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全一册课件(打包22套)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和解释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概览,实验过程及分析,相关结论,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 标 素 养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2.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和验证,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3.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与结果
2.分析 (1)性状的显隐性
(2)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微判断1基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2)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的性状表现是黄色圆粒,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3)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的性状分离比接近9∶3∶3∶1。( )
微训练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后,F2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B.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其比例接近9∶3∶3∶1D.F2中出现绿色圆粒,说明控制绿色和圆粒的遗传因子在遗传中相互影响答案:D
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且分析每一对性状,分离比都接近3∶1,说明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的遗传与控制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理论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3)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相等。(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1)过程图解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16 种;F2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9 种,性状表现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验证方法:测交法。2.遗传图解
(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微判断2基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其验证方法,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1)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F1能产生YR、Yr、yR、yr 4种类型的配子。(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 )(4)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比例为9∶3∶3∶1。(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形成的雌配子或雄配子都是4种,且两种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
(6)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7)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重难归纳1.两对相对性状是指豌豆的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圆粒和皱粒)。
综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黄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3/4)×(3/4)=9/16,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1/4)×(3/4)=3/16,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3/4)×(1/4)=3/16,绿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F2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提示:重组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重组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均为3/16,因此重组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3/8;亲本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色圆粒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1/16,因此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5/8。
(2)如果将杂交亲本改为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粒,F2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提示:重组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色圆粒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1/16,因此重组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5/8。亲本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均为3/16,因此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3/8。
典例剖析 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统计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D.亲本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答案:C
解析:F1自交产生的F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A项正确。F2中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根据F2中4种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可知,F1只表现显性性状,一定是黄色圆粒,C项错误。亲本可能是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也可能是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D项正确。
学以致用 让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理论上F2中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植株约为( )A.160株 B.240株C.320株D.480株答案:C解析:F2中白色甜玉米占1/16,为80株,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Yyss和yySs)占1/4,数量约为80×4=320(株)。
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重难归纳1.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1)双显性状(黄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A的三条边表示,占9份,共有4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2∶2∶4。(2)一隐一显性状(绿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B的三个角表示,占3份,有2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yyRR∶yyRr=1∶2。(3)一显一隐性状(黄色皱粒)可用直角三角形C的三个角表示,占3份,有2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YYrr∶Yyrr=1∶2。(4)双隐性状(绿色皱粒)占1份,只有1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即yyrr。所以,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5)①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4,即1/4。②双杂合子(YyRr)占4/16,即1/4。③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4,即1/2。(6)亲本类型(Y_R_+yyrr),共占9/16+1/16=10/16,即5/8。重组类型(Y_rr+yyR_),共占(3/16)×2=6/16,即3/8。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目的①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②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③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3)结果及结论①F1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YR∶Yr∶yR∶yr=1∶1∶1∶1。②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③证实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比为1∶1,试分析F1的遗传因子组成。提示: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及其比例由F1产生的配子决定。测交后代表现出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F1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其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或YyRR。
典例剖析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仅用序号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④的性状表现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1次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4次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③>②>①
解析:由题表可知,①为YYRR,②为YyRR,③为YYRr,④为YyRr,性状表现都是双显性个体。由题表可知,YYRR只出现了1次,YyRr共出现了4次。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②=③>①。
学以致用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则“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aBb D.aabb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子代中白色∶黄色=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盘状∶球状=1∶1,说明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所以“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F1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F2中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答案:C解析:F1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不相融合。
2.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ABb D.aabb答案:D解析: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B、A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B、Ab、aB、ab,F1中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
3.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A解析:自由组合是在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的。题图中①表示AaBb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A与a,B与b)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A与B,A与b,a与B,a与b)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
4.根据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 )A.YR∶Yr=1∶1B.YR∶yr=1∶1C.R∶r=1∶1D.Y∶R∶r=2∶1∶1答案:A解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Y分离,Rr分离,Y与R(r)自由组合。
5.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自由组合。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出现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 。 (2)F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 ,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 ,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占 。 (3)若F2共收获8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约有 个。 答案:(1)5/8 (2)9/16 3/16 1/3 (3)200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孟德尔的假说,彼此分离,情境探究,方法突破,视角应用,A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评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评课ppt课件,共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