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2年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 B. 突触 C. 神经纤维 D. 反射弧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
    故选A。
    2.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A. 传出神经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感受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A错误;
    B、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B错误;
    C、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能够分析综合,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C正确;
    D、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C。
    3.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 )
    A. Na+和Cl- B. Na+和蛋白质 C. K+和Cl- D. K+和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等,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尤其是Na+、Cl-)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详解】A、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是Na+和Cl-,A正确;
    B、蛋白质细胞内多于细胞外,不是细胞外主要的阴离子,B错误;
    CD、钾离子细胞内多于细胞外,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不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CD错误。
    故选A。
    4. 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二倍体和染色体组概念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这4条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各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二倍体和染色体组概念的内涵,进而明确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5. 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   )
    A. 单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B. 单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C. 二倍体;含1个染色体组
    D. 二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详解】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因其亲本有4个染色体组,在配子中发生减半含2个染色体组。
    故选B。
    【点睛】判断个体是否为单倍体,关键是看它是否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
    6.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C.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A、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B错误;
    C、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C错误;
    D、稳态是机体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共同协调活动来维持的,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体内,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A、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
    C、图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
    D、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树突
    B.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有一个轴突
    C. 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
    D. 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轴突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详解】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少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A错误;
    B、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有一个轴突,可能有多个树突,B正确;
    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也能传导兴奋,C错误;
    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D错误。
    故选B。
    9.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 前者反射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
    D. 前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后者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
    【答案】C
    【解析】
    【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详解】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不经过大脑,这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是看到之后手缩回,经过大脑的思考,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和脊髓。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B.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
    C. 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
    D. 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A、反射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故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A正确;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
    C、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参与,C正确;
    D、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
    故选B。
    【点睛】易错点: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11.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 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 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 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 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有相应的感觉中枢,若传入神经元和神经中枢没受到侵染,则相应的刺激仍会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详解】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B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B. 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C. 神经冲动传导时,膜内的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相反
    D. 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状态,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逐渐增大,膜外电位逐渐减小,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兴奋部位,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
    【详解】A、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A正确;
    B、在离体状态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正确;
    C、兴奋传导时,膜外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膜内的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错误;
    D、动作电位产生时Na+流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
    13.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受刺激后形成的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BD两侧都在外或内没有电流形成,
    故选AC
    【点睛】
    14. 如图表示离体神经纤维上的生物电现象,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丙两处表示未兴奋区域,乙处表示兴奋区域
    B. 膜外电流的方向为甲→乙,丙→乙
    C. 乙处产生的兴奋,能刺激甲、丙两处产生兴奋
    D. 甲处膜外只存在阳离子,乙处膜外只存在阴离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神经纤维兴奋时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是外负内正,所以甲、丙为未兴奋部位,乙为兴奋部位,A正确;
    电流从甲丙流向乙,B正确;
    乙处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到甲丙两处,C正确;
    甲乙丙的膜内和膜外都存在阳离子,D错误。
    【名师点睛】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15. 在反射弧中,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A. ①→② B. ②→① C. ③→④ D. ④→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根据图示,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因此,兴奋只能由④传递到③,不能由③传递到④,故选C。
    【点睛】
    1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 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②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下丘脑
    ③ 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④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①正确;
    ②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②错误;
    ③患者若V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而若S区受损则不能讲话,③错误;
