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及其演替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及其演替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湿地是鸟类的天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 群落及其演替
1.(2022·河北石家庄二模)下图所示为几个生物类群大小在不同年份的变化曲线,其中在2012年发生了火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16年可能比2011年群落的垂直结构更简单
B.如果未发生火灾,2016年时白花的耐阴灌木将消失
C.在火灾的选择下,白花耐阴灌木比红花耐阴灌木更适合生长
D.火灾前后,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类型发生了变化
2.(2022·广东广州模拟)湿地是鸟类的天堂。下表是某湿地中4种鹬类(肉食性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情况,数字表示所占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食物
鹬类
双壳类
虾类
多毛类
腹足类
蟹类
其他
斑尾塍鹬
18.05
26.71
49.36
—
2.86
3.02
大滨鹬
60.88
3.42
—
30.17
1.41
4.12
大杓鹬
4.58
1.63
0.71
—
92.47
0.61
白腰杓鹬
6.37
5.84
2.07
1.59
84.13
—
A.表中所有动物共同构成湿地群落
B.4种鹬类中斑尾塍鹬和大滨鹬之间竞争关系最激烈
C.通过食物多样化能降低部分鹬类之间的竞争
D.像鹬类这样的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湿地物种多样性
3.(2022·山东德州三模)高山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分布的海拔上限,气候变暖使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树线之上低矮、稀疏的灌丛或草丛有利于树线上升,而较为高大、茂密的灌丛由于其较强的竞争作用抑制树线的上升。随着海拔上升,降水减少,上升区域中的植被趋于集群分布,集群强度与树线上升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内植被的生态位分布无显著影响
B.不同海拔地带的植被类型有所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树线上升速率只受外界环境因素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D.高山树线迁移的过程伴随着群落的演替
4.(2022·广东广州模拟)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60年前,第一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奉献了青春,用手中的锄头开启了“荒原变成林海”的奇迹故事。时间流逝半个多世纪,经过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终于在荒漠上造出百万亩林海,为京津构筑了一道“绿色长城”。下表是研究人员对塞罕坝林场两种乔木的调查数据(单位:株/hm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树种
幼年树
成年树
老年树
花栎树
830
75
45
华北松
73
70
72
A.“荒原变成林海”说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在荒漠上造出百万亩林海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C.荒漠的群落结构简单,荒漠中的植物一般具有耐旱的特性
D.表中花栎树和华北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稳定型
5.(2022·广东汕头二模)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m2)
20
18
10
平均产量(kg干重/hm2)
2 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较丰富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种类最高
6.(2022·湖南雅礼一模)西双版纳是我国高纬度、高海拔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包括季节雨林、山地雨林等植被类型,季节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米以下,山地雨林主要分布在1 300~1 800米。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雨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部分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项目
山地雨林
季节雨林
种群数
数量密度/
(个·m-2)
种群数
数量密度/
(个·m-2)
9月
11月
9月
11月
9月
11月
9月
11月
凋落物层
(50 cm×50 cm)
22
22
8 892
8 613
15
19
1 004
4 556
A(0~5 cm)
15
7
11 943
7 095
12
9
3 030
1 604
B(5~10 cm)
7
5
789
458
5
4
637
866
C(10~15 cm)
8
5
840
407
5
6
637
306
A.由调查结果可知,土壤节肢动物主要栖息在凋落物层和A层
B.节肢动物在森林凋落物和土壤不同层次中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节肢动物在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中的分布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9月和11月的调查结果不同,说明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可随季节发生变化
7.(不定项)(2022·江苏选择性考试)下图表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 )
A.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
B.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
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
8.(2022·山东等级考)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级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A
B
C
D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__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2·山东潍坊三模)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种群空间格局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两个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在群落中占据的生态位不同
B.种群的个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包括垂直分布和镶嵌分布
C.群落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往往高度重叠
D.不同物种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不只存在一种情况
10.(不定项)(2022·江苏连云港三模)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在富营养情况下,迅速生长覆盖水面,对于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人开展不同密度团头鲂(fánɡ)对轮叶黑藻和密刺苦草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轮叶黑藻的遮蔽作用会引起水体底层光照不足和缺氧
B.轮叶黑藻与密刺苦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结果表明团头鲂更多地选食轮叶黑藻,不以密刺苦草为食
D.根据结果推测该水体中团头鲂的K值大约为1尾·m-2
11.(2022·山东德州三模)空心莲子草作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既具有水生型的特征,又具有旱生型的特征,因其对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入侵南四湖新薛河湿地后,很快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科研小组探究了空心莲子草入侵对当地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及防治对策。
