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6.1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展开【设计说明】
王君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都应该处理为语用型文本。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共同决定的。只有那种主题具有多义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文本才有必要处理为主题型文本。《记念刘和珍》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爱国学生而作。先生以饱蘸深情的笔调表达了对爱国学生的赞扬和哀悼,对反动派的痛恨和批判。本文主题明确、意蕴外显。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深情评价:“《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可见,先生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至情”是这篇文章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其灵魂所在。先生在抒发情感时,时而直抒胸臆、情感外显明了;时而委婉含蓄、情感内隐,需仔细揣摩,才能深得其味。而本文间接抒情最独特最突出的技巧就是虚词的运用和细节描写。所以我将文本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品味虚词和揣摩细节描写,领悟鲁迅先生深沉而丰富的情感内涵,感受其独特的抒情魅力。
另外,将本课处理为语用型文本并非舍弃了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而是说“语用学习”是显性的、直接的,思想教育是隐性的、柔性的。在对语言的品味和抒情技巧的学习之中,自然无痕地融入思想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语言,领悟鲁迅式抒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2.感受青年学生和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敢于战斗的革命豪情。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领悟鲁迅式抒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重难点)
感受青年学生和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敢于战斗的革命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提一个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先不着急回答。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在初中学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你觉得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学习先生的一篇杂文,来认识鲁迅先生另外的一面。鲁迅先生把他毕生大部分的精力都倾注于杂文创作。他的杂文集有19部之多。我手中的这套64开本的鲁迅文集,厚厚的四本全都是杂文。他的杂文以说理为主,像匕首,像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是少有的抒情之作。他的妻子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今天,就让我们沉潜在语言的海洋里,破解鲁迅式抒情密码,感受鲁迅式抒情的魅力。
二、看篇,初步感知情感
这是一篇以抒情见长的作品,先生时而直抒胸臆,情感外显;时而委婉含蓄,情感内隐。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寻找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或词语,并概括一下先生分别对哪些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学生回答。
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能帮助我们很快捕捉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但是阅读先生这样经典的文章,仅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下面我们就重点品一品那些情感比较隐秘的语段,破解鲁迅先生的抒情密码,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品词,感受虚词的抒情力量
1.齐读第四部分第一段,思考:先生初闻噩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震惊、怀疑
2.哪些词语强化了这种情感?请结合语境和这个虚词的用法具体分析一下。预设: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颇:程度副词,很,十分。这些词从词性上讲,都属于虚词。实词表情达意,虚词虽无实意却能强化情感。
3.把这些虚词都删掉,比读感受。
4.还原再读,读出震惊之情。
5.PPT出示清代文人学者对虚词作用的论述。
6.关注转折连词,体会情感由惊讶到悲愤的变化。在整个第四部分,有一种关系的虚词,多次出现,就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同学们先圈出来。第一段中的“但,然而”后面几段的“然而,但,但”。请同学们结合语境揣摩一下,这几处转折连词使文章在意思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句交代惨案发生了,刘和珍遇害了;一转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二转段政府竟下劣凶残到超出我的想象的地步;三转向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并且是虐杀;四转向政府的污蔑;五转向流言家阴险的帮腔。这5个转折连词的使用,使得文意在层层突转之中,将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怒之情推向了高潮。先生有多愤怒,对爱国学生的被虐杀就有多悲痛。而这些情感恰恰是通过小小的虚词有力地传达出来的。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千万不能忽视了。7.师生合作共读第四部分,感受悲愤之情。
四、析段,揣摩细节描写蕴藏的情感
1.学生齐读第五部分第2段。
2.这一段描写特别冷静,几乎是新闻般的客观报道。孙绍振评价这一段:“寥寥数语,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反动派的野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学生交流分享
4.总结:中弹地点,射击角度,中弹部位,枪械类型,中弹结果等等这些都属于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也就是细节描写。这一段看似只交代了惨案发生的细节,客观冷静,不动声色,实则是先生悲愤之情喷发到极致的极度压抑。没有直接抒情,但义愤之情尽在其中。
5.小结情感内涵及特点
五、运用,以写作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练笔1:我得知分班考试成绩以后……
练笔2:看视频,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视频内容: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因为妈妈带她坐地铁下错了站,在大庭广众之下狂踹母亲数脚,还动手打劝架者。妈妈手拉两个行李箱,一手还拎着两个袋子,背上背着一个大背包,小女孩两手空空插兜。
六、结束语
林治贤评价:“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鲁迅的魅力就在于,无论在怎样的暗夜里,总能发出清醒的、孤独的、深刻的、悲凉的力量之声。为了唤醒铁笼子里沉睡的人们,刘和珍们用他们的血,鲁迅用他的笔。如果有在天之灵,真想告慰他们:今日之中国,这盛世如您所愿。一个苦难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需要刘和珍和鲁迅这样的英雄人物、灵魂人物、民族脊梁。当然,最好的世界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世界。只愿世间无英雄,共赴盛世之中国。希望科大附中的学子,能够品其文、慕其人、传其魂,扛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共12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游园([皂罗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祝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