    ④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大脑皮层发育完全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而婴儿不能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所致,④正确。
    故选B。
    17. 下列有关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 突触小体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C.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
    D. 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或某些腺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A、神经元轴突末梢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A错误;
    B、突触小体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为神经冲动的传递提供能量,B正确;
    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C正确;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可以是肌肉和腺体,所以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D正确。
    故选A。
    18.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 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 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 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 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结构,且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说明该药物可以使递质无法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详解】A、止痛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阻碍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目的,且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A正确;
    B、如果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B错误;
    C、如果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C错误;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则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会改变,D错误。
    故选A。
    19.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此过程不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具有流动性
    C.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突触小体,①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
    【详解】A、在a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且信息传递需要能量,A错误;
    B、①中内容物为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神经递质使b的膜兴奋时,钠离子内流,使兴奋处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膜外为负电位,C正确;
    D、图中②是突触间隙,此处液体为组织液(神经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含有神经递质;③是突触后膜,其上含有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D正确;
    故选A。
    20.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B.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
    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感受器。Ⅰ是突触前膜、Ⅱ是突触后膜。反射必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详解】A、正常机体,兴奋是在反射弧上进行的,这是因为反射弧存在突触结构,而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故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
    B、切断传入神经d、刺激传出神经b,效应器仍有反应,B错误;
    C、兴奋在结构c(神经中枢含有突触)和结构b(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相同,在结构c传递速度慢,在结构b传导速度快,C错误;
    D、突触前膜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故选A。
    21. 2022年冬奥会中国队短道速滑团体为国夺得了首金,下列关于比赛过程中有关运动员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假设运动员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
    A. 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不断下降
    B. 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 许多运动员容易出现抽搐现象,可能与血液中Ca2+浓度偏高有关
    D. 比赛中运动员在局部缺氧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2、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3、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为H2CO3/HCO3-,其次还有H2PO4-/HPO42-等。
    【详解】A、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不会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A错误;
    B、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的是葡萄糖,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B错误;
    C、血液中Ca2+浓度偏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容易出现抽搐,C错误;
    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无CO2生成,CO2只能来自有氧呼吸,故即使局部缺氧时,运动员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D正确。
    故选D。
    22.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外液量少于细胞内液的量
    B.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C.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D. 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也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但组织液→淋巴→血浆是单向的。
    【详解】A、细胞外液的量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的量约占体液的2/3,A正确;
    B、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B正确;
    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
    D、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可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D错误。
    故选D
    23.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 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尿素都是①的成分
    C.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的主要部分
    D. 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有所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为毛细血管,B为血细胞,C为组织细胞, 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详解】A、图中A为毛细血管,B为红细胞,C为组织细胞,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④经循环后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淋巴不能直接进入C组织细胞,A错误;
    B、血浆①的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O2、葡萄搪、血浆蛋白和尿素都是①的成分,B正确;
    C、内环境包括血浆①、组织液②和淋巴④等,C正确;
    D、当D毛细淋巴管堵塞时,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②因不能流向D而增加,D正确。
    故选A。
    24. 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
    A. 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合成DNA
    B.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C. 乳酸与乳酸钠反应
    D. 消化道内淀粉的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详解】A、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合成DNA是在细胞中进行的,不在内环境,A错误;
    B、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B错误;
    C、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发生在细胞外液中,即内环境中,符合题意,C正确;
    D、消化道内淀粉的水解场所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环境,D错误。
    故选C。
    25. 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是( )
    A. 激素、抗体、血浆蛋白
    B. 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钾离子
    C. RNA聚合酶、氯离子、葡萄糖
    D. 脂肪酸、钠离子载体、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分、尿素等。
    【详解】A、激素、抗体、血浆蛋白都能在血浆中找到,符合题意,A正确;
    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能在内环境中找到,而二氧化碳、钾离子均可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
    C、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氯离子、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可以找到,C错误;
    D、钠离子载体存在于膜上,不存在于血浆中,脂肪酸、胆固醇均可在血浆中,D错误。
    故选A。
    26. 小王最近出现了下肢浮肿(即组织水肿)的症状,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饮食不洁造成了体内有寄生虫。下列各项中可能是组织水肿原因的是()