(1)根据下表分析,随着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的增加,芦苇群落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通过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改变了南四湖的生物多样性,破坏了该湿地的生态平衡。
不同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下芦苇群落物种重要值分析
物种名称
空心莲子草盖度为20%左右
空心莲子草盖度为50%左右
空心莲子草盖度为80%左右
空心莲子草
0.34
0.74
0.99
芦苇
0.18
0.08
0.01
双穗雀稗
0.25
0.00
0.00
鸡矢藤
0.00
0.18
0.00
菰
0.23
0.00
0.00
注:物种重要值是某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2)研究发现空心莲子草入侵后,土壤种子库中某些需光性植物种子减少,根据图甲分析,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图乙,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空心莲子草入侵后成为芦苇群落的优势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
图乙
(3)研究表明,博落回、凤尾蕨、樟树叶及柳杉叶的水浸提液均能降低空心莲子草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及株高,这说明上述植物通过________信息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若要在南四湖种植上述植物对空心莲子草进行生物防治,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除了上述方法外,对空心莲子草进行生物防治时还可以选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
1.B
2.C [群落是某区域的全部生物,应该包含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错误;从表格数据看,斑尾塍鹬偏好捕食多毛类和虾类,而大滨鹬不捕食多毛类,虾类捕食也很少,跟斑尾塍鹬在食物上的竞争关系很弱,B错误;4种鹬类之间主要存在食物和栖息空间的竞争,通过食物多样化能降低部分鹬类之间的竞争,C正确;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错误。]
3.D [据题意,气候变暖使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影响了植被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对不同区域内植被的生态位分布有显著影响,A错误;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而不同海拔地带的植被类型属于不同的群落,因此不同海拔地带的植被类型的差异不能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据题意,随着海拔上升,降水减少,上升区域中的植被趋于集群分布,集群强度与树线上升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树线上升速率不仅受外界环境因素和种间关系的影响,也受到种内关系的影响,C错误;高山树线向高海拔的迁移过程中,原有的植被和土壤条件存在,随着迁移过程中植被等的变化,群落发生了演替,D正确。]
4.B [“荒原变成林海”体现了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荒漠生物群落的植被稀疏,在荒漠上造出百万亩林海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错误;荒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物种很少、群落结构简单,植物一般具有耐旱特性,C正确;由表可知,花栎树幼年树较多,属于增长型,而华北松幼年树、成年树、老年树比例相当,属于稳定型,D正确。]
5.D [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求调查结果准确,应严格遵循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A不符合题意;表中数据缺乏单位面积中每种种群的个体数量,不能说明典型草原中任意种群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B不符合题意;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中两种草原的平均产量,不清楚呼吸消耗的情况,无法比较2个草原上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C不符合题意;由表中数据可知,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80×78.0%=62.4,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100×49.1%=49.1,草甸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为160×25%=40,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种数最多,D符合题意。]
6.C
7.BC [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A错误;自养型生物需要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因此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的残骸,水生生物的遗体残骸会遗落在水体底部,因此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B正确;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C正确;湖泊发生的初生演替过程会经历水生植物阶段、湿生植物阶段和陆生植物阶段,D错误。]
8.(1)E 大 广 (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9.D [结合题意可知,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而种群中的不同个体在群落中的位置不能称为生态位,A错误;垂直分布和镶嵌分布(水平结构)都是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特征,种群的个体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以充分利用资源,C错误;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蛇与猫头鹰可能是捕食关系,也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
10.AB [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在富营养情况下,迅速生长覆盖水面,轮叶黑藻的遮蔽作用会引起水体底层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导致缺氧,A正确;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上层,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下层,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据图可知,在随着团头鲂密度的增大,轮叶黑藻的覆盖度降低,密刺苦草的覆盖度增大,说明团头鲂更多地选食轮叶黑藻,但不能判断出是否取食密刺苦草,C错误;据结果不能推测该水体中团头鲂的K值是多少,D错误。]
11.(1)发生 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改变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 (2)补光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入侵组芦苇群落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大幅下降,说明空心莲子草争夺阳光的能力更强 空心莲子草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浓度,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生长;在对光能的争夺中具有优势 (3)化学 上述植物是否适应南四湖的环境、上述植物产生的物质是否会抑制本地物种的生长、上述植物对南四湖资源的争夺能力是否比空心莲子草强 引入空心莲子草的天敌、引入能侵染空心莲子草的寄生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及其演替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及其演替作业(多项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群落及其演替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