水草
中下层
亚下位
19~23
25~39
稍前
大于眼后头长
2.3~
2.7倍
(2)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两个水系鲤鱼形态特征等的分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两个水系的鲤鱼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说明已经进化成2个鲤鱼物种”,你是否同意此结论?请依据进化理论说出你的判断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目前程海有鱼类20种,如鲤鱼、鲢鱼、鲫鱼、裂腹鱼等,描述的是物种的数目,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2)两个水系的地理隔离导致两个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两个种群发生不同变异,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不同,生物的性状差异逐渐显著,向不同方向逐渐积累,因此两个水系鲤鱼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发生了分化。(3)物种的判断依据是生殖隔离,因此两个水系的鲤鱼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不能说明已经进化成2个鲤鱼物种。
答案:(1)物种 (2)由于两个水系的地理隔离,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交流中断,每个种群发生不同变异因环境选择不同而向不同方向逐渐积累,生物的性状差异逐渐显著 (3)不对,物种的判断依据是生殖隔离,而非形态结构差异
[能力提升]
8.(2022·沙坪坝区模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超级细菌”,一般的青霉素对该细菌的杀伤力不强。为探究某种药物A是否能够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作用,某科研小组设计四组实验:
(1)甲组加入培养液+MRSA+生理盐水;
(2)乙组加入培养液+MRSA+青霉素;
(3)丙组加入培养液+MRSA+药物A;
(4)丁组加入培养液+MRSA+药物A+青霉素。
下列关于此实验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A,因变量是MRSA的死亡率
B.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实验,每组重复实验除自变量不同外,无关变量必须相同
C.设置丙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药物A对MRSA的杀伤作用
D.若乙组和丁组MRSA死亡率相同,则说明药物A与青霉素有同等大小的杀伤力
解析:选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各组加入的药物的种类(是否加入药物A与青霉素),因变量是MRSA的死亡率,A错误;平行重复实验组之间所有变量都必须相同,包括自变量和无关变量,B错误;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证明药物A是否能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作用,而药物A本身对MRSA无杀伤作用,C正确;乙组、丁组MRSA死亡率相同,说明药物A不能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力,D错误。
9.(2022·河北省保定市二模)《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曾对爱丽丝说“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据此提出红皇后假说:在无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进化的动力,因为每个物种都在不断进化以适应其他物种的变化。根据该假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该假说,寄生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导致宿主的进化
B.该假说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根据该假说,捕食关系有利于提高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
D.在该假说中,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解析:选D。根据红皇后假说的观点,每个物种都在不断进化以适应其他物种的变化,因此不同物种间存在协同进化,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宿主的进化,捕食关系有利于提高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A、B、C正确;在该假说中,只提到在无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进化的动力,没有提到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D错误。
10.(多选)美洲热带地区的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也增强了寻找并发现西番莲的能力。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西番莲释放出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
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遗传变异决定进化的方向
D.西番莲通过传递物理和化学信息,未能把纯蛱蝶全部杀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解析:选BC。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西番莲释放出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是自发的、随机的,并不是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才会发生,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C错误;精明的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西番莲通过传递物理和化学信息,未能把纯蛱蝶全部杀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D正确。
11.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图1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1中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
(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经常有大风浪,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2中画出昆虫在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的柱状图。
图2
(4)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1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550只,Aa的个体有300只,aa的个体有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和突变,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导致生物性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2)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突变的利与害取决于是否适应当地的环境。(3)甲岛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所以若干年后,甲岛上长翅个体最多,残翅个体最少。(4)种群A与种群B不能进行交配表明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很大差异,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也可能是因为种群A、B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5)最初迁入丙岛时,该昆虫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0×2+300)/2000×100%=70%,则a的基因频率为30%,由于该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繁殖能力相同,故第3代以后,A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仍为7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
答案:(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如图所示
(4)基因库 生殖隔离 ①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 ②A、B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或甲、乙两岛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 (5)70% 42%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