    A.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B. 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 淋巴循环受阻 D. 血糖含量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织水肿的原因: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少;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液渗透出血液。3、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积累;4、肾小球肾炎。
    【详解】A、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少,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不会导致组织液增加,A错误。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会造成血浆的渗透压上升,不会使组织液增加,B错误;
    C、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及时回收,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因此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C正确;
    D、血糖含量过高会造成血浆的渗透压上升,不会使组织液增加,D错误。
    故选C。
    27.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的是:( )
    A. 中暑
    B. 血钙过高肌无力
    C. 高原上头晕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常见的稳态失调: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④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详解】A、中暑是因为产热大于散热,人体内环境失调引起的,A错误;
    B、血钙过高肌无力,属于内环境化学组成成分不正常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错误;
    C、高原上头晕是缺氧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失衡导致,C错误;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与内环境稳态无关,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28.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1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
    B. 通常指二倍体生物的1个配子中的染色体
    C. 人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 果蝇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染色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详解】A、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
    B、二倍体生物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后形成配子,染色体组减半,所以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人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
    D、果蝇是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D。
    29. 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
    B.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D.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A正确;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
    C、变异具有多害少利性,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C错误;
    D、染色体变异用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基因突变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D正确。
    故选C。
    30.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A.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B. 没有蛋白质产物
    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的替换会引起个别密码子改变,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可能引起多个密码子改变。
    2、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会发生改变,进而使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翻译过程形成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详解】A、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会使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前移,使翻译形成的肽链缩短,A正确;
    B、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基因中部之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仍然可以通过翻译合成肽链,因此不可能没有蛋白质合成,B错误;
    C、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使终止密码子前移,导致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C正确;
    D、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引起缺失部位之后基因转录形成的密码子改变,因此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
    【点睛】
    31. 下列关于果蝇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果蝇的长翅基因中缺失10个碱基对而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果蝇有性生殖中,不同类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
    C. 雄果蝇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 染色体倒位、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因而不改变果蝇的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果蝇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染色体,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其可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果蝇的长翅基因中缺失10个碱基对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同类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雄果蝇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含有同源区,同源区上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染色体倒位、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是可能会改变生物的性状,D错误。
    32.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带有致病基因
    B. 遗传病一定是父亲或者母亲遗传给孩子的
    C. 有传染病史的人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
    D. 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分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遗传病患者体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
    B、遗传病也可能是父亲和母亲共同遗传给孩子的 ,如双亲都是白化病携带者,生出白化病的孩子,C错误;
    C、有遗传病史的人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C错误;
    D、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然后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分析,D正确。
    故选D。
    3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A和它的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
    B.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类23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C.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只能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 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和红绿色盲
    【答案】A
    【解析】
    【分析】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产前诊断包括:B超、羊水检测、基因检测等。
    【详解】A、基因A和它的等位基因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A正确;
    B、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类24条染色体上(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B错误;
    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应该在患者家系调查,C错误;
    D、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不能有效预防白化病,D错误。
    故选A。
    34.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B. 基因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设计施工,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C. 基因工程的操作环境在生物体外,且能在不同物种间进行
    D. 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抗虫、抗病等抗逆性植物的培育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抗虫转基因植物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详解】A、基因工程使人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A正确;
    B、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设计施工,B错误;
    C、基因工程的操作环境在生物体外,且能打破生殖隔离,在不同物种间进行,C正确;
    D、转基因抗虫烟草不需要使用农药,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B
    35. 下列有关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其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不适应环境的变异是不利变异,B正确;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是共同进化的,D正确。
