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PPT课件+学案+练习(总结+检测)
高中化学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121《盖斯定律》课件ppt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121《盖斯定律》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 盖斯定律
目录
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还记得用啥吗?
量热计
思考一下
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热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导入思考
例如,对于化学反应:
C燃烧时不可能全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是无法直接测定的。但这个反应热是冶金工业中非常有用的数据,应该如何获得呢?能否利用一些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计算其他反应的反应热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头脑风暴
嗨,同学们好,我叫盖斯,我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一条规律,看看能不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吧
一、盖斯定律
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特点:盖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始态
终态
反应热
3.理解
(1)途径角度
如同山的绝对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一样,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 ,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 。
终态
始态
反应热
(2)能量守恒角度
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处于S态,因为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就不能引发能量变化,即∆H1+∆H2=0
先从始态S变化到终态L 体系放出热量(∆H1 0)
终态(L)
推论:同一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向反应∆H1与逆向反应∆H2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H1= –∆H2
4.图例说明
从反应途径角度:A→D: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从能量守恒角度: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5、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很难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交流一下
该反应的反应热可以怎么得到呢?
上述三个反应具有如下关系:
C(s)+O2(g)
CO2(g)
∆H1
∆H3
∆H2
途径一
途径二
根据盖斯定律,则有:
=-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H1=∆H2+∆H3
∆H3=∆H1-∆H2
6.盖斯定律的定量关系
ΔH1=-ΔH2
ΔH1=aΔH2
ΔH=ΔH1+ΔH2 =ΔH3+ΔH4+ΔH5
[典例导航]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CuCl2(s)==CuCl(s)+Cl2(g) ΔH1=83 kJ·mol-1CuCl(s)+O2(g)=CuO(s)+Cl2(g) ΔH2=-20 kJ·mol-1 CuO(s)+2HCl(g)=CuCl2(s)+H2O(g) ΔH3=-121 kJ·mol-1 则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kJ·mol-1。
随堂小练
2CuO(s)+4HCl(g)=2CuCl2(s)+2H2O(g) ΔH=-121×2 kJ·mol-12CuCl(s)+O2(g)=2CuO(s)+Cl2(g) ΔH=-20×2 kJ·mol-12CuCl2(s)=2CuCl(s)+Cl2(g) ΔH=83×2 kJ·mol-1
第一步: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中的位置。
4HCl(g)+O2(g)=2Cl2(g)+2H2O(g)
第二步: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方向、计量数和ΔH。
第三步:加和已调整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确定待求反应的ΔH。
ΔH=(-121×2-20×2+83×2) kJ·mol-1=-116 kJ·mol-1。
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同乘以该数值;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 △H的符号也要随之改变
几点小规则
“三步”确定热化学方程式或ΔH
思维模型
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和△H分别进行求△H加和。确定目标反应的焓变△H。
找出
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缩小或扩大相应的倍数,同时调整△H的值。
①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可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方向,同时调整△H的符号。
调整
加和
1. 已知:CH4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1> ∆ H5 B. ∆ H3= ∆ H2- ∆ H5C. ∆ H1=∆ H2+ ∆ H3+ ∆ H4 D.∆ H4>0
小试牛刀
通过化学反应完成物质的转化,可用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知:①S(g)+2H2O(g)⇌2H2(g)+SO2(g) ∆H=-90.4kJ/mol②2CO(g)+SO2(g) ⇌ S(g)+2CO2(g) ∆ H=+8.0kJ/mol则反应CO(g)+H2O ⇌(g)CO2(g)+H2(g) ∆ H= kJ/molA.-82.4 B.-90.4 C.-41.2 D.+8.0
课程结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示范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导入,知识点一,盖斯定律,①从反应途径分析,②从能量守恒分析,始态S,终态L,盖斯定律的应用,1虚拟路径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21盖斯定律练习解析版docx、121盖斯定律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完美版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这是什么规律,学习任务一盖斯定律,△H=△H1+△H2,殊途同归,1途径角度,反应热,2能量守恒角度,CO2g,△H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