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目 标 素 养1.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体会孟德尔的创新思维。2.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
3.相关概念(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3)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4)父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5)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微思考1玉米也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分析原因。提示:(1)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2)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3)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于区分和观察。(4)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结果更准确。
微判断基于对豌豆杂交实验技术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自然状态下,豌豆既有纯种,也有杂种。( )(2)豌豆在杂交时,父本需要人工剪除雌蕊。( )(3)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4)人工杂交过程中需要对父本和母本分别套袋。( )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实验过程及说明
2.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其含义
3.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2)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微思考2什么是正交和反交?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有没有特别规定作父本的必须是高茎(或矮茎)?提示: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果将用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看作正交,那么,用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就是反交。孟德尔进行实验时没有特别规定作父本的必须是高茎(或矮茎),因为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的结果是一样的,全部是高茎。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重难归纳1.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
(2)豌豆杂交实验操作过程的两个关键①去雄的时间是花未成熟时(花蕾期),不能理解为“开花前”。②套袋有两次,分别为去雄后和人工授粉后,作用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相关概念辨析(1)性状类
①区分相对性状要抓住“两同”“一不同”。“两同”: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一不同”: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同种生物)的高茎和矮茎(同一性状,高度不同)为一对相对性状。②性状分离的条件是“在杂种后代中”,若双亲包含两种性状,子代又同时出现两种性状,则不属于性状分离。
甲、乙两图为豌豆的杂交实验图解。请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在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哪一种是显性性状?结合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提示:通过甲组杂交实验可知,高茎豌豆自交,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2)有同学认为甲、乙两组杂交实验中均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提示:否。性状分离现象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因此,虽然甲、乙两组中的子代均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但乙组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典例剖析 某二倍体生物的某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正常情况下,让一对具有该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由F1自交获得F2。假设子代数量足够多且没有任何变异发生,下列对杂交结果的推测,一定与实际杂交结果相符的是( )A.F1的性状表现一定与某个亲本的相同B.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C.F2不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F2中不同性状表现的比例为3∶1
解析:若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不是完全显隐性关系,则F1的性状表现与两个亲本不相同,A项不符合题意。一对纯合亲本杂交(DD×dd),获得的F1一定为杂合子(Dd),F2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DD∶Dd∶dd=1∶2∶1,性状表现要看D对d是否完全显性,若为完全显性,则为3∶1;若为不完全显性,则F2中也可能会出现1∶2∶1的性状分离比,D项不符合题意。
学以致用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中(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B.统计的样本足够多时才符合3∶1的比例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D.统计的样本越少比例越接近3∶1答案:B
解析:孟德尔之后,科学家们在继续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只有满足大样本,即实验对象足够多时,才能够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统计的样本越少,比例越偏离3∶1,越多越接近3∶1。
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重难归纳1.孟德尔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决定高茎和矮茎的遗传因子分别为D、d。(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F1的体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D∶d=1∶1。(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F1的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有4种。(2)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3种,分别为DD、Dd、dd,其比例为1∶2∶1。(3)F2的性状表现有2种,分别为高茎、矮茎,其比例为3∶1。(4)上图亲本中的高茎(DD)或矮茎(dd)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称为纯合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Dd)不同,称为杂合子。
下图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请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认为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其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亲本中矮茎豌豆是隐性纯合子,若高茎豌豆是杂合子,则F1会出现矮茎豌豆。(2)某同学认为,F1高茎豌豆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提示:否。F1高茎豌豆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类型,D∶d=1∶1;雄配子也有两种类型,D∶d=1∶1。雌、雄配子数没有特定的比例,一般来说,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数目。
(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从F1植株结的种子中随机选取4粒种植,是否一定是3株高茎和1株矮茎?为什么?提示:否。3∶1的性状分离比是在对F2中高茎和矮茎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后分析得出的数量关系,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3∶1,数量较少时,则不一定符合此比例。
典例剖析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用R、r表示)的控制。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答案:A
解析:由组合二可知,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组合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由此可知红花C、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Rr。由于组合一中后代全为红花,所以白花B和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rr和RR。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及其解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B.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为1∶1的雌、雄配子C.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是一对相对性状D.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答案:D
解析: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项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B项错误。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属于同一生物,但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C项错误。
1.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①羊的长角与短腿 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 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 ⑥一对正常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一个是白化病患者A.①⑤ B.②④C.②⑥D.③⑤答案:C
解析:②符合“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⑥正常夫妇的后代中出现了白化病患者和正常个体,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2.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品系X是纯合子B.黄粒是显性性状C.品系Y是杂合子D.紫粒是显性性状答案:B
解析:品系X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说明品系X是纯合子。品系X接受品系Y紫粒玉米花粉,后代有黄粒和紫粒,且品系X是纯合子,说明紫粒是显性性状,黄粒是隐性性状,品系Y是杂合子。
3.下列杂交组合中能够判断出显性性状的是( )A.红花×红花→红花B.红花×红花→红花、白花C.红花×白花→红花、白花D.白花×白花→白花答案:B解析:B项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子代中新出现的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红花)为显性性状。
4.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操作后要给b套上纸袋B.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C.a为父本,b为母本D.①和②是在花开后进行的答案:B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关概念,自花传粉,同株异花传粉,同一种,结论语句辨一辨,杂交实验的过程,提出假说,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课课件ppt,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