    故选A。
    【点睛】
    36.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③到⑨的育种方法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B.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C. 若⑧为三倍体西瓜,则在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由③到④的育种方法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③④是诱变育种,①②③⑤⑩是杂交育种,①②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①②③⑥是多倍体育种。
    【详解】A、由③到⑨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正确;
    B、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1/2=1/4,B正确;
    C、三倍体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若⑧为三倍体西瓜,则在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
    D、由③到④的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错误。
    故选D。
    37. 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太空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应该选用萌发的种子
    B. 仅有少数种子会发生突变
    C. 应该淘汰不具备新性状的种子
    D. 产生的新性状大多数对生产不利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回复(频率低)。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详解】A、萌发的种子细胞分裂旺盛,细胞中进行着DNA的复制,易于诱发突变,因此太空育种应选用萌发的种子,A正确;
    B、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因此,仅有少数种子会发生突变,B正确:
    C、太空育种的种子萌发后不具备新性状,但可能已产生了新的基因,不可淘汰,可继续做育种的材料,C错误;
    C、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产生的新性状大多数对生产不利,D正确。
    故选C。
    【点睛】
    3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只改变基因排列,不改变基因数量
    B. 杂交育种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子
    C. 无籽西瓜不可育,故其无籽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 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单倍体植株
    【答案】B
    【解析】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基因重组既不改变基因排列,也不改变基因数量;染色体畸变可改变基因排列,也能改变基因数量,A错误;B、通过杂交育种能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不一定需要获得纯合子,有些具有杂交优势的品种需要杂合子,B正确;
    C、无籽西瓜虽然不可育,但其遗传物质已经改变,所以无籽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单倍体育种的目的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最终获得正常植株,而不是单倍体植株,D错误。
    故选B。
    39.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个体AA占70%,无条纹个体aa占10%,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F1中A基因频率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 )
    A. 80% 42% B. 20% 21%
    C. 20% 42% D. 80% 32%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平方,Aa基因型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3)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2、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Aa个体比例,进而计算基因频率;在计算过程中明确自由交配过程中没有发生选择,因此F1中基因频率不变,再进行相关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有条纹(AA)个体占70%,无条纹(aa)个体占10%,因此杂合子(Aa)=1-AA-aa=1-70%-10%=20%,故A的基因频率=AA+1/2Aa=70%+1/2×20%=80%,a的基因频率=1-80%=20%。自由交配过程中没有发生自然选择,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因此A基因的频率仍为80%,a仍为20%,Aa的基因型频率=2×A×a=2×80%×20%=32%。
    故选D。
    【点睛】
    40.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单倍体
    B. 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纯合子
    C. 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 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新品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单倍体育种常用方法:将杂交得到的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育种常用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A、单倍体育种能够缩短育种的年限,单倍体育种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得到的不是单倍体,A错误;
    B、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多倍体,但未必是纯合子,B错误;
    C、在多倍体育种中,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来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在单倍体育种中,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不处理种子,C错误;
    D、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获得纯合体新品种,通常需要的时间较长,D正确。
    故选D。
    41. 野生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很少,科学工作者对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青霉菌,培育成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属于诱变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选A。
    42. 下列对生物进化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学者
    B.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C. 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 达尔文科学的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拉马克的进化论:①物种是可变的;②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③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④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详解】A、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学者,A正确;
    B、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B正确;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论述进化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C正确;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这是其局限性之一,D错误。
    故选D
    43. 某病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抗生素长期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抗药性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B. 原来的幽门螺杆菌群体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C. 幽门螺杆菌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产生抗药性
    D. 抗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幽门螺旋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而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所以抗药性的形成,实质上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A正确;
    B、在菌群中,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所以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B正确;
    C、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其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C错误;
    D、幽门螺杆菌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而抗生素只是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
    故选C。
    44.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长花矩的兰花和长口器的蛾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C. 每一种生物都在不断的进化中,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群落内
    D.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种群的进化,但是并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长花矩的兰花被长口器的蛾取食,体现了它们间的相互适应,共同进化,B正确;
    C、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C错误;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会种群的进化,进而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45.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隔离是形成新的物种的必要条件。
    2、据图分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
    【详解】A、图中A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
    B、只有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才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所以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B正确;
    C、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错误;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D错误。
