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a-137,0氢氧化钠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测试时间:75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制成火炉的“红泥”中含氧化铁
B.“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诗词中所涉及的焰色试验,属于化学变化
C.《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种湿法炼铜属于置换反应
D.“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里的“剂钢”的硬度比纯铁的大
2.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氢氧化铁胶体、液氯、硬铝均为混合物
C.干冰、S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D.Mg(OH)2、纯碱、NH3·H2O均为碱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
D.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4.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uO→Cu B.SO3→H2SO4
C.KClO3→O2 D.FeCl2→FeCl3
5.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新制氯水 B.烧碱
C.澄清石灰水 D.Na2CO3·10H2O
6.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选项
生活中的物质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A
小苏打
Na2CO3
做发酵粉
B
复方氢氧化铝片
Al(OH)3
做抗酸药
C
铁红
Fe3O4
做红色颜料
D
漂白粉
CaCl2
做消毒剂
7.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适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若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稀H2SO4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2:3 B.3:2 C.2:1 D.1:2
8.富脂食品密封保存往往需要在包装袋内装一小包脱氧剂(有效成分是还原铁粉),某小组为探究脱氧剂中铁粉是否变质,取适量样品完全溶于稀盐酸,再进行下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则证明脱氧剂未变质
B.若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加氯水显血红色,则证明脱氧剂未变质
C.若加入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则证明脱氧剂已完全变质
D.若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则证明脱氧剂已变质
9.某实验需2mol·L—1NaOH溶液250mL,配制该NaOH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实验应称取20.0氢氧化钠固体
B.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
C.NaOH在烧杯中完全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操作①时,若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gD2O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为10NA
B.Na2O2与CO2反应时,生成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在点燃的条件下,1molFe与1molCl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足量MnO2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所得Cl2分子数为NA
11.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该区域是
A.过渡元素区域
B.稀有气体元素区域
C.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区域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区域
1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O3生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C.等质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B.pH=13的溶液中:
C.0.1mol·L-1盐酸中:
D.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
14.现有一混合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100mL该混合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第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②:向第二份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的沉淀12.54g,经足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混合溶液中c(K+)≥1.2mol·L-1
B.根据实验②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无Mg2+、Ba2+
C.该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Cl—
D.该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K+、Cl—
15.Na、Fe、Cl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表中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已知:
A
Na
NaOH
NaCl
B
Cl2
HCl
NaCl
C
Fe
FeCl3
FeCl2
D
FeO
Fe(OH)2
Fe(OH)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各题具体分值附在各题题号后面。必须使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有错则不得分。)
16.(13分)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下图是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的分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根据上面的化学反应(未配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分类方式为 (填字母)。
A.树状分类法 B.交叉分类法
(2)反应①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中强酸,中强酸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PbSO4难溶于水,(CH3COO)2Pb可溶于水,由此推断(CH3COO)2Pb属于 。(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4)反应③,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5)反应③④⑤均生成HF,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6)在酸性条件下,将反应⑥配平:
(7)用双线桥标出反应⑦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17.(14分)在一定条件下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的转化是有规律的。某金属单质A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C为淡黄色的固体,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温下E为液体,完成下列问题:
(1)E的结构式是 。
(2)实验现象是 。
(3)C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假设每人每分钟消耗0.448LO2(标准状况),且所需的O2全部由Na2O2来提供,则某消防员工作1小时所需Na2O2的质量为 g。
(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向G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D会生成H沉淀,其原因有①生成的H质量大于原溶液中G质量;
②在相同条件下, ;③ 。
(6)下列有关G和H的性质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别向固体G和H中滴入少量水,前者温度升高,后者温度下降
B.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G和H溶液中滴加酚酞,后者红色更深
C.二者热稳定性不同,G的热稳定性强于H
D.同一温度下,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固体G比固体H更剧烈
(7)加热5.00gG和H的固体混合物,使H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1.24g,则原混合物中G的质量为 g。
18.(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Ⅰ.“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
(1)A装置的作用是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Ⅱ.制备氢氧化亚铁:设计如下实验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Fe(OH)2沉淀,选用稀硫酸、铁粉、NaOH溶液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4)植物油的作用是 。
(5)实验时,先 (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使稀硫酸与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 (填“打开”或“关闭”)止水夹K,制得白色Fe(OH)2沉淀,且沉淀能持续一段时间不变色。
Ⅲ.制备FeCl3:已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遇水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实验装置如图。
(6)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7)装置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的优点是 。
(9)F装置的两个作用是 、 。
19.(14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回答)
(1)金属性最强是 (填元素名称)。
(2)⑦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由①②⑧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4)元素③、④、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③与④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6)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③和⑦的非金属性强弱: 。
(7)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tián),Ts位置在⑧的下方,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②Ts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
③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④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⑤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A
B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D
D
16.(13分)
(1)A(1分) (2)H3PO4(2分) (3)弱电解质(2分)
(4)1:2(2分) (5)③⑤(2分)
(6)1 6 14H+ 2 6 7H2O(2分)
(7)(2分)
17.(14分)
(1)H—O—H(2分)
(2)钠受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分)
(3)187.2(2分)
(4)(2分)
(5)在水中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1分);溶剂H2O质量减少(1分)(或NaHCO3溶液达到饱和)
(6)AC(2分)
(7)1.64(2分)
18.(14分)
(1)产生水蒸气(1分)
(2)(2分)
(3)收集H2,并检验其纯度(1分)
(4)隔绝空气,防止二价铁被氧化(1分)
(5)打开(1分) 关闭(1分)
(6)除去Cl2中混有的HCl(1分)
(7)(2分)
(8)防止FeCl3在导气管中凝华成固体堵塞装置(2分)
(9)除去过量的Cl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收集器导致FeCl3潮解变质(2分)
19.(14分)(1)钾(2分)
(2)(2分)
(3)(2分)
(4)Na>Mg>O或r(Na)>r(Mg)>r(O)(2分)
(5)(2分)
(6)O与S相比,电子层数少,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强,故易得到电子,故O的非金属性比S强(2分)
(7)②⑤(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Ba-137,0氢氧化钠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5;Fe—56;Cu—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