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课题:我们来做“热气球” | 授课教师: | |||||
授课时间: | 授课班级: | 授课课时:1课时 | ||||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2.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 3.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4.了解燃放孔明灯的危险性。了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难点:了解空气受热膨胀后为什么质量会变轻。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一、聚焦
引导学生说明想法。 二、探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热气球”,来探究一下加热后空气发生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就上升了。(板书:我们来做“热气球”) 实验材料: 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实验前,要提醒学生注意用火安全。)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1、2号同学分别用手拎住塑料袋一角。 (2)3号同学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觉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3)重复几次实验,同时4号画下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要点: (1)手摸袋子感觉空气的温度变化。 (2)手拎袋子感觉力量的变化。 (3)眼看塑料袋绷紧程度的变化。 (4)放手后袋子上升和下降的变化。 2.分析实验现象 讨论:活动中有的小组“热气球”飞得很高,过了很久才落下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而有的小组“热气球”刚飞起来就落下去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三、研讨 1.加热前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热气球可以上升? 用句式:加热前,我看(感受)到……,当袋子内空气被加热后,我看到(感受)……因为……来回答。 为什么空气膨胀就会变轻呢? 我们可以用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加热后,空气膨胀,体积变大,空气微粒间的空隙变大,相同体积下空气微粒更少,所以就更轻。 请4位同学上台演示空气微粒的运动过程。
四、拓展 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高空呢? 安全提示:由于孔明灯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播放视频——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提问:通过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
热气球是通过加热里面的空气升上去的。
熟读实验步骤后动手实验。 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
我们组加热的时间长,所以飞得就高。 我们组袋子放得有点低,被烧焦了一点,所以飞不高。
加热前,我看到袋子是瘪的,当袋子内空气被加热后,我看到袋子变鼓了,因为空气一加热就变多了,热气球就上升了。
塑料袋内的热空气逐渐变冷,冷空气不会上升,导致塑料袋因为自身重量慢慢飘落。
它和热气球的原理一样,利用热空气膨胀会上升带动孔明灯飞行。
学生可能回答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 | 通过图片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使本堂课研究的中心从热气球本身聚焦到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引发学生思考:空气加热后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
给每个学生明确分工,让其清楚认识到活动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分析活动的成败,反思活动中做的到位和不足之处,便于再一次操作的改进。这个反思过程也是对于“热气球”升空原理的一个认识过程。
通过塑料袋的变化分析空气体积的变化,认识到塑料袋上升实际是由空气受热膨胀后带动它升空所致。考验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及逻辑能力。
通过观看孔明灯危害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要尽量不燃放孔明灯,进一步深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
3分
17分
3分
15分
2分
| |||
板书设计: 我们来做“热气球”
| ||||||
教学反思: |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6.我们来做 “热气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