    故选B。
    46. 某基因由于发生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 该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
    C. 该突变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D. 该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对性状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分析题文:“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可能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详解】A、根据题干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该基因最可能发生碱基对的替换,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可知,该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因此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没有改变,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该突变已经导致肽链变短,氨基酸减少,故该突变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多肽链缩短,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47. 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 )
    A. 4层 B. 5层 C. 6层 D. 7层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
    【详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能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需要穿越的膜层数:出红细胞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6层,C正确。
    故选C。
    48.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在A点给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题图有两个神经元细胞,刺激A点,兴奋只能传到右侧神经元的细胞体,但不能传到右侧神经元的轴突,所以当兴奋传到甲电流表左侧接触的神经纤维上时,此处膜外为负电位,使甲电流计发生1次偏转,乙不偏转。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通过突触只能单向传递。
    【详解】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而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即D正确,
    故选D。
    【点睛】
    49. 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下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反射弧的构成及作用,要求考生从题目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题图中反射弧的组成: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详解】腰椎部受外伤,此处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正常,右侧下肢运动障碍,可能传入神经和脊髓受损伤,大脑的躯体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支配下肢运动需要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配合,由题意可知下肢是正常的,所以效应器没问题。
    “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和②传入神经正常,“下肢运动障碍”,说明⑥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⑥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所以连接传出神经的神经中枢腹部侧④可能受伤,故选C④⑤受损。
    【点睛】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
    50. 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剌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Ⅰ、Ⅱ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1溶液代替
    B. 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
    C. 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
    D. 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从而恢复为静息电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的大小主要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有关,静息状态时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后,兴奋部位钠离子内流,电荷分布变成外负内正,然后钾离子外流,又恢复成静息电位。
    【详解】A、该实验中某溶液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否则会影响静息电位,A错误;
    B、a—b时,钠离子通道打开,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钠离子内流,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B正确;
    C、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细胞膜内外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增大,动作电位峰值增大,所以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C错误;
    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由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
    故选B。
    51. 我国科学家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杰出成果,他们依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子代性状分离等多种困难,成功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普通小麦为六倍体(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为二倍体(2n=14),记为14E。下图为培育小麦二体附加系一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体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形成14个四分体
    B. 过程①使用秋水仙素导致甲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 乙形成配子时7E染色体随机分配,杂交后代丙属于单倍体
    D. 理论上,丁自交产生的戊类型植株约占子代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和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子代可育性要看染色体组成,如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则不育。
    【详解】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F1为异源四倍体 ,虽然有28条染色体但7E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形成14个四分体,A错误;
    B、秋水仙素导致纺锤体无法形成,使F1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乙中来自燕麦草的染色体组只有一个,因此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1W+(0~7)E,则丙的染色体组成是42W+(0~7)E,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染色体组大于3个,称为多倍体,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的个体,C错误;
    D、丁体细胞中含有1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其自交后代中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情况为2条∶1条∶0条=1∶2∶1.,因此含有2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正确。
    故选D。
    【点睛】
    52. 一医院对某镇居民进行遗传病调查发现2200名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为40人,患者4人;2600名男性中有患者22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 0.7% B. 0.16% C. 1% D.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色盲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
    【详解】该群体中2200名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为40人,患者4人;2600名男性中有患者22人,则该群体中的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是2200×2+2600=7000个,其中色盲基因的个数为40+4×2+22=70个,因此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70÷7000×100%=1%。即C正确。
    故选C。
    【点睛】
    53. 如图表示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Ⅰ-3和Ⅰ-4不含甲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两病在自然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都相同
    B. 若Ⅲ-2和Ⅲ-3的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66,则Ⅲ-3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11
    C. Ⅱ-2和Ⅲ-8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他们都含有A,B,a和b基因
    D. Ⅲ-4与正常男子婚配,为了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们应选择生育男孩
    【答案】B
    【解析】
    【分析】判断遗传病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均患病。
    【详解】A、已知甲病和乙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故甲病和乙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Ⅱ-2患甲病,故甲病为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不含甲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Ⅱ-4也不含甲病致病基因,则Ⅲ-8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3,因此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Ⅱ-1和Ⅱ-2不患乙病,生有患病的女儿Ⅲ-1,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自然人群中男女的发病率相同,A错误;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和Ⅱ-2基因型均为Bb,Ⅲ-2基因型为1/3BB、2/3Bb,设Ⅲ-3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a,根据Ⅲ-2和Ⅲ-3的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66,即2/3×a×1/4=1/66,a=1/11,即Ⅲ-3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11,B正确;
