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题(50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2页。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2.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3.下列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 的能量变化
B.乙图表示碳完全燃烧的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C.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的溶液、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丙图(已知)
D.由丁图可知A生成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生成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4.用10mL0.2mol·L-1NaOH溶液与10mL0.2mol·L-1盐酸反应测得以下反应的中和热(kJ·mol-1):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akJ·mol-1。用10mL0.2mol·L-1NaOH溶液与分别以下酸溶液反应测得的中和热与akJ·mol-1基本相同的是
A.20mL0.5mol·L-1硝酸溶液
B.10mL0.2mol·L-1醋酸溶液
C.10mL0.2mol·L-1氢氟酸
D.2mL18.4mol·L-1浓硫酸
5.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1;
②2Fe(s)+ O2(g)=Fe2O3(s) ΔH2;
③2Al(s)+ O2(g)=Al2O3(s) ΔH3;
④2Al(s)+Fe2O3(s)=Al2O3(s)+2Fe(s) ΔH4。
下列关于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ΔH1 B.ΔH2=ΔH3+ΔH4
C.增加氧气的量可改变ΔH2、ΔH3的值 D.ΔH30
D.图中反应Ⅰ、Ⅱ、Ⅲ均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
B.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
C.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
D.N2H4(g)+O2(g)=N2(g)+2H2O(l) ΔH=-133.5kJ·mol-1
8.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kJ/mol
过程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g Fe3O4转移2mol电子
B.过程Ⅱ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kJ/mol
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9.有关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500
180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 △H=﹣990kJ·mol﹣1,则表中X的值为
A.462.5 B.460 C.920 D.423.3
10.下列实验现象能充分说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稀释时烧杯壁温度明显升高
U形管的液面左高右低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A.A B.B C.C D.D
11.分析下表数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键
O-O
O=O
N-N
N=N
N≡N
键能
142
497.3
193
418
948
化学键
C-C
C=C
C≡C
C-H
H-H
键能
347.7
615
812
413.4
436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中的π键比σ键更稳定
B.
C.O存在,N存在;同样,C可能存在
D.键长:;同样的:
12.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ΔH2<0
B.ΔH1+ΔH2+ΔH3+ΔH4+ΔH6-ΔH5=0
C.ΔH3”“0、△H2>0,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H1 +△H2 +△H3+△H4 +△H6 =△H5 ,即△H1 +△H2 +△H3+△H4 +△H6 -△H5 =0,故B正确;
C.O2(g)到O(g)是键断裂过程吸热,O(g)→O2-(g)是得电子过程放热,即△H3>0、△H4 124500kJ
【解析】(1)
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氢气是稳定的状态,因此H—H键的键长为0.074nm,根据图中能量关系得到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⑤②③④;故答案为:0.074nm;①⑤②③④;
(2)
A.根据图示可知,氢气分子的能量低于氢原子,选项A错误;
B.共价键的本质就是高概率地出现在原子间的电子与原子核间的静电作用,所以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加,选项B正确;
C.由④通过吸收能量变为⑤,因此必须消耗外界的能量,选项C正确;
D.一个氢气分子中含有一个非极性共价键,选项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C;
(3)
①Si—Si键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根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因此键能大小可知:X>;故答案为:>。
②2H2(g)+O2(g)=2H2O(g),断键吸收的热量为436 kJ∙mol−1×2 mol+498 kJ∙mol−1×1mol=1370 kJ,放出的热量为467 kJ∙mol−1×4mol=1868kJ,因此2mol氢气反应生成水蒸气放出498 kJ的热量,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约为498 kJ÷4×1000=124500kJ;故答案为:124500kJ。
19.(1)C
(2) -485.6 EC+ED-(EA+EB) Na2O2(s)+2Na(s)=2Na2O(s) ΔH=-317kJ·mol-1 B
【详解】(1)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或氢气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等,A、B、D均为放热反应,只有C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C;
(2)2H2(g)+O2(g)=2H2O(g)ΔH=(2×436+498-463.4×2×2) kJ·mol-1=-485.6kJ·mol-1;
反应A+B=C+D中A、B、C、D所具有的能量依次可表示为EA、EB、EC、ED,该反应ΔH= EC+ED-(EA+EB),故答案为EC+ED-(EA+EB);
2Na(s)+O2(g)=Na2O(s) ΔH1=-414kJ·mol-1;2Na(s)+O2(g)=Na2O2(s) ΔH2=-511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可知I×2-II得到Na2O2(s)+2Na(s)=2Na2O(s) ΔH=-317kJ·mol-1;故答案为Na2O2(s)+2Na(s)=2Na2O(s) ΔH=-317kJ·mol-1;
测定中和热,因盐酸易挥发,需加稍过量的NaOH,保证盐酸完全反应,且固体溶解放热,只有B合理,故答案为B。
【点睛】①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②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