    C、Ⅱ-2患甲病,基因型为BbXaY,Ⅲ-5患乙病,基因型为bb,则Ⅱ-3基因型为Bb,Ⅱ-4基因型为bb,故Ⅲ-8基因型为Bb,同时Ⅲ-8患甲病,故Ⅲ-8基因型为BbXaY,即Ⅱ-2和Ⅲ-8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他们都含有B、a和b基因,不含A基因,C错误;
    D、Ⅲ-4患甲病,基因型为XaXa,Ⅱ-1和Ⅱ-2基因型均为Bb,故Ⅲ-4基因型为1/3BBXaXa、2/3BbXaXa,与正常男子婚配B-XAY,所生孩子中男孩一定患甲病,因此不能选择生育男孩,另外生育的女孩也可能患乙病,D错误。
    故选B。
    54.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种子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种子,欲通过杂交育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种子,假设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一年时间,则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控制小麦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高秆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纯种矮秆不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为ddtt,两者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为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锈病,再让子一代自交,后代会出现矮秆抗锈病小麦ddT_,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要获得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ddTT,应该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将产生的子一代自交,再选取其中矮秆抗锈病小麦进行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即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年:种植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两者杂交,收获F1种子(DdTt);
    第二年: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获F2种子(D_T_、D_tt、ddT_、ddtt);
    第三年:种植F2种子,获得表现型符合要求的小麦(矮抗ddT_)植株,同时让矮抗小麦植株(ddT_)自交,收获F3种子(ddT_),分单株保存;
    第四年:分别种植符合要求的F3种子(ddT_),让其自交,观察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收获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种子(ddTT)。
    综上所述,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种子,至少需要4年,C正确。
    故选C。
    55. 果蝇的灰体、黑体由A、a基因控制,红眼、白眼由B、b基因控制。下图是两只果蝇体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1个体表现为灰体红眼。下列对图2果蝇个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个体也表现为灰体红眼
    B. 该个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 该个体可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2∶2
    D. 该个体与图1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红眼的概率为3/4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2中含a的染色体有2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A、图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表现为灰体红眼,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也表现为灰体红眼,A正确;
    B、图2个体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即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多了一条,B正确;
    C、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开进入不同的子代细胞中,因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XB∶AY∶aXB∶aY∶AaXB∶AaY∶aaXB∶aaY=1∶1∶2∶2∶2∶2∶1∶1,C错误;
    D、图1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图2个体的基因型为AaaXBY,二者交配,后代中出现红眼的概率=1-白眼的概率=1-1/2×1/2=3/4,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56. 下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据图回答问题:

    (1)该反射弧由_______个神经细胞组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
    (2)请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
    (3)刺激部位④,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______(用汉字和箭头表示)。
    (4)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否为双向的?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及结论。(利用图中标的数字④⑤⑥说明刺激、测量和观察的部位)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
    预测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I.若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II.若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是双向的。
    【答案】(1) ①. 3 ②. 脊髓
    (2)①→②→③→⑥→⑤或①→②→③→④→⑤
    (3)负电位→正电位 (4) ①. 刺激④处,观察⑤的变化,同时测量⑥处电位有无变化 ②. ⑤有反应,⑥处有电位变化 ③. ⑤有反应,⑥处无电位变化
    【解析】
    【分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根据突触结构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传出神经。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射弧由3个神经细胞构成,分别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以及运动神经元,缩手反射是低级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小问2详解】
    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传出神经的某一部位。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故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①→②→③→⑥→⑤或①→②→③→④→⑤。
    【小问3详解】
    ④是传出神经,刺激④,该部位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转变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所以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
    【小问4详解】
    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否为双向的,需要给与神经纤维双向的传导的条件,因此实验设计如下:根据图中数字④⑤⑥位置可知,应该设计④为刺激点,⑤⑥为观察点,为此实验设计如下:
    刺激④处,观察⑤效应器的变化,同时测量⑥处电位有无变化。
    I.若刺激④处后,观察到⑤有反应,⑥处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
    II.若刺激④处后,观察⑤有反应,⑥处无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不是双向的。
    57. 下列是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点,请回答:
    (1)机体的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血浆中的HCO、HPO可能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
    【答案】(1) ①. 血浆 ②. 组织液 ③. 淋巴
    (2)维持酸碱平衡 (3) ①. 酸碱度 ②. 体温 ③. 渗透压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
    【小问1详解】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小问2详解】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即血浆中的HCO3-、HPO42-可维持酸碱平衡。
    【小问3详解】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小问4详解】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8. 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
    【答案】 ①.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②. 42 ③. 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 ④. 秋水仙素处理 ⑤. 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
    【解析】
    【分析】图中是普通小麦育种的过程,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杂交形成杂种一,经过加倍后形成拟二粒小麦AABB,在和滔氏麦草杂交获得杂种二ABD,然后加倍形成普通小麦AABBDD。
    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1)杂种一是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杂交的产物,细胞内含有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各一个染色体组,所以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因此高度不育;
    普通小麦含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所以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
    多倍体植株通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2)人工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以采用秋水仙素处理。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抗倒伏的小麦,可以利用杂交育种,设计思路如下:
    将甲和乙两品种杂交获得F1,将F1植株进行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即为稳定遗传的抗病又抗倒伏的植株。
    相关试卷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营养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